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II 邂逅中国最美丽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真言堂最诗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文 // 邓家恂 </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在飞机上,我曾俯视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袤,那似乎太干燥了,风沙也大,周边不长植物,一点绿色也没有,感官上看缺乏勃勃生机;在现实里,我也曾领略过腾格里沙漠的辽阔,远远地遥望沙漠风景,那似乎又有些单调和荒凉了,走进沙漠腹地感到太压抑了。唯有巴丹吉林沙漠,那里有山有湖,有草有水,有时穿越一座沙山,眼前还会出现一汪神泉,一片绿洲,绿洲里撒落满山遍野的牛羊、骆驼,这些牛羊、骆驼们围绕着泉水绿洲,在蓝天白云下、青青牧场上悠然恣肆地吃草,有若一粒粒珍珠撒满沙漠腹地,茫茫沙漠一下子生动、鲜活了起来。我感到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最美的沙漠了。</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也许是心怀对沙漠风景的憧憬和向往,也许是想感受那“天的镜子,沙漠的眼”的神奇,终于在某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和三两好友找了一个休息日,乘越野车膜拜了这片苍天圣地------巴丹吉林沙漠,穿越了那片最美沙漠绿洲。虽然这次沙漠绿洲之行,没有那种小桥流水、风花雪月的浪漫,但是乘越野车驰骋沙海,翻越沙山,对我来说,仍然是一次生命的体验和挑战。在完全没有路的沙山上风驰电掣,感觉就是坐在过山车上。70度以上的陡峭沙墙,已是接近垂直的角度,我们的越野车会毫不犹豫地狂奔上去,而后又呼啸着俯冲下去,惊魂未定,车又冲上了另一座沙山,几乎五脏六腑都快要倒了出来。就这样,我们在轰轰作响的陡峭沙锋上呼喊着、尖叫着、唏嘘着,体验着、享受着、快乐着茫茫沙漠冲浪的痛苦和快乐。</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右旗,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大部分属流动沙丘。沙丘有高、奇、险、峻等主要特征,沙丘一般高200---300米,最高的一处沙丘当属必鲁图了,被誉为“沙漠中的珠峰”,海拔高度超过1600米,比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最高峰还高出70多米,是沙漠中名副其实的第一高峰。</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令人感到难以想象的是,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沙丘间,分布了140多个内陆小湖,当地人称其为海子,这些海子堪与敦煌的月牙泉媲美。巴丹吉林沙漠最大的海子叫诺尔图,水域面积2205亩,水深26.8米,比月牙泉大几十倍。环湖沙山林立,湖中喷泉汹涌,多为咸水,咸海中有时还会冒出几眼甜泉。沙漠中有个叫“音德日图”的海子,即是一处“神泉”。其周围水域皆为咸水,但在其一处3米左右的礁石上冒出了108眼甜泉,当地牧民告诉我们,此泉水除能供人饮用外,还具有治疗肠胃疾病的功效。巴丹吉林沙漠的海子周围是沼泽化草甸和盐生草甸,是牧民重要的放牧点和定居点,那里生活着古老的额鲁特蒙古族。</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巴岱的牧人,迷路闯进了大漠,发现了60多个海子。“吉林”即蒙语“60”的意思,巴丹吉林故而得名,意为巴岱之湖泊。这些被沙山环抱的海子是那样的湛蓝,湛蓝得有点不真实,有若是油画家用蓝彩画上去似的。更为奇异的是,即使在沙尘天气,黄沙蔽日,尘土飞扬,沙子簇拥下的海子依然晶莹剔透,从不被沙子污染和淹埋。湛蓝海子镶嵌在沙漠腹地,充满了神秘和魅力,牧民称之为是上帝撒下的蓝宝石。湛蓝海子像是天的镜,倒映着蓝天白云;湛蓝海子更像是沙漠的眼,陶然醉然着如织游人的心。湛蓝海子醇美了巴丹吉林别样的意境,更雄浑了巴丹吉林特有的神奇。 </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当然,奇景远不止沙丘间的海子,风吹沙飞所形成的沙山,则是另一种风景。风吹过处,沙山连绵起伏,呈波纹状,错落有致,经过不同色温的光照,呈现出浅黄、淡黄、橙黄、金黄的色块,色彩斑斓,灿若晚霞,美若绸缎。优美逶迤的沙山,犹如大海掀起的波澜,卷起千堆雪浪,蜿蜒起伏,壮美雄奇;俯瞰足下,沙漠的沟沟壑壑,有若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其实,穿越在沙漠里,我觉得任何一个奇妙的景致,根本不需要人为刻意的雕琢,它本身就是大自然中完美的奇迹,自然形成的艺术品,天然去雕饰,有一种雄伟磅礴的阳光之美,充满了诗情画意。</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在游历巴丹吉林沙漠的这段时光里,我无不惊诧大自然的光怪陆离,那种旖旎和美丽,如同梦幻般的仙境,令人心颤,叫人怜惜。她散发出的那种妩媚意蕴,是上苍赐给蒙古族原住牧民桃花源般的厚礼。我沐浴着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吹来柔和而凉爽的秋风,膜拜在这块金色沙漠腹地久久不起,回归大自然的我,仿佛听到了巴丹吉林沙漠的心跳,感受到了沙山的脉动,脸上飘溢着虔诚的光泽,仿佛觉得自己饱经沧桑的心,被唤回了稚童般的天真,尘世的一切虚荣和孤傲被抛到了脑后。置身于沙漠腹地,即便再艰难的路程也要坚持走完;即便再疲惫的身心也会充满活力。让凌乱的心回归于大自然,人有意,山水、毡房、敖包、炊烟、羊群、骆驼都是绝美的风景,当你不辞辛劳、穷尽心力体力穿越巴丹吉林大沙漠时,也正是晨露舔湿你足迹的时候。</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穿越巴丹吉林沙漠,我感受着沙漠的日出日落,我体验着沙山的起起伏伏。导游说来沙漠旅游,能往沙漠腹地走的,绝不要走沙漠边缘,因为最美的风景永远不会在沙漠边缘上。所以,我们执着于沙漠腹地的穿越,置身于浩瀚的沙海,流连着沙漠海子的倒影,惊奇着沙漠越野的心灵震撼,感受着美丽的沙漠情怀。巴丹吉林不愧为中国最美沙漠,美得让人心碎,它的曲线犹如弯月,犹如婴儿的肌肤,光滑圆润。难怪巴丹吉林沙漠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丽沙漠,被称为是上帝划下的优美曲线。</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入夜了,我们的越野车住宿在音德日图,就是前文提到的当地人称之为“建设海子”的地方。夜深时,周边死一般的寂静。我独自来到湖边,天空像是被洗过似的,辽阔悠远干净,几乎没有一点杂质。那一轮钩月悬挂在天边,有若一伸手就能摘到似的,闪烁繁星倒映在湖水里,有如大珠小珠落在玉盘里,煞是好看。我好像回到了远古洪荒年代,一切都很简单,没有干扰,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做;你可以海阔天空,任由思想驰骋;你可以和衣躺在床上,放下心中的尘埃,静下心来聆听湖边的虫鸣、鸣沙山韵律和谐的沙鸣,想自己心里所喜欢的人和事,怡然自得入梦,仿若置身于世外桃园。 </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第二天清早,我们即将离开音德日图,司机说要带我们去看沙漠日出。匆匆告别了昨夜的蒙古族房东,我们的越野车抄近路往回去的路上奔驰,在一座沙锋上等待日出凫出地平线,突然觉得自己做了一个遥远的梦,回望茫茫沙海中自己留下的一串串踏实而清晰的脚印,才知道梦即将完成。穿越巴丹吉林大沙漠,是我今生今世的一种幸运、经历和荣光。 </font></h3> <h3> [作者简介]真言堂主人,邓家恂,男,汉族,湖南武冈人。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热爱国学。曾从事过教育、文秘、宣传、管理等职业,现为甘肃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高管。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文学创作,在《江南》、《飞天》、《新青年》、《新华每日电信》、《工人日報》、《甘肃日报》等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作品在多种平台发表并朗诵,被选入多种选本,出版《南窗诗文集》(合著)、《思论集》等专著多部,作协常务理事。</h3> <h3>主编:真言堂主人。</h3><div>图片:部分选自网络,部分手机自拍。</div><div>欢迎有品位的读者鉴赏点评,转载须请注明出处。</div><div>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iv><div>2427326054@qq.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