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 庐山· 长江三峡

大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 阿生 & 大侠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合影拍摄 善成 </p> <p class="ql-block">  古徽州→庐山→ 长江三峡,这是跟随文白映像公社徒步长江三峡群刚刚走过的路线。2017年11月15日早上4:20从沈阳市府广场乘旅游大巴出发,11月26日23:50回到沈阳。12天的时间兴奋,充实,愉快,记忆中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p> <h3>儒村:位于休宁县蓝田镇北部,依山傍水,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夹溪河自北往南穿村而过,竹海青翠,茶园连绵,盛产茶叶、香榧、贡菊等。这个季节正是贡菊采收季,随处可见盛开的菊花,忙碌的花农,卖菊的小摊……</h3> <h3>  塔川:隶属于宏村镇,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粉墙黛瓦掩映其中,美不胜收。</h3> <h3>  棠樾牌坊群: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h3> <h3>  途中一个美丽的小村。</h3> <h3>  龙川: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东,典型的徽派村落,村中聚居胡氏家族,历代人杰辈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抗倭将领胡宗宪都出自龙川,胡锦涛的祖籍地也是龙川。</h3> <h3>  阳产土楼群:坐落于安徽省歙县深渡镇,位于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多种农作物生长,子孙延续。流年之中,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那些最高处的土楼有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黄土建成的房子,房前屋后的地里种的萝卜,青菜,辣椒,丝瓜……绿盈盈的,纯朴原始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踏实。</h3> <h3>  长溪村:位于婺源县赋春镇,我们从这里开始徒步去往石城。</h3> <h3>  <b>石城:</b>位于江西婺源县古坦乡,山上分布有两个村庄,程村与戴村。登山远望在小山古树环抱中的小村,十分美丽。</h3> <h3>  徒步穿越长溪到石城,这是一条山间小路,11公里长,上坡5公里,下坡2公里,高低起伏,大部分路段只有半米左右宽,泥泞湿滑,这是曾经的茶马古道。</h3> <h3>途中这样养眼的小村真不少。</h3> <h3>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政治名山。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三次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会议。</h3> <h3>  鹤舍古村:属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管辖。始建于东汉末年,成村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清代中叶,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全村为袁姓一支聚族而居,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的历史古村。</h3> <h3>  荆州古城: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古称“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h3> <h3>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200千米左右。</h3> <h3>在游船上看到的巫山县城。</h3> <h3>  徒步穿越长江三峡。第一天从建平村开始,在当地向导经带领下,经过鹰嘴石,乌峡画廊,到青石村,约10公里。在山间小路穿行和平日里走平坦的路面不是一个概念,第一次体验没有登山杖无法行走的意境,一路艰辛,兴奋。 第二天从军营村出发,一路全是非常陡的坡,爬升高度将近700米。回头看,瞿陵峡越来越完整的展现在眼前。日落前赶到大溪乡平曹村书记农家院,在这里居高临下,欣赏夕阳下的江面。第三天由平曹村到草溪口码头,全程行走16公里多,终于到达白帝镇,身上流着汗,脸上带着笑,心里是满满的兴奋和自豪。<br></h3> <h3>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在这里还会遇到机灵的小猴子。</h3> <h3>  文白领队扛着这面大旗,拿着GPS定位,带领我们徒步穿越茶马古道,穿越三峡最美路段,上面有我们每个人的签名,记录了这段难忘的经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