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鸥 情 深

刘冰

<h3> 一年一度来自北方的海鸥又飞临昆明越冬,来到昆明的海鸥又称红嘴鸥。 1985年11月,海鸥首次进入昆明市区,此后通常每年10月中下旬到达昆明、次年3月离开。32年间,海鸥从未爽约。自1985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成千上万只海鸥在滇池、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鸥被称为“城市精灵”,迁徙路上与不少城市结缘,但越冬地却选择在云南昆明。海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 </h3> <h3> 最初人们曾在海鸥腿上看到俄文环志,据此判断海鸥可能来自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2014年,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使用GPS定位追踪显示,可以确定,来昆明越冬的海鸥,分别来自蒙古共和国乌布苏湖、吉尔吉斯湖流域、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南部地区和新疆的博斯腾湖流域。而每年春季海鸥飞离昆明后,有三条路经返回栖息地,一是经过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穿过蒙古国最终到达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二是经过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在蒙古国西北穿越沙漠,最终到达乌布苏湖区域停留;三是经四川、青海、甘肃,沿河西走廊进入新疆,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抵达博斯腾湖。</h3> <h3> 昆明市政府专门发放通告要求保护海鸥,每年拨专款为海鸥制作鸥粮、举办海鸥节,组织护鸥志愿者,加大对伤鸥处罚力度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引导昆明市民自觉爱鸥护鸥。即使遇上大雪纷飞的冬天,海鸥不用担心挨饿,仍有人坚守卖鸥粮、喂鸥的热情不减。</h3> <h3> 昆明传颂着一位爱鸥老人吴庆恒的感人故事。老人去世后,他被昆明人不断追忆和怀念,认为他代表了昆明人与海鸥和谐共处的精神及爱鸥护鸥的优秀品质。2006年1月18日“海鸥老人”吴庆恒的雕像在昆明海鸥最多的翠湖公园揭开了面纱: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海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在雕像中。</h3> <h3> 曾有一位来自东北的游客伤害了海鸥 昆明警方奔袭近4000公里将肇事者抓获并进行处罚。只为保护一只候鸟,可见昆明人多么厚爱海鸥啊!</h3> <h3> 海鸥白天集中在昆明城内几处飞翔,到处觅食,特别是飞到翠湖的海鸥非常多,晚上再飞回滇池栖息。</h3> <h3> 海鸥一点都不怕人,你把鸥粮放手上,再把手举起来,它就快速飞过来,准确地把你手中的食物叼走。许多游人纷纷给海鸥喂食拍照留念,真是人鸥情深。</h3> <h3> 成群海鸥飞起,掠过水面,此起彼伏,有时在空中盘旋,非常壮观。它们发出欢快的呼叫声,似乎在感谢昆明人的盛情款待。</h3> <h3> 昆明是一座美丽而温馨的城市,欢迎诸位莅临观赏来自远方的精灵——海鸥!</h3> <h3>秋去冬来时,海鸥临昆明。<br>人鸥相见欢,畅叙别离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