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经典,向大师致敬!(原创作品)

在水一方

<h1><b>  在我开始学习水彩绘画时,我的启蒙老师罗国贤先生送给我一本王肇民的著作《画语拾零》。从那时起,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被美术界赞誉为百年一峰,当今中国水彩第一人"王肇民"便在脑海深处扎根了。这几年的绘画学习中,有幸遇到的几位导师都是王肇民先生的高足,在他们的言谈里,聆听到的都是对先生滔滔不绝的美誉。</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至此,我已不满足在网上看到的先生的作品,几经周折在旧书店里淘到一本《王肇民水彩画作品集》。当我翻开尘封了几十年的画册,看到先生的作品仍然熠熠生辉,散发着如同魔力般的迷人色彩。我被作品超凡的淡雅和出奇的浓艳深深吸引了,一口气临摹了一组先生的佳作。</b></h1> <h1><b>  研读经典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不仅学习了先生的绘画技巧和风格,而且还可以领略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磊落坦荡的胸怀。《荷花玉兰》一画,一见倾心,二见倾情。沉稳的构图,纯净的色彩,绰约的风姿,犹如窈窕淑女。《荔枝》一画,不规则的大小三角几何形,红、绿、白、黑几个大色块的强烈对比,荔枝在方形中显得安定而质朴,渗透着画家强烈的个性与感情。</b></h1> <b>  </b><h1><b>经常出现在展讯及画册封面上的《礼品》,原来有一段感人的故事。1982年,先生在镇江被一辆汽车撞倒,腿部受伤,头部撞了一个大口子,当场就晕过去了。先生醒来后,第一句话便安慰肇事司机:"你不要怕,我不会为难你的,我也不会死!"司机十分感动,赶紧送他到医院治疗,又在十多天后特意买了一筐苹果前来探望。重伤初愈的先生歪躺在床上,照着苹果一气呵成地画了一幅作品。</b></h1> <h1><b>  研读经典的过程,是与一颗高贵灵魂邂逅的际遇。有人曾说,先生的一生是一场"在沉寂中灿烂"、"以韧性赢得艺术"的远行。他不跟风,不趋时,在艺术探索之路上独辟蹊径;他"慎思明辨",敢于"学人之所不敢学,想人之所不敢想,言人之所不敢言,行人之所不敢行,而又不失其正";</b></h1> <h1><b>他信奉"尺幅片纸有尊严",对于创作始终保持纯粹的初心;他自甘淡泊,兢兢业业,对人以宽,对事以真;他学养深厚,在素描、水彩画、画论及古体诗词等领域成就斐然……</b></h1> <h1><b>  研读经典的过程,也是一个荡涤灵魂,净化心灵的过程。先生曾说:"偶然画得好靠灵感,一生画得好靠学问。""没有学问就没有看头,画出来的画就没有格调,成不了大器。"先生常说:"学画画先学做人,人品就是画品。""艺术品,真实则美,有力则美。所以作画,首先是要真实有力。其他皆在其次。"</b></h1> <h1><b>在先生写下的这首《自笑》中:"自笑当官无媚骨,不衫不履亦悠哉。春回南岭观梅去,夜入西江泛月来。死莫须留驼马冢,生何尝羡栋梁材。文章千古事谁识,白眼相看未可哀。"我们读到的是一代巨匠"赤子之心和饱经风霜"高度统一的人生信念,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孤傲的灵魂"(尹吉男语),还有一座供人审视今天的艺术创作、反思艺术家人格与尊严的可资参照的坐标。</b></h1> <h1><b>  由于自己画艺不精,临摹先生佳作的这组习作,存有很多不足。但我自认是用心之作。我用虔诚的画笔,表达了我对我国当代当之无愧的水彩画大家王肇民先生的敬仰!</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