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穿越:河防口长城—夹扁楼—鲤鱼背—神堂峪官地村

吃草大軍

<h3>史料记载,明清时河防口已是军事重镇,常年重兵把守。&quot;夹扁楼&quot;则是长城建筑史上的精品,据考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门时期所建。</h3> <h3>一早5:45从天津的集合地点出发,不到10点来到北京怀柔怀北区河防口村(也叫九谷口村)</h3> <h3>领队把我们一行33人分为3个小队,每个小队有一个资深驴友带领,大家调通了手台,开始出发。</h3> <h3>沿着铁丝网护栏一直走,看见许多上山的小道被封闭,健队一人前去探路,大家在路边等候。</h3> <h3>10点开始,我们从这里沿小路上山</h3> <h3>没有想到,这条有些自虐的路线里女汉子不少</h3> <h3>途中两个队友打酱油半路离队,去喝小酒,暂且不表。</h3> <h3>在半山腰可以看见下面的怀北国际滑雪场</h3> <h3>河防村有国道111穿过</h3> <h3>小路坡度不小,半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登上了长城</h3> <h3>我们先要经过一段修缮过的长城,到著名的夹扁楼,翻过传说中的鲤鱼背,沿着山顶的野长城经过东高楼,断崖,到神堂峪敌楼,最后到官地村,全程7.6公里。</h3><h3><br /></h3> <h3>这是我们今天要行进的轨迹</h3> <h3>第一目标:夹扁楼,出发!</h3> <h3>一路上,可以遇见长城的断壁残垣,不知在这里经历了多少个日月轮回!见证了多少的历史英雄故事。</h3> <h3>新修的河防口长城一路平坦,大家不久就能看到远处的夹扁楼</h3> <h3>夹扁楼上的4个避雷针让人感到不舒服</h3> <h3>夹扁楼,其关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建扩建于明隆庆三年(比八达岭长城隆庆五年还早两年)。据史料记载,明清时这里已是军事重镇,常年重兵把守。烽火台&quot;夹扁楼&quot;更是长城建筑史上的精品,据考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门时期所建,主要是为了防御蒙古来犯。由于在山顶上受地形所限,夹扁楼建成狭窄的长方形,长边开三个箭窗,短边为两个,这样的形状构造在长城建筑中独一无二。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唯一的扁型"敌楼"景观。&quot;</h3> <h3>一路上,全队唯一的一张合影照片</h3> <h3>木制栈道与古长城有点不搭。</h3> <h3>下一个目标:鲤鱼背</h3> <h3>在攀登鲤鱼背之前,领队让大家休息小腐败一下,埋锅造饭!</h3> <h3>驴友蓝天带的炉灶,准备煮开水泡面</h3> <h3>这碗泡面独有味道!</h3> <h3>抵达鲤鱼背,领队设置保护绳,让队友安全通过</h3> <h3>过了夹扁楼前面就是单面墙越来越不好走,经过一段上升就来到鲤鱼背,鲤鱼背是一段大概有400多米的断断续续的裸露的较光滑的岩石,傍边的是山崖,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去。有些人可能需要绳索才能完成攀登。过了鲤鱼背就到了本次路线的最高点</h3> <h3>开始攀登鲤鱼背-鱼尾段</h3> <h3>领队:王健</h3> <h3>驴友身后背着垃圾袋,我们户外活动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风景!</h3> <h3>登上鲤鱼背最高峰,一览众山小</h3> <h3>领队系好安全绳,让大家依次攀下鱼头</h3> <h3>队友相互帮助,在领队的指导下,安全通过一处又一处的险境</h3> <h3>越过前面的高峰就是东海楼,长城断点,最后来到神堂峪敌楼,之后的路就不危险了</h3> <h3>我们的目的地:神堂峪,还在远处</h3> <h3>夕阳余晖,好美!</h3> <h3>夕阳下,留个纪念</h3> <h3>我们的摄影师</h3> <h3>太阳下山了,天突然暗了下来,我们加快了脚步</h3> <h3>月亮升起,我们要夜行下山了。</h3> <h3>夜爬有一定危险性,必需带头灯。一路下降,小路上有先前的驴友留下的标记和保护绳,我们小心翼翼地下去,驴友之间的距离拉开了,好在驴友之间有手台一直前后联络通话。</h3> <h3>满地的带刺儿栗子皮,一不小心摔倒了,手上就扎满小刺儿,好痛!地上厚厚的树叶不敢轻易下脚,深怕崴脚。</h3> <h3>看见远处的灯火,希望就在眼前!加油!19点终于到了官地村,找到了我们的中巴车。</h3> <h3>一路高速,21:30回到武清开发区,美丽的大天津,我们回来了。今天的鲤鱼背之行完美收官,感谢联合户外,感谢队友的帮助和陪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