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今天将要飞云南普洱思茅的机票截图。今天至未来几天时间,将圆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到云南南部看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看看。期待此行。</h3> <h3>思茅,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南部、澜沧江中下游,位于北纬22°27-23°06、东经100°19-101°27之间,东连江城县,西接澜沧县和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云南三大海关重镇之一,曾有"东南亚陆路码头"和"银思茅"之称。大理时为"思摩部",元代称"思么",明代叫"思毛"。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立"思茅厅",隶属普洱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思茅县"。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为普洱道署驻地。</h3> <h3>今天我们一同前往的朋友有余秉翔主任,陈亚陈总,在思茅有孟勇孟总接待我们,很可能之后会有木兰队的石婷队长等加入。想像此行定会印象深刻,让人向往。</h3> <h3>由于气候原因,去普洱航班取消,我们改签了到西双版纳的飞机。此行第一站便成了西双版纳了。到达时间约12:43。</h3><h3><br /></h3> <h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版纳"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h3> <h3>版纳的花</h3> <h3>今天我们打西双版纳野象高尔夫山地球场。球会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大渡岗乡,是中国第一个身处于热带雨林中的高尔夫球场,是拥有十八洞国际标准山地球场。球场设计建造极具特色,利用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依山势地形精心打造,发球台的标示桩,洞号后球道距离标示均利用自然树桩或树根,充分显示了球场对自然的尊重,同时,球道、果岭的设计也兼顾各类球手的比赛需求。球场打球的人少,基本不存在压场的困扰。球场的管理也很好。是难得的好球场之一。</h3> <h3>丅台的小花盆</h3> <h3>发球</h3> <h3>拍照中</h3> <h3>今天的成绩已统计完毕,杆数差距不大,但共出了六个鸟,可以接受。</h3> <h3>此行我们均住在孟总家里。孟总家在一个大院里,装修极具典雅、清新风格,音乐及艺术气息浓厚。下午到他家后洗了个澡,下楼品茶,遇见了石婷、伏紫及原来一个病号的女儿钟总。这里的生活憇静舒适,也是我向往的。</h3> <h3>品茶</h3> <h3>大鼓</h3> <h3>在孟总家住了两宿,第二又在野象和木兰队石队和伏紫5人下了一次场。成绩仍不如意。但再次体会了球场的美与用意。</h3> <h3>昨天1我们10余人,分乘三辆车,孟总带我们来到了中缅边界中方一侧的景迈山。</h3><h3>景迈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景迈山以普洱茶盛名,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园内。</h3><h3>我们下午在宾馆学习了许多关于普洱茶的知识。普洱茶是以盛产于云南普洱,西双版纳、澜沧地区的乔木大叶种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h3> <h3>刚泡出的普洱生茶</h3> <h3>景迈山上有万亩茶园,还有百年,千万古茶树,十分珍贵,产出的茶有极好的品质,市场上的价格也极高。刚报出的云南某领导受贿之物就是成吨的野生普洱古树茶。</h3> <h3>从古茶园下山时被壮观的景迈云海感染。山成了云岛,人在云上行进。若仙境一般。</h3> <h3>景迈云海</h3> <h3>晚上当地的一些朋友陪我们一起吃了当地饭菜。席间当地歌舞团的拉𧙖族男女歌手共八人给我们自弹自唱了多手民歌,自创和改编歌曲多以情歌为主,温婉动听,现场欢快气氛浓烈,我们都受到了感染,情不自禁随着歌声和音乐节奏,手舞足蹈起来。</h3> <h3>饭后我们又来到酒店广场,坐在篝火旁继续欣赏拉祜族姑娘小伙们的表演,还与他们共同跳起了当地的"广场舞"。这个夜晚景迈山的清新空气,略带原始的大山风情,拉祜族人的能歌善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h3><h3>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拉祜族总人口数为485966人。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拉祜族历史源远流长,有丰富的历史传说。传说拉祜族祖先原来是过着狩猎的生活,为了追逐窜入南方密林中的一匹马鹿,发现了水草茂盛的草原,而开始从北向南迁徙。据考,拉祜族应源于古氐羌系统,属于古氐羌遗裔之一,生活在青海湖流域一带,早期过着游牧生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举族迁入云南。</h3> <h3>今天是13号,按计划我们将乘下午的飞机前往海口,参加队里活动。中午在柏联饭店品茗普洱后,在农家房店吃了午饭,此时我们正前往西双版纳机场。</h3> <h3>分别时我们依依不舍,不舍几天来的愉快相处,不舍景迈大山之美,云海之壮丽,古茶树之厚重,普洱茶的清香。正如《实在舍不得》歌词中写的: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最怕的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舍不得哟舍不得,实在舍不得。</h3><h3>再见了,普洱、西双版纳,再见了孟总,朋友们,期待下次再相聚!</h3> <h3>孟勇远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