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刘黎明同学一直珍存着这张照片,这是铁二小第13中队(即当时的四年级四班)于1959年12月2日拍摄的。当时正值为组建大改班班级大调整前夕,班主任杜刚老师真是有心人啊,她为大家留下了宝贵的纪念。</h3><div>2017年10月部分同学聚会时,刘黎明发出号召:下定决心,把这照片中43名同学尽可能都找到。计划于2017年12月2号这一天,大家再欢聚一堂。</div><div>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历程,终于找到了照片中27位同学,另外得知4位同学己不幸离世。这就有了毕业55年(拍照58年)后的这次聚会。遗憾的是,因时间紧迫,还没有联系到杜刚老师和其他12名同学。但是黎明请到了当时的大队辅导员许怡兰老师。</div> <h3>2017年12月2日济铁二小62届毕业的27名同学在金宫山庄聚会,其中有19名同学是十三中队的。东道主是金宫山庄的老板刘黎明。</h3><h3>黎明为同学聚会做了充分的准备。</h3> <h3>一进大门就看见了闪烁的电子屏“热烈欢迎铁二小的老同学”。</h3> <h3>黎明和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会场。</h3> <h3>进入宴会大厅,眼前一亮。红色的欢迎横幅,缀着星星火炬的少先队队旗,还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条红领巾!黎明真是有心人啊!</h3> <h3>我们这一届同学是个特殊的群体,六个班的同学关系特别密切。这是由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的。</h3><h3>四年级成立了大改班,想让一批同学能五年毕业。学校把原来的三班分解到各个班,又从各班抽调学习好的同学组成新的三班,拟五年毕业。后来因时间紧迫没改成,六年级时为加强各班力量又从三班抽出一些同学分到各班“挂职”。这样分来分去的,以致有些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几班的了。</h3><div>再加上三年级(1958年)有段时间我们住校,吃住在一起。四年级路局还组织了青岛夏令营,一个专列,拉着几个铁小的少先队员们到青岛,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div><div>另外铁路职工子弟小学,很多同学都是邻居,家长是同事;大部分同学中学在铁中就读……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同学们关系倍感亲切,犹如一个大家庭。</div> <h3>东道主帅哥刘黎明班长致欢迎词。</h3> <h3>中队长艾铭茹满怀热情、不辞辛苦,发动群众,到处寻找失去联系多年的同学。</h3> <h3>62届铁二小同学有一个群《童年的回忆》,群主赵亚男发出通知:</h3><h3>@所有人,转刘黎明帖</h3><div>这是铁二小四年级四班少先队员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曰的合影,为纪念这个曰子,决定今年十二月二曰(周六)上午十点本班同学在金宫山庄大酒店聚会。在“童年回忆”群发出邀请:热烈欢迎群中其他班同学参加聚会,参加者请在群中报名,也可联系我(刘黎明电话13905310008)和艾铭茹。</div><div><br></div><div>时间:12月2日周六,上午10:00</div><div>地点:刘黎明的金宫山庄大酒店,仲宫大桥南头路东即是。</div><div>乘车路线:1、市区从长途汽车站直到南部山区有67路公交车沿大纬二路不拐弯直到南部山区的沿途各站,仲宫南是金宫山庄站,下车路东便是。</div><div>2、从省体育中心有88路到仲宫,88路向南有支线也到金宫山庄站下车。</div><div><br></div><div>请大家报名接龙。</div> <h3>@所有人,黎明派车设两处接站点</h3><div>1、早八点五十分在大众嘉园发车。乘公交在经十路科院路下车向东走一百米沿环山路向南一百米环山路1号(大众嘉园)门口乘刘黎明的车一同上山,只能再加二人。</div><div>报名接龙:</div><div>2、 上午九时四十分在铁路南苑小区门南集合,黎明派面包车接上山。</div><div>报名接龙:</div> <h3>刘黎明联系到了许怡兰大队辅导员,她今年已经88岁了,依然身轻如燕,思维敏捷。她依然记得我们很多人的名字。</h3> <h3>黎明亲自开车,接送老师和同学。</h3> <h3>大家欣喜的带起了鲜艳的红领巾,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时代。</h3> <h3>黎明翻印了1959年的中队合影照片,送给每人一张。大家饶有兴趣地寻找昔日儿时的影像。</h3> <h3>摄影师曹洋为大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瞬间。</h3> <h3>摄影师曹洋,当过中队长,也当过饲养场的场长。</h3> <h3>几经打听,了解到朱金铎每周日去英雄山看拳,范玉凤冒着严寒,去英雄山拳場终于寻找到他!这位就是朱金铎。</h3> <h3>二小篝火晚会上,我们唱的歌。</h3><div>(唱) </div><div>我们都是童子团,</div><div>合伙又能干,</div><div>努力搞生产,</div><div>种瓜豆,栽青菜,</div><div>样样都能干,</div><div>栽秧割麦子,</div><div>件件都不难,</div><div>青年当红军,</div><div>老年守田园 ,</div><div>增加粮食拥护红军巩固新政权!</div><div>(道白)</div><div>可恨那军阀,</div><div>二次来屠杀,</div><div>鄂豫皖,粮食被糟蹋,</div><div>再不来生产,大家吃个啥!</div><div>小朋友齐奋斗,组织生产队,增加粮食,拥护红军,拿给红军吃。</div> <h3>王东生自1962年一毕业就去了外地,辗转半个中国,最终回到济南,分别55年终于见面了,道不完的惦念!为了找你,艾铭茹他们费了好多心啊,最后朱金铎找到你的弟弟东兴,才得到你的信息。</h3> <h3>赵亚男和谈正刚翩翩起舞。</h3> <h3>陈济昌和王丽华,帅哥+美女的舞姿多优美!</h3> <h3>马德全和李惠敏老两口都是我们同学,这是参加聚会唯一的一对。</h3> <h3>郑明智</h3> <h3>朱文兰</h3> <h3>朱文兰</h3> <h3>赵荣孝</h3> <h3>我们住一条街,一个学习小组,初中三年也在一起,今天找到了闺蜜!友谊永存!</h3> <h3>董泗金,因十几年前在金牛市埸南邻,范玉凤见你从汽总宿舍出来,艾铭茹和范玉凤来找你!最后有人看到你外出,我们在车棚等你,当拦住你时,你都未认出我们,老同学,我们分开的太久太久,彼此都沒忘记!</h3> <h3>张明华,艾铭茹找你找的好沮丧。派出所不透个人信息,只好在你十座大高层楼前转来转去,走累了,投奔了物业,说明来意感动了好心人,也沒查到,只能失落而归了。多亏朱金铎,几次去你楼,传达说无此人,热心的朱金铎到一菜市场等意中人,几天后如愿以偿!</h3> <h3>王俊英听到小学同学聚会的消息,失眠了,提前从茉芜来到济南。</h3> <h3>第三代不甘示弱,马德全的小孙女是二胡获奖者。</h3> <h3>隋本珍的孙女和赵奶奶一起唱歌。</h3> <h3>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同学们恋恋不舍,相约来年再相聚。谢谢刘黎明!谢谢为相聚付出的同学们!祝大家青春永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