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博物馆

卫新

<h3>  2017年12月7日参观开罗博物馆。1798年拿破仑带领175名天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踏上了埃及的土地。其目的是在法兰西学院的指导下研究古埃及和现代埃及文明。历时三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01年法军败于英军,远征结束。重要的发现罗塞塔石碑当作战利品被英国人拿走。</h3><h3> 埃及学研究开启于1822年,就是商博良破解罗塞塔石碑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开始,距今快200年了。</h3> <h3>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埃及政府在商博良的建议下,建设国家博物馆。由意大利建筑师亚历山德罗.巴尔桑蒂历时五年建成,终于到1902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开罗博物馆是世界第三大博物馆。馆藏文物15万件。得益于埃及学开启100年后的1922年图坦卡蒙墓的发掘,极大的丰富了开罗博物馆的馆藏。据阿木(导游)介绍,由日本投资的开罗博物馆新馆,十年了还设有建好,是目前博物馆的十倍。最近加快了速度,我们路过看到的还是刚刚封顶的建筑。</h3> <h3>  我们看的第一件展品就是罗塞塔石碑的复制品,也是这个博物馆唯一的一件复制文物。傍边是破解象形文字的大名鼎鼎的法国人商博良的头像。这块石碑用三种文字说了同一件事情。分别用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世俗体以及希腊文书写。有了这些对照,商博良通过东方文字的功底破解了埃及的象形文字,为了解古代埃及文明开启了一扇门。</h3> <h3>  第二个展品是纳尔迈调色板,调色板刻画的故事是通过上下埃及的战争,纳尔迈统一了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的故事。</h3><h3> 石盘的一面是纳尔迈王右手高举一石锤,左手抓住跪在地上的敌人的头发。做击打势。画面下方两个闪族特征的人在向国王求饶。右侧的鹰代表何鲁斯神,㧓了一根绳子另一端系在敌人的脖子上。敌人的身体为一块土地,背上六个纸草象征何鲁斯俘虏6000敌人的意思。</h3><h3> 这块石纳尔迈调色板的文物价值极具代表性,第一王朝的开始,我们是从这块调色板上看到的。</h3><h3> </h3> <h3>  这次探知游是全新的出行体验方式。由颜海英教授担任全程深度讲解,做为北大历史系教授,埃及学权威,地接阿木说颜海英是最了解埃及的中国人。颜老师一进入博物馆就进入了状态,前后五个小时,专业细致又风趣的讲解,让团员们爱上了这里,学到很多知识,真是大开眼界。这次游学的组织者下了很大的功夫。</h3> <h3>古埃及出门前后背和搭的包包。多时尚。</h3> <h3>  拉胡泰普和奈费尔特的双人雕像。第四王朝斯奈夫鲁时期。BC2575一BC2551。这个雕像可以感受到两人的爱情及相契的灵魂。最出彩的是两个人的眼睛,由不透明的天然水晶和石英镶嵌而成。王后安静而高贵(古埃及以静为尊,以动为卑),体态丰满。法老刚毅而有力,目光深邃有神。</h3> <h3>  印在埃及镑上的书吏像。(第五王朝)书吏在古代埃及地位很高,因为他们会书写。这个男子盘腿而坐,膝上展开的纸莎草卷,这个雕像展现的是书吏休息和思考的一刻。</h3> <h3>  这是出土的书吏用于书写的笔和颜料。他们的书写笔做的很精细,从图中可以看到。</h3> <h3>  尼罗河神形象的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双身像。十二王朝时期(BC1842一BC1794)。这个雕像法老被神化为尼罗河神。是尼罗河的保护神。法老带着有辫子的假发套,健壮而赤裸的上身因贡盘而略向前倾。精雕细琢,具有对称美。同时打破了法老雕像必有的左脚前迈的惯例。</h3> <h3>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头像。十八王朝女王时期(BC1479一BC1458)。这个女王不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女法老,但她是唯一一个以男性形象示人的女王。肤色是男性传统的褐色。脸部线条优美,嘴角露出轻柔温和的微笑。</h3> <h3>  埃赫纳吞时代的石碑,十八王朝埃赫那吞定都阿玛尔纳。这个时期是宗教改革时期。法老阿吞成为最高而且是唯一的神,也是世界一神教的最早起源。这块浮雕由埃赫那吞和王后涅弗尔提提和两个女儿祭拜阿吞神的象征一一太阳光轮。从石碑上看到这是一个太阳在最顶端的三角形构图,法老面部是红色的,长长的眼睛,厚实的嘴唇,尖下巴,这是完全改变之前法老艺术风格的体现,还有在柏林博物馆让希特勒爱的发疯,被纳粹抢走的王后涅弗尔提提的雕像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为此专为涅弗尔提提设了一个展厅,是柏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视为阿玛尔纳风。这个法老在位17年,他后面的法老放弃了一神教信仰,迁出了阿玛尔纳,反而更好的保存了当时的珍贵文物。包括彩绘的地砖,雕像等。</h3> <h3>  涅弗尔提提。第十八王朝埃赫纳吞的王后。当时最有权势的女人,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女人。(照片出自百度)</h3> <h3>  图坦卡蒙的黄金座椅。图坦卡蒙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个法老,9岁继位,18岁死亡。是埃及最不被重视的法老,也应该是陪葬品最少的法老,被盗墓者忽略的一个墓地,但在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发现出土最多文物的法老墓。如今的开罗博物馆最为重要的就是图坦卡蒙的文物了。</h3> <h3>  法老放松自然地坐在御座上,双脚放在带垫子的脚登上,一只脚穿鞋,另外一只脚没有穿,图坦卡蒙腿有残疾。他前面的是王后。两人都带有高高的王冠。胸前带着一个大项圈。王后将香脂涂在法老的肩膀上,很亲密的感觉。图像上方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受阿玛尔纳风的影响。</h3> <h3>  以色列石碑。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BC1387一BC1350)和十九王朝麦伦普塔赫王时期(BC1212一BC1202)。</h3><h3> 说到以色列,就不能不说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记的故事。看到这个世界上最早用像形文字说到"以色列"三个字,颜海英教授给我们讲述了摩西与埃及,摩西与拉美西斯二世之间的关系。</h3><h3> 拉美西斯二世的爷爷是拉美西斯一世,爷爷将王位传给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塞提一世文治武功,非常有成就,当时在传王位的时候有一个选择就是可以将王位传给一个叫梅瑟的人,这个人非常有能力,致于是不是传说他的身世是王子流落民间呢……。最后王位还是给了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娶了美人涅弗尔塔丽、但是美人爱的是梅瑟,虽然说拉美西斯二世大兴土木,到处建庙,在阿布辛贝勒神庙专门为涅弗尔塔丽建了一个庙,最后还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病死了。</h3><h3> 拉美西斯二世当法老第一件事就是将梅瑟发配到黎巴嫩,后来他回到埃及带领人民造反,失败后流落他乡,这就与摩西出埃及的历史背景非常吻合。</h3><h3> 拉美西斯二世在与赫梯人在卡叠什之战中,遇赫梯人的埋伏,部队伤亡惨重,签订了据说是人类战争史第一个和平条约,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引渡梅瑟。</h3><h3>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67年,活了九十多岁,到处建庙做雕像,这个石碑就是他的儿子麦伦普塔赫时期的。提到以色列,是这个法老征战迦南等地,以色列惨遭蹂躏,几乎灭种。表明以色列人当时遇到很大困难。这里提到以色列是一民族而非国家。</h3> <h3>博物馆一角</h3> <h3>  这次探知游导游阿木是颜老师推荐金牌导游。从导游角度来说埃及让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神秘国度。</h3><h3> 埃及从2500年前开始就被外国人统治,最早是波斯人,BC334一BC30年希腊化时代,被亚历山大统治,就是托勒密王朝,BC30年一公元395年成为罗马人的一个行省,395一641年被东罗马帝国统治,公元641年阿拉伯人来了,语言变成阿拉伯语,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上24年阿拉伯国家之一,阿木说现在的埃及人应该说成法老的阿拉伯人。</h3><h3> 1952年埃及独立,历经了夺回苏伊世运河的战争,与以色列的中东战争,纳赛尔修阿斯旺水坝,当时只有苏联人和中国人民支持他们,因为纳赛尔要当阿拉伯人的领袖。西方世界都不愿看到一个团结的阿拉伯世界,毛主席说我们中国虽然没有钱但是我们可以出人。写入埃及小学课本,见证了中埃友谊。</h3><h3> </h3> <h3>  开罗博物馆时间只有一百年,但是它记录着5000年古埃及辉煌的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