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的沉思

成安西许爱华

<h3> 这是我在单位听来的故事,听后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h3>  一位奶奶经常带着放学后的孙子,到学校旁边一家牛肉面馆吃面,然后才回家。他们经常点两碗面,每次吃面前奶奶总是把自己碗里的几块牛肉夹到孙子碗里,然后笑呵呵的看着孙子大口大口地吃。这家面馆没有服务员,只有老板一人,煮好面都是客人自己端。</h3><h3> 这天奶奶来端面时,赶紧拿筷子把自己碗里的肉都夹在孙子碗里,然后才端起两碗面走到孙子面前。面老板看到这种情景,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奶奶微笑着让孙子吃,但孙子盯着奶奶的碗皱起了眉头说:“奶奶,你今天没有把牛肉给我呀?”奶奶急忙说:“给你了,都夹给你了。”但是孙子不相信,在那里大喊大叫,“你骗人,你肯定把牛肉藏起来了。”一边嚷一边用筷子在奶奶碗里掏,竟然将面条全都掏在了桌子上。奶奶露出无奈的表情,一边说“你真不听话”,一边将桌上的面夹回自己碗里。“肯定被你偷吃了,我不吃了!”孙子气愤地摔掉了筷子。周围的食客有的惊讶有的鄙夷地看着这个孩子,奶奶叹了口气:“不吃就得挨饿,我再给你买一碗吧。”正要向老板开口,面老板却冷冷地说:“不好意思,我的面不卖给你们了。”奶奶无奈地坐回去,像做错了事似的低着头向孩子说:“奶奶真的没有偷吃,真的都给你了。”这时,愤怒的孩子连脖子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一伸手竞然把桌子上两碗面都打掉,气呼呼地走了。奶奶灰溜溜地赶紧跟在后面。周围的人都投去了谴责的目光,纷纷说道:“这孩子太不像话了!” </h3><h3> 没多久孩子带来了一个中年男子,看样子应该是爸爸,后面跟着奶奶一直在抹眼泪。这个男人一进门直接找到面老板说:“我要三碗面!”然后气呼呼地坐下。面老板没吭声,给他们做好了三碗面。三碗面已放下,男子将两碗面中的牛肉全部夹到孩子的面碗内,喊道:“老板过来!”老板来了,男子敲着桌子说:“我拿钱买的面,我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我喜欢怎么给我儿子吃就怎么吃,谁也管不着,现在我们还不想吃你的面呢!”说完就往碗里“呸、呸”地吐口水,然后甩下壹佰元钱,牵着孩子的手走了。面老板气得直掉眼泪,说当初拒绝再卖给她们面是希望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想让老人知道不要过分溺爱孩子,没想到竟然招来这么个下场。 </h3><h3>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成为这样?故事讲完了,原因也清楚了。溺爱如害子,说的一点不错,这就是奶奶和爸爸无原则地溺爱造下的恶果。不少家庭很疼爱孩子,尤其是“一孩化”的家庭,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会第一时间拿到孩子面前,大人甚至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给孩子。这本来没有错,问题是疼爱的同时少了一项教育,即感恩教育。经常被过度溺爱的孩子,他们觉得大人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也不知道大人的艰辛付出。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必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自私、霸道,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宽容,更受不得丁点儿的委屈。这是孩子的错吗?当大人的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问题是故事里的孩子都这样不懂事了,奶奶和爸爸并没有醒悟,还把过错谴责到面老板。可以这样推想一下,经过这位爸爸的闹腾,这个孩子会经受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恐怕除了更加霸道,更加不懂事外,不会有正能量。所以,爱孩子除了疼爱外,一定要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同样爱大人,教会孩子明事理,教会孩子懂礼貌、这才是正理,才是真正地爱孩子。</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