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环顾我所在的一方天地,人们把感情寄托在思念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份曾经炙热的过去,也会慢慢变淡甚至遗忘。一种自负的责任感,一种必须去记述的愿望,使得我自认为,如果我不去写下我了解的故事、不去描绘我见到的人们,许多美好的具体的细节最终将会被忘记。于是我知道,工作的意义应该被文字诠释,我所希望的是,我来执笔,为我们的时代增添一段温暖。</h3><h3> 在转瞬即逝的时光中,请跟随一个驻村队员的脚步,追寻三门峡市教育局结对帮扶孙家岭村的每一寸风景。</h3> <h3> 孙家岭村位于灵宝县城西南25公里的高山上,距五亩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该村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1.5公里,三面临沟,东与杜洼、西与布庄、北与乔原等村隔沟相望,南依青山与马河村相连。海拔最低处1050米,最高处1250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最佳种植区域。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680亩,其中苹果面积1200亩,烟叶面积30亩。人均占有土地3.14亩。村民以苹果、玉米、烟叶为主要收入来源。</h3><h3> 孙家岭村是五亩乡五个省级贫困村(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160户535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289口人,尚未脱贫55户190人。</h3> <h3><br /></h3><h3> 2016年4月16日,三门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聂红超,带领局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齐数进村。在这里,孙家岭村脱贫规划初步形成,帮扶结对搭配到位,脱贫致富蓝图绘制开始。</h3> <h3> 聂局指出,脱贫攻坚,不仅仅是干多干少,更重要的是政治站位问题。站位正确了,才能把脱贫攻坚落到实处,才能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村里需要的,我们要联合多方力量满足需求。就是把办公经费挤出来,也要为村里办好实事。</h3><h3><br /></h3> <h3> 这位执掌三门峡市教育发展的掌舵人,他站位高远,领航教育发展;这位运筹脱贫攻坚的领路者,他真爱满满,情深意坚。在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前进大道上,他的每一次指向,都为结对帮扶村的发展,凝心聚力,谱就新的交响乐章。</h3> <h3> 2016年4月,市教育局资助的孙家岭电商工作站,建成投入使用。</h3> <h3> 2016年5月,苹果提质增效项目推进落实。资助反光膜、安装灭虫灯、发放黑地膜、提供农药、果树培训。</h3><h3><br /></h3> <h3><br /></h3><h3> 2016年6月,市教育局捐赠22件体育器材安装到位。</h3><h3><br /></h3> <h3> 2016年8月,市教育局投入资金10万元,硬化村口至村部大院路段。孙家岭第一条水泥硬化路面完工。</h3> <h3> 2016年10月,市教育局资助,新建7间南房。</h3><h3><br /></h3> <h3><br /></h3><h3> 2016年11月,市教育局资助,帮扶户自来水暖心工程安装到位。</h3><h3><br /></h3> <h3> 2017年5月,投资70万元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完成</h3> <h3> 2017年6月,"公司+农户"养羊工程项目落地,喜羊羊、致富羊入户。<br /></h3><h3><br /></h3> <h3> 2017年8月,村卫生室建设胜利竣工,世代无医困境一去不返。<br /></h3><h3><br /></h3> <h3><br /></h3><h3>2017年9月,农网改造项目一次性验收通过。</h3> <h3> 2017年10月,金融扶贫入户签约,完成户贷社用25户,总计500万元。<br /></h3><h3><br /></h3> <h3> 2017年12月,孙家岭进村道路改建工程竣工。</h3><h3><br /></h3> <h3> 2017年12月,道路改建工程之安防设施(第一标段)投入使用。<br /></h3><h3><br /></h3> <h3>2017年11月1日,舞台建设动工,2018年1月落成庆典。<br></h3> <h3> 2016年4月,三门峡市教育局与灵宝市五亩乡孙家岭村结对帮扶开始。局党委书记、局长聂红超提出,结对帮扶,不仅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帮扶,我们还要用心做好精准关怀。一年多来,在产业帮扶上,我们向农户承诺,凡有产业发展意愿的,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物质支援,帮扶干部努力满足。在精准关怀上,我们针对各户特点,送上有温度的关心,体现有温馨的祝福。</h3><h3> 下面每一个镜头,仅展示帮扶干部所做的个例工作。远不能表述他们工作的全部,就算是星星点灯,照亮前程吧!</h3> <h3> 聂红超,三门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2016年10月17日,国际扶贫日。聂局长为贫困户送去轮椅及床上用品。</h3><h3> </h3> <h3> 不仅扶贫,还要扶智,更要扶志。2017年春节,市教育局在集中帮扶、统一慰问基础上,又为每个帮扶户,送上四幅对联,致力于用红色对联占领舆论阵地,志存高远,赢在明天。</h3><h3><br /></h3> <h3>中午吃什么?</h3> <h3>窑洞安全不?</h3> <h3><br /></h3><h3> 金锐局长说,2017年底,我就要退休了,我要在退休之前,完成我的帮扶任务。2016年4月,金局第一次入户,当得知户主孩子6月毕业,且所学体育专业时,金局说,孩子的工作我来落实。为帮助农户主业、副业同步走,金局为农户送去70只鸡苗,送去全套养鸡设备。</h3> <h3> 杨伟建局长的帮扶户,有一个11岁的女孩,先心病。2017年5月,父母带着孩子到省人民医院治疗。期间,杨局长多次打电话问候进展。孩子返回第二天,杨局长就送上1000元慰问金及滋补礼品。杨局长说,有困难,有我在。<br /></h3><h3><br /></h3> <h3> 许彦卿局长的帮扶户,有一个19岁的女儿,没有一技之长,外出务工,仅靠体力挣钱。许局给户主说,我把职高校长带上,学校能够培训的专业,我一项项给你介绍,你选择,我培训。学成之后,我给你安排工作。<br /></h3><h3><br /></h3> <h3> 段晋中局长的帮扶户,小孙女在灵宝上幼儿园,费用多,家庭负担重。段局长通过努力,减免学费5200元。2017年9月,小孙女要上小学了,如果回到乡里上学,家长就要回家接送孩子,自然会失去在外务工机会。段局长多方努力,完成家长心愿,孩子在城里就近入学,家长也能够继续务工,增加收入。<br /></h3> <h3> 刘云仙书记的帮扶户,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只剩下一个70多岁的老人,如何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就成了刘书记的"精准"任务之一。冬天来了,送上棉衣,那是必须的。看到老人行动不便,经常拄着木棍。刘书记精挑细选,给老人送上龙头拐杖。帮扶户的孙子,在灵宝上学,孩子不寄宿,不符合教育资助条件。刘书记说,这个资助我来拿。2017年,国家资助政策调整,孩子也入愿拿到了午餐补贴。</h3><h3><br /></h3> <h3> 常局长帮扶户的小孙女,2016年12月18日出生,之后就小病不断,经常住院。由于错过了医保交费期,医疗费也没有着落。常局长了解到这一情况,他问朋友,询政策,自己出钱,为孩子补办医保。</h3><h3><br /></h3> <h3> 王普进局长的帮扶户,单身一人,没有技能。王局长带着某劳务公司业务经理直接进村,他给帮扶户说,劳务公司有多种项目可选,你选一个。交流期间了解到,帮扶户不想出远门。王局长又找了多家市区务工单位,供帮扶户选择。2017年5月,王局长买了化肥,直接送到农户地里。</h3> <h3> 刘晓萍,招办主任。2016年10月17日,国际扶贫日。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帮扶干部统一进村,落实帮扶活动。而当天,招办还要召开一个大型会议。刘主任说,两者都要兼顾到。早上7点,天还没有完全透亮,刘主任已经进村。我粗算时间,应该是5点左右已从三门峡出发。</h3><h3> </h3> <h3> 张晓峰局长的帮扶户,是一位在五亩敬老院的高龄老人,2017年新识别进入。每个月,去看看老人,是张局长的常规化工作内容。11月29日,张局长给老人送去2件棉衣,鲜奶、火腿肠。他一边给老人试穿衣服,一边给老人说,上个月,应该来看您老人家的,我病了,在医院住院,今天来晚了,您见谅!<br /></h3> <h3> 我们的局级领导,怎么样,够拼的吧!<br /></h3><h3> 我们的科长呢?请跟随单例镜头,展现他们的温暖情怀</h3> <h3> 周红霞,局办主任。他经常给农户说,药,别不舍得吃。我会计划好,没吃完之前,我就送来了。</h3> <h3> 刁同昌,局党办主任。坐在床前,以最近的距离,靠近躺在床上的银隆大哥说,大哥的病,一天会比一天好,这点钱,你先用着。<br /></h3><h3><br /></h3> <h3> 张中华,局人事科长。张科长的帮扶户,2个成年人,都还没有结婚。每次入户,她都要给我说,想给太强说个媳妇,一直还没有遇到合适的。</h3><h3><br /></h3> <h3> 杨少锋,局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帮扶户,有一个10岁的女儿,正上小学。杨主任说,脱贫攻坚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教育入手,隔断贫困代际传递,我的任务很清晰,我的任务,就是要关注孩子学习。我要努力,我会做好。</h3><h3><br /></h3> <h3> 蒋振华,局计财科长。冬天来了,看着大姐床上单薄的铺盖,蒋科长走街串巷,终于找到一个手工缝制棉花被子的作坊,2床被子,几百块钱?帮扶户流泪了,说,我这辈子,都没盖过这么好的被子。</h3> <h3> 孟俊萍,局基础教育科长。帮扶户家里有一个不到3岁的留守儿童,每次进村,她都要为孩子挑选合适的礼品。还不到入托年龄,孟科长已经开始操心上学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人!</h3> <h3> 赵明将,局师训科科长。赵科长的帮扶户,2017年新识别加入。结对帮扶期间,拉拉家常,拉出了亲戚关系。看看动作,就知道什么是亲上加亲了。<br /></h3><h3><br /></h3> <h3> 严喜庆,局督导室主任;王有军,局职成教研室副主任。他们搜集家里所有能用的东西,新棉衣、电磁灶、豆浆机恨不得把整个家搬给贫困户。</h3> <h3> 杨宗智,局工会副主席。杨主席的帮扶户,2017年新识别进入。看看买的这些药,绝对不是新朋友,一定应是老相识。</h3> <h3> 赵晶,局基础教研室主任。帮扶户,年轻、肯吃苦,有苹果树,但效益不好。赵主任从网上精选了27本果树栽培、畜牧养殖类书籍,送给帮扶户。赵主任说,考虑到农户学习力不高,也担心帮扶户学不下去,我先学,再与建增一块学,这次学习,下次提问;电话学习,电话考试;我相信会有效果</h3> <h3> 温信军,局职成教研室主任。温主任说,每次入户,带份心情是必要的。我业务方向是职业教育,我更想在这方面多做努力。</h3> <h3> 赵来标,局仪器供应站站长。赵站长的帮扶户,孩子在外务工,收入不错,已于2016年底脱贫。赵站长说,虽然他们脱贫了,这次帮扶结对,也算是缘分,我们以后就是亲戚了,我必须常来看看。</h3> <h3>程建仓,局资助中心主任。程主任的帮扶户,有电商基础,在淘宝网注册有店铺。程主任,曾任局电教馆馆长。电商电教是一家。每次进村,他们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如何搞好电商,也成为程主任经常牵挂的工作内容之一。</h3> <h3> 马波娟,局核算中心主任。看看走路这姿势,像不像女儿回娘家!马主任的帮扶户,年老多病,这成了马主任时刻牵挂的工作内容,隔几天,打个电话;隔几天,问问驻村队员。一个电话虽小,情牵农户为大。</h3> <h3> 汪国昌,局后勤科科长。户主二等残疾,2017年新识别进入。6月初,开始结对;6月底,户主女儿参加中招考试。之后,关注录取,关注入学,关注资助。汪主席交待,孩子上学期间,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请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尽力,帮助孩子走好高中这三年。</h3> <h3> 周兆泽,基础教研室副主任。周主任总说,别看我满头白发,我的帮扶从不会拉下。</h3> <h3> 陈向荣,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h3><h3>2017年春节,她牵挂局结对帮扶村的孩子们。他带领学校班子成员,为他们带来新棉衣,为三位留守儿童各送去1000元生活资助。</h3> <h3> 回顾曾经前行的每一个环节,这个世界充满智慧,渴望进步。国家富强所带来的政策红利,正在为贫困群众传递更多温暖。越来越多的各界朋友,正在更加关注、更加助力国家这一宏观决策,那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h3><h3> 前行路上不孤单,我们,在继续⋯⋯</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