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如果出现目红眼赤、咽喉干痛、鼻腔热烘、口干口臭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上火”了。</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不管是什么器官上火,都要大量喝水(就是不上火也要多喝水!),最好加点蜂蜜,蜂蜜滋阴非常好。<br>再就是晚上泡泡脚,搓双脚各100下,点按涌泉穴,这样可以起到心肾相交,阴阳平衡的作用。<br>上火了,如果知道是那个器官上火了,有针对性的治疗,当然效果会更好!下面老师们就把他们长期临床总结的“观舌”法告诉大家:<br>舌头红,体内有火,不同的“火”在舌头上的表现也不一样。</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舌尖红:心 火</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夏主心,因此夏天心火会旺!<br>如果舌尖红,伴有烦躁、口干、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做恶梦、手足心热、盗汗小便赤热发黄、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br>心主舌,因此心火的口舌生疮以舌尖及两侧生疮最为多见,口腔内膜也会生疮。<br><br><br>解决方法:喝莲子心茶,按揉大陵穴降心火。</font></h3> <h3>舌两侧红:肝 火</h3><h3>有肝火时,舌质也是红的,但主要集中在舌的两侧,此外还有:性急易怒、失眠、头晕目眩、面红眼赤、口苦口干、耳聋耳鸣、舌苔黄薄、胸胁痛、大便干结、乳头痛痒、月经提前量大。</h3> <h1><font color="#ed2308">解决方法:</font>喝菊花茶,按揉太冲穴降肝火。</h1> <h1><font color="#ed2308">舌前半部分红:肺 火</font></h1><div>肺火表现为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黄而黏、睡眠不好、舌头前半部分红;</div><div><br></div><div>容易伤风,一伤风就会出现高热、咳嗽、痰黄稠而粘等症状。</div><div><br></div><h3>清肺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生吃几个白萝卜;吃梨也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很多的肺热病人大便都不通畅。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所以既要清肺热,还要通腹气;这时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h3> <h1><font color="#ed2308">解决方法</font>:喝金银花茶,按揉大鱼际穴降肺火。</h1> <h1><font color="#ed2308">整个舌头红:胃 火</font></h1><h1>胃火重表现为:烦热胃痛、口渴口臭、牙痛、牙龈肿烂、牙宣出血等、想喝凉水、容易饿、整个舌头比较红,(有时舌红苔黄,黄色把红色覆盖了)就是胃火的表现。《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口臭。”</h1> <h1><font color="#ed2308">解决方法</font>:喝苦丁茶,按揉内庭穴降胃火。</h1> <h1><font color="#ed2308">舌红少苔:肾 火</font></h1><h3>其实,中医没有“肾火”的概念,但肾也会出现热象。如果舌红少苔,腰酸膝软、发脱齿摇、口干、耳鸣,有时睡眠不好等,可能是肾阴不足。如果在这个基础之上热扰心神,出现心烦、盗汗、手脚心热,多是阴虚火旺的表现。严重者舌头更红,没有苔或少苔,可能是一层薄薄的黄苔,表明有热出来了。</h3> <h1><font color="#ed2308">解决方法</font>:喝蜂蜜菊花茶,按揉照海穴降肾火。</h1> <h1><font color="#39b54a">如果您有颈肩腰腿疼或者疑难杂症希望得到中医治疗,中医埋线疗法是您的最佳选择!<br> 埋线疗法是一种通过经络穴位 发挥全身或局部调理作用的新型调理 方式。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调理和保健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材料,通过医学高分子聚合线体对穴位产生长效刺激作用,实现长时间的经络调节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创新方式。埋线疗法不需要手术、无切口、无痛苦、瞬间完成,十分方便。<br> <br>穴位埋线疗法为什么能产生经络治疗效果呢?<br> 如果把疾病比作经络“交通拥堵”的状态,那么穴位上的高分子聚合线体就像是交通警察,24小时在经络穴位上不断指挥疏导“交通”,从而更有效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脏腑、达到消除病痛的目的。<br> 穴位埋线疗法与传统的针灸和推拿点穴疗法相比,穴位埋线疗法仅需每周1次治疗。不仅大大曾强了临床疗效,而且减少了您往返医院的治疗次数。是适合现代人群的健康调理和疾病治疗的良好方式。<br>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范围<br>♥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疼痛。<br>♥慢性胃炎、溃疡、便秘腹泻等。<br>♥哮喘、慢性气管炎、鼻炎呼吸系统<br>♥失眠、头晕、偏头痛和中风后遗症<br>♥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br>♥其他顽固性疾病和疑难杂症</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