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足迹

温和

<h3>初冬时节,王文通、葛怀喜、张文和三位老怀仁场站无线连战友,于11月30日自驾车前往43年前曾经战斗生活的老部队一一原山西大同空八师师部营房(西营区),寻找当年的足迹。</h3> <h3>这是师部营区正门口</h3> <h3>营房正门口两侧的当年最时髦的标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依旧保存</h3> <h3>据从无钱连升职到怀仁场站副站长的王文通介绍,西营区己于2000年前后买给了山西同煤集团。还好,不知什么原因,这个营区的所有建筑、院落、树木原封不动的保存着,只是房屋的门窗破旧、营区杂草丛生荒无人烟。阔别几十年还能见到这么完好的老师部营区,恐怕是没有几个啊。</h3> <h3>这是由南向北通往师部礼堂的柏油路(路面己破坏),西侧是报务员训练教室,东侧是23团团部楼房</h3> <h3>这是营房门口内两侧的师部收发室</h3> <h3>这是师部营区门口东侧警卫班站岗岗亭</h3> <h3>图为师部营区东侧地下指挥所入口,无线连的航行气象台、情报台、机要台、对空报台、单边带、有线台、油机发电室、总机班、师部指挥所等都座落在这个地下。</h3> <h3>这是进入地下指挥所入口台阶,每天至少上下两个来回,24个小时内值班满8个小时啊</h3> <h3>这是地下室航行丶气象、协同台等报房</h3> <h3>这是总机值班房</h3> <h3>这是机要台、单边带值班室</h3> <h3>图为地下指挥所上的无线连话台所在位置,地上的房子已经拆除,当年的场景己无踪影,葛怀喜站立的地方就是75年至76年他住过的房间位置。</h3> <h3>这是地下指挥所半露出东侧的窗户,上边是话台宿舍后墙位置。房子的东侧和南侧的大沟里经常生长出能食用的蘑菇,值班时加餐採蘑菇炒辣椒是一道美味佳肴。</h3> <h3>这是原空八师、空十五师的师部办公楼</h3> <h3>营区的松树还是原来老树,它们记载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h3> <h3>这是无线连平房宿舍(西南侧)去往饭堂的道路,西侧看到二层楼房是原24团飞行员宿舍楼</h3> <h3>图为无线连老平房宿舍进门大厅,这个位置曾经是乒乓球爱好者打球的地方。因这个平房不通暖气,靠生炉子取暖,房间不够用(搭上下铺)。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一百天,无线连就搬到了营区最后排的小礼堂东侧二层楼房宿舍里居住,条件又进一步改善。</h3> <h3>这是老无线连平房宿舍改成接层二楼后的楼梯</h3> <h3>这是平房宿舍东侧</h3> <h3>这是平房宿舍西侧</h3> <h3>这是无线连平房宿舍后面(北侧)飞行员宿舍</h3> <h3>曾记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主席语录最流行墙上刷</h3> <h3>这是1976年11月以前,曾经的无线连宿舍平房。后来不知何时改成了二层楼房,里面每个房间都改成带卫生间的了。图的楼房北侧,西侧是农村庄稼地。</h3> <h3>这是1976年11月后无线连居住的二层楼(只占用该楼东侧一门)</h3> <h3>这是无线连居住楼房,现保存完整。一楼靠门口东侧是连长室,我在时(1980年1月止)是余以彬连长、朱云焕指导员居住,西侧是炊事班居住。二楼一上楼对着是洗漱卫生间,东侧阳面曾经是王先保老台长、王文通和我居住的房间</h3> <h3>二楼洗手间已破烂不堪</h3> <h3>门窗还是初始木料制成的,风雨几十年依然保存完好</h3> <h3>进入一楼门口的通道</h3> <h3>由一楼上二楼的楼梯通道</h3> <h3>1976年11月至1980年1月我王文通居住过的房间</h3> <h3>这是(由西至东)飞行员饭堂、无线连饭堂、干部灶</h3> <h3>无线连曾经吃饭的饭堂(东侧①),当时的(1975年至1980年我在时)连队伙食费每天0.49元,而傍边一墙之隔的空勤灶(飞行员)每天伙食费2.70元,差多少倍啊</h3> <h3>这是师部西营区的洗澡堂位置,水塔和烟囱。当时沾飞行员光,每周洗两次热水澡还是满不错的。</h3> <h3>洗澡堂的西侧就是无线连宿舍楼房,当时记得夏天我在楼下给战友理发,还兼飞行员的师首长们路过此处还让我给理过发啦</h3> <h3>这是我们报务员训练用的教室,那个时候除了正常电台值班和补休夜班睡觉外,每天要到教室内训练发报、抄报专业技能</h3> <h3>这是西营区营房内的蓝球场</h3> <h3>当年王文通可是一连的主要蓝球运动员,后位组织者,三分投篮高手之一啊</h3> <h3>看着篮球框手又痒痒了,当年的情景又引入眼帘,我记得当年无线连蓝球运动员有:潘祥踞、贾铜章、余鼎、王文通、陶建光、王洪齐、</h3> <h3>球场的中线还有白漆印迹哪,当年的质量真纯啊</h3> <h3>这是师部营区的小礼堂,当年看电影、开大会都在这里面,这次看它好像小了许多,可能是现在见高楼大厦多了的缘故吧。</h3> <h3>图为飞行员干部家属楼</h3> <h3>营区老房编号依然存在</h3> <h3>师以上干部居住的房子</h3> <h3>在无线连平房后边最北侧是师长居住的别墅</h3> <h3>  老战友李凤海看到我发的照片而后感言:看到老营区的照片,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又见当年的那些小树在路边,在荒草中已长的那么高大尚为欣慰。当年咱们营区的树是那么的少,那么的小,很是可怜。<br></h3><div>深深感到</div><div> 苍山变化为自然规律</div><div> 暂时恋情是我辈永恒</div><div><br></div><h3> 所有感怀诵小诗一首</h3><h3> 泪睹残垣伴破窗</h3><h3> 欣观故树干枝强</h3><h3> 春沙朔雪征程远</h3><h3> 鹰击长空入梦香</h3><h3> 涓水</h3><h3> 2017年12月10日</h3><h3><br></h3><h3> </h3><h3><br></h3><h3><br></h3> <h3>这是营区西侧的游泳池还保存完好,那时候夏天星期天一有闲暇就能游个泳,挺悠闲的啊!</h3> <h3>:</h3> <h3>同煤集团存放的散煤使营区杂乱无章</h3> <h3>无线连的发报台(发射台)的发射天线架己不是当年的了,时代变迁,科技发展吗。</h3> <h3>在发报台房前留个影,尽管营房已经变成小二楼,但每每回忆往事总不能忘记发报台的战友。每天两次换频,听到新的发射机发出滴滴答答电波声时,总是感谢发报台的战友及时熟练的操作,从未影响航行气象等信号传递。</h3> <h3>发报台全景</h3> <h3>发报台远景</h3> <h3>这是通往外场的铁路专线,当年我们都曾在这个铁路线上卸过火车车上石渣的重体力活的</h3> <h3>葛怀喜站着的位置是亲和乡清水河村庄头,他回忆75年新兵训练就住在这个村子里。</h3> <h3>这是清水河村的房子,这是山西十大怪之一房子一面盖(一面坡)</h3> <h3>记得吗?这是原空十军大同军部招待所(围墙内)</h3> <h3>这是七八十年代的大同人民公园的门口</h3> <h3>这是空十军军部宾馆</h3> <h3>这是大同空十军南侧一墙之隔的陆军322医院</h3> <h3>322医院远景</h3> <h3>这是大同市6、7、80年代最好建筑"红旗商场",2014年因修建古城墙,为保留老建筑整体北移。现已成为大同市办公用房</h3> <h3>应县木塔,我们当兵服役时都曾去过,但它的历史我们不曾了解。那时只是一个木塔,周围空荡荡什么建筑都没有,现在可不一样啦,不过60岁凭身份证是免费的参观。</h3> <h3>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金明昌六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释迦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纯木结构,无钉无铆。</h3> <h3>在大同,我们受到无线连老战友余波、原外场气象台王守义(75年河北丰润人)盛情款待,</h3> <h3>在大同与王守义、余波、沈海红(通信营二连92年)基本商定明年适时组织无线连战友《寻找足迹 相聚大同》事宜,活动安排以通知为准。</h3> <h3>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我们一行四人驱车分别从天津滨海新区、河西区、河北任丘、石家庄、河南洛阳、山西晋城、太原、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应县木塔、怀仁县亲和乡清水河村、西营师部、大同市、悬空寺、任丘、河西区、滨海新区汉沽历时7天2680公里,温差由零上8度到零下17度。在西营寻找40年前每个角落足迹,感慨万千,往事如烟。</h3> <h3>这是葛怀喜在现场录像</h3> <h3>这是师部营区大门处录像,左侧二楼原是平房无线连宿舍。</h3> <h3>迎着晚霞踏上了返程之路,一路途经各地,受到沿途新老战友热情接待。战友之情情深似海,战友之爱大爱无疆。</h3> <h3>各位战友:寻找足迹重回老部队美篇编辑均由我自己凭在部队5年记忆而习,有不当之处请老战友指正,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