美篇好声音《爱拼才会赢》

自由飞翔

<h3>爱拼才会赢</h3><h3> </h3><h3>原唱:叶启田</h3><h3>反串男声翻唱:自由飞翔</h3><h3>配图原创:自由飞翔</h3><h3>配图文字:网络摘录</h3><h3><br /></h3><h3><br /></h3><h3>一时失志不免怨叹</h3><h3>一时落魄不免胆寒</h3><h3>哪怕失去希望</h3><h3>每日醉茫茫</h3><h3>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h3><h3>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h3><h3>有时起有时落</h3><h3>好运 歹运</h3><h3>总嘛要起工来行</h3><h3>三分天注定</h3><h3>七分靠打拼</h3><h3>爱拼才会赢</h3><h3>一时失志不免怨叹</h3><h3>一时落魄不免胆寒</h3><h3>哪怕失去希望</h3><h3>每日醉茫茫</h3><h3>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h3><h3>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h3><h3>有时起有时落</h3><h3>好运 歹运</h3><h3>总嘛要起工来行</h3><h3>三分天注定</h3><h3>七分靠打拼</h3><h3>爱拼才会赢</h3><h3>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h3><h3>有时起有时落</h3><h3>好运 歹运</h3><h3>总嘛要起工来行</h3><h3>三分天注定</h3><h3>七分靠打拼</h3><h3>爱拼才会赢</h3> <h3>  台湾闽南歌曲的起源,是厦门流传去的。起源于唐代的歌仔册,是一种以叙事、说教为主,可作为唱本、也可当作读物的民间文学样式,是传播地方人文典故、风情世故的载体。</h3> <h3>  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开埠口岸,闽南传统歌谣开始在此汇集、流行、出版。19世纪50年代,仅印售闽南语歌仔册的书局就有文德堂、会文堂、博文斋、世文堂、崇经堂、辅仁堂、文记堂、鸿文堂、石印书局等;泉州的琦文堂、清源斋、见古堂和上海的点石斋、开文书局等也印刊闽南语歌曲到厦门发售。</h3> <h3>  厦门歌仔册总共有数百种之多。19世纪,主要是传统歌谣,包括戏文选段;进入20世纪,则有不少新创作的歌曲面世。文德堂、会文堂等书局持续经营到抗战前夕,经历过木刻、石印、铅印等阶段。上海开文书局刊行的歌仔册,特别对闽南语的字、词加注。</h3> <h3>  当时,厦门流传到台湾的歌仔册不下数百种,封面多为深黄色毛边纸,每册四、五页,附有绣像,价格低廉,内容通俗。台胞思乡殷切,欣然接受,推动了台湾本土刊行和创作闽南语歌曲的浪潮。</h3> <h3>  台湾学者陈健铭在《野台锣鼓》一书中,列举了大批"厦门歌仔"的目录,其中有1910年新编的《最新陈总歌》、《戏箱歌》等,还有《最新摇鼓歌》、《新刻过番歌》等。台湾学者薛宗明所著《台湾音乐辞典》,列举了百种以上传到台湾的歌曲目录,有些还是手抄本。</h3> <h3>  20世纪30年代,厦门的一些书局还刊行台湾人士创作或改编的闽南语歌曲,内容除了历史故事、民间传奇外,还有记叙当时社会事件以及劝化歌曲,如《乌猫乌狗歌》、《过去日本战败歌》、《嘉义行进相褒歌》、《台南运河奇案歌》、《花花世界劝善歌》等。</h3> <h3> 不仅如此,连厦门的闽南白话基督教歌曲也传到台湾,1900年传教士甘为霖以厦门美华书局刻本《养心圣诗》为蓝本编印的歌集《圣诗歌》、1912年鼓浪屿闽南圣教书局出版的《养心神诗》、1926年刊行的标明&quot;厦门曲调&quot;《圣诗》六首之一《大家看着上帝圣羔》等,在台湾都有广泛的影响。</h3> <h3>  最近,笔者再次访台,又看到几则鲜为人知的资料。台湾学者庄永明在《台湾第一》书中披露:早在台湾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尚未诞生前,"有两首歌曲甚受大家所喜爱传唱,一是《雪梅思君》,一是《红莺之鸣》,前者有说是国庆调,也有说是厦门调。</h3> <h3>  据考证,词曲都是从厦门流传来台的;而后者则是曲寄《苏武牧羊》古调,由蔡德音填词。"这些歌灌唱片问世,成为闽南语创作歌曲流行的"前奏"。</h3> <h3>  1932年,上海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出品了影片《桃花泣血记》,由卜万苍编剧,阮玲玉、金焰主演。输入台湾时,电影业者为了招徕观众,设计制作广告歌曲进行宣传,便敦聘詹天马依据剧情梗概写了七言歌词,由王云峰谱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就这样诞生了。</h3> <h3>  在《桃花泣血记》面世前的1929年,已有闽南语歌曲《乌猫行进曲》;1931年1月,《台湾新民报》又发表了赖和作词、李金土作曲的闽南语歌曲《农民谣》,表现农民在日寇苛政下的悲惨生活。</h3><h3><br /></h3> <h3>  厦门人对台湾闽南语歌曲的贡献,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厦大教授罗常培记录的厦门方言民谣《龙眼干歌》(赵元任制谱),就在闽南风靡一时并流传到台湾。1927年,厦门著名诗人谢云声就搜集、整理、出版了《台湾情歌集》。</h3> <h3>  解放后,厦门也有一批艺术家在为闽南语歌曲呈才竭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泛传唱的《我爱我的台湾》,即是杨扬整理的;陈郑煊写了不少闽南语歌词,并传授给学生;尤金满搜集了大量闽南童谣,并编成舞蹈登台表演;罗时芳写了不少厦门歌仔和歌仔戏的研究文章,颇有影响。</h3> <h3>  台湾闽南语歌曲源在西岸,流在东岸。当然,厦台闽南语歌曲的交流是双向的。</h3> <h3>  1933年到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1933年出现了李临秋作词、邓雨贤作曲的闽南语歌曲经典之作《望春风》,在全球闽南人中广为流传。当时,在台湾被誉为"歌人医生"的林清月医师,"凡歌必记,有闻必录,时时歌唱以自娱",行医余暇,从厦门引进《山伯英台》、《陈三五娘》、《吕蒙正》等歌仔册,翻印销售;他一生创作、整理过上千首闽南语歌曲。</h3> <h3>  后来,索性"弃医从歌",在诊所门口贴起卖歌集的广告单,并自费出版了《仿词体之流行歌》(1952年)和《歌谣集粹》(1954年)等多本书,为早期在台湾传播闽南语歌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h3> <h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厦门流行的《我爱我的台湾》,原为台湾作曲家许石1945年谱写的《台湾小调》,曾由许丙丁填词为《我爱我的台湾》,再由郑志峰填词为《我爱我的妹妹》。另一首广为传唱的《渔歌》,被误传为闽南民歌,其实是1936年台湾名家陈达儒作词、林礼涵作曲的《送出帆》。</h3><h3><br /></h3> <h3>  2007年夏天,在厦门举办的十大闽南语经典名曲评选活动,最终得票排在前10位的全是"台湾版",本土歌曲无一上榜。看来,厦门滞后了,要奋起直追了。</h3> <h3>  20世纪80年代,随着台湾叶启田的一曲《爱拼才会羸》跨越了语言和区域的界限传到大陆,《浪子的心情》,《酒干倘卖无》,《叫阮的名》等一批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台湾歌曲也迅速在大陆窜红。</h3> <h3>  在世界流行音乐风格影响下的台语流行歌曲,如《心内事无人知》,《家后》,《车站》,《向前走》等等。这种以流行歌曲为载体的闽南歌曲是台湾歌曲创作主要方式之一。</h3> <h3>  八十年代以后,台湾闽南语歌曲流行程度广泛,诞生出《爱拼才会赢》《一支小雨伞》等广为传唱的佳作,并拥有创作技巧、人才培养、商业运营等系统经验,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而作为大陆福建地区的一种方言,闽南语歌曲受众少,一直落后于台湾地区。</h3> <h3>  据了解,目前在大陆地区发展的台湾闽南语创作人有20多个。林垂立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闽南语歌曲创作者,8年前就来到大陆,现定居泉州创作、推广闽南语歌曲。他认为,对于闽南语歌曲创作,闽南语发祥地泉州与台湾有互补之处,因为泉州的歌曲作品中歌词部分比台湾的突出,但旋律方面比较不足,不够流行,而台湾歌曲作品的旋律比较强,双方正好可以互相取长补短。</h3> <h3>  在两岸音乐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闽南语歌曲创作迎来新曙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入进来,推动作品更加多元化,赢得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在旋律和节奏方面,闽南语歌曲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元素,还添加了不少现代的东西,同时,唱腔、表现形式等要素都在创新,题材也得到进一步拓宽。</h3> <h3>  尽管如此,闽南语歌曲还面临着传播途径、产业化等问题。有专家认为,如何创作出年轻人喜欢的作品,就是闽南语歌曲产业化的方向所指,因为他们是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为此,创造者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嘻哈、摇滚等时下最流行的元素。</h3> <h3>  这首《爱拼才会羸》是我学唱的第一首闽南歌曲,与粤语歌曲相比,唱闽南歌难度很大。反反复复听,反反复复记词,最后还是拿下来。 </h3><h3><br /></h3><h3> 希望与喜欢闽南歌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学习。欢迎来访,谢谢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