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邓昭明</h3> <h3>笔者与邓昭明</h3> <h3>邓昭明为卖水稻种花海,成了小镇人休闲娱乐的去处</h3> <h3>提起花海,很多人想到的是金珠花海,桦甸花海,很少有人会想到双河镇也会有花海,就连居住在双河镇的笔者也是最近才知道双河镇有个花海。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双河镇故乡情怀群里晒她拍的花草照片,一个叫邓昭明的群友对笔者说“你那么喜欢拍花草,拍照片,有机会去我种植的鲜花基地花海去拍摄,去玩吧。”一听说有鲜花种植基地,有花海,可乐坏了笔者,急忙打听花海的下落。邓昭明详细告诉了笔者花海位置。<br></h3> <h3><br></h3><div>笔者按着邓昭明指示的路线前行,出了双河镇往南,顺着火车道西行,过拐弯洋桥再南行几百米就看到了。路两边是庄稼种植区,一望无垠的稻田碧波荡漾,花海就在稻田的包围下。时值中秋,金黄色的稻子掩映着怒放的鲜花,路边亦有野生的黄色洋姜花做天然屏障,风景煞是迷人。花海不是很大面积,但是三千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在双河镇来说,已经是很大面积了。笔者和朋友来到花海,看着层层叠叠的鲜花次第开放着,黄色的黑心菊,各色的步步高,还有各色的格桑花,在碧瓦蓝天下如火如荼地竞相开放,醉染绚烂着金秋时节。邓昭明很会种植,三种花按植株高矮排开,让花海有了层次感。看到这美丽景色,笔者和朋友兴奋地扑进花海,尽情拍照游玩。女人都是爱美的,这样一片不小的花海,足足摆拍了一下午。花海旁边还有蔬菜园区,彩色的看椒,红色黄色的小柿子,绿油油的苏子,香菜,生菜,紫色的茄子……</div> <h3><br></h3><div>当笔者问起邓昭明为什么要种植这么多蔬菜与鲜花时,邓昭明回答说:“为了更好地宣传水稻。”其实他的水稻是不用宣传的,他种植的稻花香二号大米为优质绿色有机大米,口感好。为了给客户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他在水稻附近辟出一块方地种植鲜花和蔬菜。今年是初实验,他预计划在这里除了种植花海,蔬菜园区,采摘区,还会在这里修建娱乐休闲区,譬如烧烤区,活动区,还有观景台。这么巨资浩大的工程只为销售水稻?邓昭明说“其实是为了适应时代趋势,打造人文景观,同时,也让更多的城市人来乡下体会田园生活,达到赏心悦目的结果。”</div><div><br></div> <h3><br></h3><div>自从笔者去过花海,双河镇有花海的消息不胫而走,小镇的很多人陆陆续续寻花觅景,拍照,欣赏鲜花,就连远在县城,市区的文人墨客也光顾双河镇的花海,进行采风活动。一时间,花海热闹起来,迎来送往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为了拍照留念,不管多大年纪的人,只要来到花海,都会与鲜花融为一体,各种摆拍,各种游玩,花海让小镇的女人找到了自信的美丽,愉悦了小镇人的心情。花海,也让寂寞的小镇名声远扬,网络让双河镇因为一片花海让很多外地人记住了名字。</div> <h3>永吉作家猫姐与作家珠宝设计师朋友来花海游玩</h3> <h3>得知邓昭明拥有三百多亩有机水稻,以为他是农民企业家,没想到他是做电子产品的商人,种植水稻最初的目的就是让朋友,家人吃上安全放心的优质大米。现在扩大了种植规模,并参配花海,蔬菜区休闲区,完全是把单纯的农业人文景观化,让种植不再是种植,而是一种养生。邓昭明这种“寓农于乐”的做法不仅迎合了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还给小镇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好处,让小镇的人有一个怡情养性的去处。当笔者问起种植花海是否给他带来经济效益时,他淡然一笑说:“啥经济效益啊,也没图能带来啥经济效益,就是为了增加点人气,为了让更多的人有个赏心悦目的去处,让小镇的人茶余饭后有个美的享受。”话不多,但是却体现出了邓总一颗爱家乡,爱家乡人的心。当笔者问起他是否会一直把水稻种植下去时,他说:“会的,既然入了农业这行,就要把它坚持做下去,做大,做好,我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吉林金香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邓总的花海像一枚小小的明珠,投放在双河镇这片热土上,给小镇人带来了精神生活的愉悦和茶余饭后的赏析。</h3> <h3><br></h3><div>花海喧闹了双河镇,喧闹了整个金色秋季。</div> <h3>小镇美女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