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应该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

浅见

<h5><font color="#ed2308">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br></font><font color="#ed2308">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br></font><font color="#ed2308">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br></font><font color="#ed2308">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br></font><font color="#ed2308">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br></font><font color="#ed2308">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br></font><font color="#ed2308">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br></font><font color="#ed2308">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幅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br></font><font color="#ed2308">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br></font><font color="#ed2308">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font></h5><h5><font color="#ed2308">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font></h5> <font color="#ed2308"><b><i>——以上这则故事是周六参加孩子英语班时英语老师推荐的。</i></b></font><div><font color="#ed2308"><b><i>觉的不错,所以分享给大家。</i></b></font></div><div> </div><div> <font color="#ed2308"> 不过今天我不单单只推荐给大家这则故事。我更在意的是这则故事背后更值得思考的家庭教育。</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身为一个八零后,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相信和大多家长一样,常常萦绕耳边的一句话莫过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一直被许多父母奉为真理。这句话岂止是“风靡一时”啊,大有引领教育大潮的趋势。<b>假如认真想想,其实真正的起跑线并非那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而是被大家忽略的家庭教育,“家”才是孩子们真正的“起跑线”</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其实父母就是影响孩子的一面镜子。每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家长的影子,所以说家庭生活中要注重对自身的修行,你点点滴滴的身教言传就是一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所以,做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最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b>比起教育孩子,自己的自我充实,自我成长更重要。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 </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然而,做为农村长大的我切实感受过很多有关家庭教育的无奈。就现在而言,生活中能遇到一大把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留守的,还有单亲的,离异的……单单父母维持家庭重担已经精力透支了,更别提能陪陪孩子了。所以在社会上乃至校园中都有很多“问题孩子”。</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武断的说,很多“问题少年”的养成究其根源大多在其家庭尤其父母。社会又无法提高做父母的准入门槛,避免“问题少年”的出现始终找不到最佳办法。在新闻中我看到过十几岁的男孩子为了偷钱去网吧杀了亲爷爷的,我看到过用剪刀刺伤妈妈的中学生,我还听到过父亲因对步入歧途的儿子束手无策跳楼自杀的……他们本该是花季的 “天使”,却因种种原因变成了嗜血的“魔鬼”,“刽子手”。我也曾以“上等人”的姿态指责过这些“不负责”的父母,但从我进入社会并且接触过很多处于社会的中下层的人之后,他们真的很苦,他们有我们难以想象的难言之隐。他们没白没黑的劳作,有的甚至身兼数职不辞辛苦,<b>他们将一切都提供给了孩子,就是为了能使孩子不至于步他们的后尘</b>。这种事真的无解,真的无奈。我们总不能限制穷苦人的生育吧!</font></div> <h3><font color="#ed2308">  </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 <b>相比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更让人无奈的则是难以把控的“环境影响”。</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 </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想起有次闺女班里开家长会时,有个优秀家长曾提到过“白纸说”。大意是每个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孩子长成什么样子都取决于“作画者”。当时我十分赞同,但静下来想想,<b>细思极恐</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在这张白纸上作画者岂止老师和父母,外界的干扰因素太多了。尤其在十岁之后这种叛逆期正盛的时候,往往不足道之的一句话,一件突如其来的小事,一本小说,一个游戏,同学,朋友,漫画书等等。都会让原本好好的一个孩子误入歧途,让家长及老师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化为灰烬。<b>一旦孩子掉进去,捞出来简直比“重新画”还要难。</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真的很无奈,任谁都不会发明出一套“一招鲜吃遍天”的教育方式。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由那则故事我从反面总结了就这几点。但愿能给有的朋友起到“无则加勉”的作用。在这个人人重视教育,拥有层出不穷的教育观点,出现形形色色的教育机构的前提下,仍然还有很多的问题让家长老师们头疼不已。<b>讲真,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方式,所有的爱都会变成莫大的伤害。</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但愿身在“起跑线”的父母们,做一个爱学习的家长,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做一个懂得宽容的家长。<b>我们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b>一起度岁月</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b>一起看世界!</b></font></div> <h3><font color="#ed2308">最后把我看到的自认为很棒的一句话送给你们!共勉!</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 <b> </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