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前,我曾高考落榜……

傅显渝

<p class="ql-block">  四十七年前,即1977年的12月9日,我曾参加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之后的首次考试,其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p><p class="ql-block"> 1977年10月21号,我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将全国高考的时间定在当年的12月初,也就是说留给广大考生的复习时间仅有短短的一个多月!</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已在重庆第八建筑公司机关坐了四年的办公室(先后在公司团委、宣传科任青年干事、宣传干事)。按说我已丢下了砖刀当上了机关干部,而一同回城的知青此时大多还在四处流动的基层施工队,手拿砖刀每天日晒雨淋地砌着砖墙,自己应该滿足了。但我并不知足,因为我儿时心中就有一个梦想一一我要当一名画家!因此此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考上四川美院,今后成为一名专业的美术工作者。但我仅有初中一年的学历(因是半工半读的民办中学,实际只读了半年初中),丢下课本己有十一年之久,要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不仅要重新复习文化课,还要练习素描、色彩等绘画技法,想要考上大学这不是痴人做梦么?!但为了实现进美院、当画家的理想,我下定了决心一一为了圆心中的画家梦,我必须作一次拚搏,马上复习文化功课、强化绘画训练,迎接高考!</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找来“文革”前的初中各科课本及一个高尔基石膏头像,对文化课及绘画开始了昏天黑地、废寝忘食的恶补!每天除了上班、吃饭、睡觉之外,手中不是拿着课本就是握着画笔,心中背诵的全是公式、名词、术语……,搞得我头昏眼花、面青眼黑,而且睡眠时间也从以前的每天七、八小时减少到五、六小时,……短短一个多月,我的体重竟下降了近二十斤,人已瘦得不成人形!</p> <h5><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高考前我的登记照,一个多月体重竟下降了近二十斤!</span></h5><p class="ql-block"> 当时我报考的是文科,要考语文、数学、政治、史地四科。由于我读书时语文、史地成绩就比较好好,加之平时爱看书学习,又从事政工工作,所以对语文、史地、政治三科的复习也感到比较轻松,无非就是死记硬背而己。最头疼的是数学,十一年前学过的初一课本知识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现在要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重头学起,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知难而上,硬是从初一的数学课本一点一点地啃到了初三!同时,我还有生第一次面对石膏头像画起了素描,面对静物画起了色彩,但由于无人指导,一切均按书本上的要求照本宣科。也由于时间太少,直到高考之前,我也仅仅画了两、三张素描及一张色彩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5><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4.3.12一一重返下乡当知青的生产队时画的速写</span></h5><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报考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安排在文化考试之前 ,报名时间好像是在77年的11月底。报考四川美院那天,我带上报考所需的一幅作品,有生第一次走进了这座向往多年的心中殿堂,虽说它离我家仅仅相隔十来里。进入校园顿时吓了我一跳,只见到处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如同赶集一般,校院内聚满了身背画夹或手拿画稿的年轻人,个个脸上都充满了激动和兴奋。由于附近旅馆早已爆满,不少外地的考生竟然还背着被盖、草席!一打听才晓得,原来全国各地竟有近万人前来报考此校,而该校当年仅招几十人!真是名符其实的百里挑一!见此吓人的场面,我明白自己是没有什么戏了,但为了心中的画家梦,也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我还是决定报名,至少也要尝一尝坐在考场上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四川美院不可能设立上万人的考场,所以报名者必须先排着上百米的长队,将作品交给一老师当场审查,通过后才能领到《准考证》,几天后再凭此证进入绘画专业的考场。仅这一关就淘汰了十之八、九,据说最后只有不到一千人拿到了《准考证》。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后,当我把本人自我感觉良好的一幅精心创作的画稿交给那位握有“生杀大权”的老师时,只见他仅在画上瞟了两、三秒钟就将画稿甩了出来,这意味着我没通过,连《准考证》也拿不到。我马上涨红了脸、低声下气地恳求他给我一次进考场的机会,谁知他竟很不耐烦地对我说了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话:“这儿是美术高等学府,又不是幼儿绘画培训班!”言下之意你的水平实在太低,根本不配来这儿!听了此话,仿佛一盆凉水从头淋下来,使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难道我的绘画水平真就这般低么?!万万想不到我多年的努力和追求换来的竟是如此的评价和结果,我的画家梦今后还能实现么?!……于是,我眼中含着热泪,心中充满酸楚,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既给我带来希望,又给我带来心酸的美术殿堂……。</p><p class="ql-block"> </p>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5.4.25一一当知青带队干部时在四川省古蔺县画的速写</span></h5><p class="ql-block"> 好笑的是,我单位另一位与我一同去四川美院看热闹的绘画爱好者秦远东,绘画的水平还不如我,手头也没有准备报名用的画稿,临时心血来潮借了我的同一幅画稿去报名,竟然拿到了《准考证》,几天后还进了考场!</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才得知,当年考取四川美院的考生中,不少人当时的绘画水平就相当高,数年后大多成为我国画坛的名家,如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等。以我当时的水平,即便进了考场也肯定没戏,那位老师的话虽说有些损人,但也确实是大实话。所以,我不仅不责怪那位老师,反而将他的话作为我激励自己不断努力的一种动力!</p><p class="ql-block"> 虽说报考美院连《准考证》也没拿到,但我退而求之又报考了西南师范学院(即现在的西南大学)的美术系,但也必须先要进行统一的文化考试。</p>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本人当年的《准考证》</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77年12月9、10两天,我怀着激动、兴奋及不安的心情,与全国数百万怀着梦想的青年一起参加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因为这不仅是一次决定我命运的考试,也是对我拚搏一、两个月后成果的检</span>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所参加的考场设在80中,即现在的杨家坪中学。至今我仍</span>清晰地<span style="color:rgb(1, 1, 1);">记得高考首日清晨大雾</span>弥漫<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天气十分寒冷,但考生们毫不在乎,个个滿怀着兴奋、激动和紧张进入了考场,接受这一场改变命运的决战。考完语文、政治、史地后,我都自我感觉良好,感到试题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但考数学时就大不一样了,第一道试题也是最简单的一道题有8分,我只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了,因此开考仅十分钟我就第一个提前离开了考场。后来听别的考生讲,那道题是初三程度的,而我的学历仅初一,当时我初三的数学课本还没啃完哩!考完后我自己估计各科分数为:语文70几分、政治80几分、史地90分、数学0分,总分在250分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第二年1月,我又在市文化宫参加了西师美术系的美术加试,上午考素描,下午考创作。创作的题目是“攻关”,我采用的是工笔画单线平涂的手法,画的是一位边吃饭边蹲在地上设计图纸的工人。由于我平时经常凭想象绘画,又有一定的造型能力,所以画得十分顺手,自我感觉还不错。</span></p>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5、1976年一一我当知青带队干部时在兴文县画的素描</span></h5><p class="ql-block">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77年高考全国报名的考生约八、九百万,实际进入考场的为570万,但当年招生名额仅20余万,录取比例为20几比1!如此低的录取率,加上我的数学又是零分,因此考后我对自己并不抱什么希望,仅当自己过了一把高考瘾。</p><p class="ql-block"> 就在自己心灰意冷之际,万万想不到的是我竟上了高考分数线!此事又让我从绝望中突然看到了希望,让我兴奋得彻夜难眠,感到自己的画家梦就快要实现了!虽说不能上四川美院,但能到西南师范学院读美术系也算不错了。同事们也认为我读大学已是十拿九稳,纷纷提前向我祝贺,我单位竟把全公司上了分数线的八个考生(其中后来有四人落榜)的名单用红榜张贴在公司大门口,引来马路上不少行人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但当年高考上分数线的人数与录取人数为二比一,因此即便上线后还要过体检、政审两关。我自己认为过这两关应不成问题:其一,我当时坚持长跑已数年,身体十分健康,除了近视无其他疾病;其二,虽说父辈有所谓的“历史问题”,但一年前我刚入了党,又在公司政工部门工作,说明我在“政治上也是可靠”的,因此政治审查也是可以过关的。</p><p class="ql-block"> 但想不到体检时出现了意外。胸部透视之后,医生又将我一人留下来重新透视了一遍,然后又见他在我的体检表上写上了什么字句。当时我就感到有些不妙和疑惑:难道长期坚持长跑的我身体还会有什么毛病吗?!……</p><p class="ql-block"> </p>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9.4一一在川维厂工地画的色彩写生</span></h5><p class="ql-block"> 为了搞清其中的原因,体检以后我马上找到我母亲单位(某职工医院)的熟人,单独重新做了一次胸透。做完后医生对我说,你的肺部完全正常,就是心脏看上去比一般人肥大。“心脏肥大”?我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说此词,这是怎么回事?我马上去书店查阅了有关医学书籍才明白,心脏肥大分为两种,即“病理性肥大”与“生理性肥大”,前者即病态,后者则常发生在运动员身上,因长期从事激烈运动增强了心脏功能,心脏也就变大了。而当时我坚持长跑己数年,每天长跑5000米用时不到20分钟(最快时仅用十七、八分钟),安静时脉搏每分钟不到50次,心脏功能如此强,能不肥大吗?看来,一定是体检时医生将我的心脏误认为是“病理性肥大”了。如果因这而体检不过关,对我来说真是天大的冤枉呀!为了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我给市里的高考办写了一封数千字的情况说明,希望让我再重新作一次体检。但此信如同石沉大海,我没收到任何回音。于是我明白,这次高考我是凶多吉少了。</p><p class="ql-block"> </p> <h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5至1979年一一我画的速写、素描</span></h5><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一直等到全国各大学都己开学,我也没有盼来录取通知书,一时心情无比低落。事后自己分析,我的高考落榜不外乎三个原因:其一,体捡时医生误将我的心脏肥大当成病态;其二,文化考试成绩偏低或偏科严重(数学得零分);其三,因父辈的所谓历史问题“政审不过关”(父亲解放前当教师时曾集体加入过国民党,伯父作为重庆解放前夕“11.27”渣滓洞大屠杀的地下党员、脱险志士,五十年代就被打成“叛党分子”,但他们两人后来均落实政策享受了离休干部待遇)。以上三条原因,究竟是那方面出了问题,至今我也没搞明白。</p><p class="ql-block"> 首次参加高考就落榜,如同当头被泼了一盆凉水,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精神打击,使我对自己将来能否实现画家梦产生了动摇、绝望。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我通过努力还可以来年再考,但如果是因“心脏肥大”而落榜,这无疑等于剥夺了我终生读大学的权利,因为我无法将自己的心脏再由大变小呀!再说,这“家庭出身”及父辈的所谓“历史问题”我又能选择么?!</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我因这莫名其妙的所谓“心脏肥大”再也没有报名参加过一次高考,甚至连自考、电大、职大、函大也因种种原因(当年这些业余大学均没开设美术专业)而放弃。重庆职工美专(此校半脱产上学,后并入重庆社大、重庆工商大学)创办后我曾准备报考,但单位担心影响工作死活不开介绍信而无法报名,后来我又提出“停薪留职”也被单位以“没有先例”而拒绝。所以至今我仍是初中一年级的学历,也从未进行过任何绘画培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我曾写过的十几万字的小说手稿</span></p> <p class="ql-block">  绘画之路走不通了,但我又不甘心碌碌无为地坐一辈子办公室,于是又做起了“文学梦”,曾先后写了十几万字的短、中篇小说,但因投稿多次无一中稿而死心。此后我还曾企图自学外语,无奈基础太差而放弃。</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心灵上的痛苦、徘迥和思考,我终于下定了决心——通过自学来圆自已的画家梦! 于是,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艰辛、坎坷的自学绘画之路。从此,我不分严冬酷暑,每晚做完家务、安顿好小孩之后,就在灯下开始了绘画创作,直到十一、二点才入睡……这其中所付出的代价、汗水和心血,只有自己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从1979年开始,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连环画创作,在多次遭遇退稿之后仍坚持不懈,1980年10月终于在《四川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拙作一一连环画《泥土与心脏》。此稿虽说极短仅8幅,但也收到20元稿费,相当于我当时半个月的工资,让我兴奋了好几天!从此我信心大增,此后我又在全国各地的出版社、报刊陆续出版、发表了不少连环画作品。</p> <h5><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92年2月获得的重庆市职工自学成才一等奖获奖证书 </span></h5><p class="ql-block"> 1992年2月我还获得了“重庆市职工自学成才一等奖”(当年获得一等奖的全市仅两人),当时的副市长肖祖修在颁奖大会上向我颁发了获奖证书。后来我还凭此证书依据市里的文件规定,在单位上被破格评上了中级职称(政工师)。本人虽说仅有初一学历,至今没有大专文凭,但在我的心目中,这自学成才奖的获奖证书比任何大专文凭都更加珍贵,因为他不仅是对我多年来坚持自学的肯定,而且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一一通过自学也是可以干出一番成绩的!</p><p class="ql-block"> 1995年11月,我因手头的连环画约稿太多仅靠业余时间根本无法完成,又主动下岗离职当了以绘画稿酬为生的“专业画家”。四十多年来,我先后发表、出版了连环画、漫画、插图、绘本共两万多幅,其作品获奖200多次,并先后三次入选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大展,2019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我虽说仅有初一学历,但依靠自学也终于圆了自己的画家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参加高考四十年之后,我因看一画展又来到了四川美院。2017.12.6一一摄于大学城四川美院新校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