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ew Hut - 酿酒屋,酿的不是啤酒、也不是白兰地,而是吃货们的终极热情😋😋😋</h3> <h3>去酿酒屋的冬季线路可以带狗,虽是中级路线,不可小觑。10多公里路拔高1千多米。过去几周一直有西人小股部队试图开路进山,都未能到达木屋。史上有被困半途,由急救队营救的记录。</h3> <h3>Gordon开车打头阵,过Cat-ski Parking,继续上Forest Service Road (FSR)。一尺深的新雪,没有车辙。我们开到车开始打滑后寻找泊车点。Gordon 为后面车胎不够好的吉普碾出停车轨道。</h3> <h3>8:30在5km标记处起步。回程的FSR已经好很多,相信后来的车可以开到离TH更近的停车点。</h3> <h3>一早儿地上都是新雪很软很深。我们一行10人,没有大狗、没有大牛,像自行车赛一样,以密集阵型轮流劈雪开道,用了十个半小时开辟到达酿酒屋的路线。除了开头一段大上坡碰到一对驾雪地摩托的父子,为我们开了500米左右的路,再没碰见任何人。<br></h3> <h3>不时停下检查路径。</h3> <h3>香奈儿不输须眉,和露队共担开路主力大任。👍</h3> <h3>轮到我开路时就大打折扣啊,第一次只开了7步就被后面迫不及待地替下了;第二次20步败下阵来。多数时候排第二、三,换人时跟着打头的排到队尾。</h3> <h3>所以悄悄地说,10多公里的上山路,我一共只开了27步😅😅😅</h3> <h3>上午在林子里一直飘雪,被香奈儿誉为妇女之友的Tony,一路为大家提供热乎乎的姜母红糖水,好暖心。</h3> <h3>尽管林中Trail Mark 很密集,每人手机都下载了GPS数据,还是有一小段Off Trail。那是在一堆巨石间开道,Tony 一脚踩下去陷了一人深,好容易踢出的阶梯,回程时被大家连滚带爬地弄成了滑滑梯。😆😆</h3> <h3>行进在粉红暮色里,这时的位置应该在第一个湖附近。无心脚下,拍了好多片片。回家一看,都不如眼见的美,多数都删掉了😳 </h3> <h3>最后一段,各人体力、意志都落到谷底,眼前却是个几乎垂直的陡坡。酿酒屋就在那坡顶上!眼看前队要勇闯陡坡的架势,落在队伍中靠后的Tony认识路,他无力地喊往左边缓坡走,没人应。只见香妹妹毅然忍着冻伤手指的疼痛,咬牙开出了之字形上升路线。</h3> <h3>7点到木屋时,全体力竭,想着赶紧入屋换上干爽的衣服、饱餐一顿呐抬头一看傻眼了,大雪封门!露队果断地掏出俩大黑垃圾袋,指挥把干净的雪铲入袋中做饮用水。</h3> <h3>小木屋已经一个多月没人住了,门口积雪清理了好久,面炉门都冻住差点打不开了... 万能的Tony还是成功生起了炉子👍</h3> <h3>换好衣服、安顿好铺盖卷儿、晾开湿装备,集中精力,吃!韭菜盒子🥙、芝麻酥饼、肥羊、肥牛、烤肋排、蘑菇、木耳、鲜菜、饺子、粉面条 各人争先恐后地推销自己的食物,生怕明天再背回去😆</h3> <h3>满月之夜,木屋周遭洁白宁静,木屋里炉火旺盛,暖意融融,大家围坐火锅🍲,狼吞虎咽😋😋😋</h3> <h3>起床,众人正激烈讨论昨晚谁打呼噜、谁看到窗边偷窥的鹿🦌、谁翻身的动静像打架时,温柔的霞光轻轻提醒我们不要辜负了好晨光!😍😍😍</h3> <h3>木屋被诸山环抱,景致可谓荡气回肠,晨曦的色调却是柔和浪漫的绯红。</h3> <h3>昨晚吃得太多太猛,一大早肚子还是鼓鼓哒。趁着好晨光,来做个操吧😜😆😂🤣</h3> <h3>早上太阳从黑牙那里升起,然后依次点燃周围一个个山峰:Garibaldi、Cloudburst、Cypress、Tricouni、Mt Fee、Brandywine、Tantalus Range…</h3> <h3>换个地方,继续做操😁😁😁</h3> <h3>早锻炼后回屋,露队热气腾腾的香菇土鸡粥已经出锅啦。🤤 露队平常一定是把队友们宠坏了,她做完第一波早餐后,交代晚起的队友在要吃火锅自己烧。Tony厚着脸皮说,不是您老人家帮我们做好的吗?露队无奈回以柔柔的笑。</h3> <h3>对面山坡的小人儿是末班车。他一大早就跑去木屋旁的小山包不知搞什么鬼,回来还问他那是不是登顶Mt Brew了🤓 后来看到他在大群里嘚瑟的我们做早操的照片、再后来看他超详细的Trail Report - 什么摩托雪橇父子的去向、纳西跪拜、Gordon陷树洞等等,全让他赶上,记录在案,整个一狗仔队出身喔!到现在他的游记还没写完,不知道还有什么趣事儿呢😂 有兴趣可以边看边等他续:http://www.crossna.com/forum/topic28927.html</h3> <h3>酿酒屋初建于1982年,因选址不佳,当年就被雪侵毁。两年后,直升机把老屋吊到附近的高地重新安置。这二版的小屋老被雪埋,后来干脆失踪多年,直到人们开始使用GPS才重现江湖。1999年被屋顶2米深的积雪压坏,基本不好用啦。</h3> <h3>如今的酿酒屋已是2005年的第三版,选址非常好,木屋绝缘很棒,三两个人的体热就很快暖和起来。屋内取暖炉烧的木头,是UBC户外俱乐部2014年花$7,000用直升机运来的。计划供应5年的雪季取暖之需。照明电力来自太阳能。</h3> <h3>新晋三只嫩绿的菜牛:凯子、末班车和香奈儿,代表大家登顶😄</h3> <h3>午饭继续涮火锅,煮饺子,Tony又变出个煎锅做了可口的锅贴。努力吃!这一刻,在这样的地方,享受这样的美食,不要太奢侈哦!</h3> <h3>下山前,按照Hut的要求把用过的厕纸浇上燃料烧掉。</h3> <h3>临行,Gordon和纳西代表我们分别以中英文在木屋日志上留言。上面的画是一个月前来此逗留的山友所做😉</h3> <h3>告别酿酒屋。</h3> <h3>一眼看到前一晚多走的折返脚印,原来就差那么一点点,当时感觉有一个世纪那么远!😓</h3> <h3>天气大好,伴着满眼无尽好风光,三个半小时就欢快地奔下山。充实圆满的周末!🤗🤗🤗 感谢所有陪伴的队友,个个都是好样哒👍👍👍 </h3> <h3>感谢露队和LD Gordon!跟着露露出行就俩字:幸 · 福 🌹🌹🌹</h3> <h3>后记:这次有不少头一次参加此类活动的新人,还是对户外安全总结一下。在不利环境下,队友行进中的有效交流和呼应很重要,这样可以避免潜在的危险和浪费体力。体力好的开路队友,有的拉上外壳帽子后,外面动静啥也听不清。对讲机里后面领导喊破嗓子也没反应;还有的不观察地形,只顾低头看手机GPS的方向指示,甚至手机地图根本就没有等高线😲好在先前开路腿抽筋,已落在后面的老队员,明知路线有疑,还是无怨无悔地紧跟,充分体现了户外人的韧性和大度👍👍</h3> <h3>另外,最后500米用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当晚月朗星稀视线很好。虽有迷路,地形还是依稀可辨。我一直不敢信赖手机导航。一般情况下天冷手机可以捂在衣服里,偶尔掏出来查一下。这次的境况要有个手持GPS挂在外边,随时监控足迹,会省不少事儿,特别在Whiteout时更有用。确实有人因找路耗尽了手机电池。与其多带个充电宝,不如就带手持GPS。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