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壮族,古称俚僚,是西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西南地区古属百越之地,古书记载的西瓯和骆越便是壮族祖先居住的区域。历代对壮家有不同的称呼,除俚僚外,还有"乌浒"、"獞人"、"土人"等。以前壮族的壮写为"撞",后改为"僮"。据说是周恩来提议将"僮"改为"壮",一直沿用至今。</b></h3><h3><b> 西南是多民族居住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各民族免不了相互影响,或被异化。硕龙镇地处中越边境,他们的祖先尊奉同一个朝廷,一百多年前,一纸协定把河两边分为两个国家。如今,中越两国经济差距甚大,一元人民币换三千多越南盾的汇率让我方边民在边贸走私中发了大财,我方边民新盖的楼房随处可见,家家户户插五星红旗也成边境一大特色。</b></h3><h3><b> 2017年11月13日参加"下龙湾开心之旅"的17位俊男靓女游览了广西第三个景区"德天壮家古寨"</b></h3><h3><b> 本美篇基本上采用的是当时的全部照片。</b></h3> <h3><b> 德天壮家古寨虽然地处偏僻、环境清幽,却是一个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壮家的古民居建筑,多数两层,也有三层的,一般楼上住人,底楼养牲畜,三楼放粮食、杂物等。奇特的是,这些房子虽然是用石块、砖块叠起来的,却坚固耐用,有的已经有了百年历史。</b></h3> <h3><b> 德天壮家古寨里还住着一位104岁高龄的老寿星!</b></h3> <h3><b> 我们参观的寨子叫陇鉴村,据说是当地政府有意保留原汁原味的壮家古寨。陇鉴村与越南一河之隔,两岸百姓经常往来,寨里天天有"偷越边境"的越南人为游客演唱民歌的节目。当地人通用岱侬语,听越南人唱歌好像用鼻子说话,鼻音很重。当地的地名也怪,如硕龙镇有"沙内"、"蒙屯"、"陇或"等村,大概都是岱侬语的译音吧。</b></h3> <h3><b>参观古寨大约一小时后,我们便继续下一个景点"德天大瀑布"。</b></h3><h3><b> 在游玩德天大瀑布后,又重新返回到德天壮家古寨体验古寨的重头戏,享用"壮王宴"。</b></h3><h3><b> "壮王宴"设在村外一个大棚里排着几十张大圆桌,场面很大,也许过去壮家土司宴请宾客就是这种气派吧。我们坐定后,女导一声吆喝吩咐上席。只见一男子候在挂着铜锣的门边,待俩妇女抬着一竹匾菜上桌时,那男子"匡匡"两声锣响、一声"开宴喽!",众人便可开吃了。</b></h3> <h3><b>第二天的游程在"壮王宴"的欢歌笑语中结束...</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