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万灵古镇原名路孔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城东,距荣昌城区12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西南面临濑溪河,东北靠丘陵山峦,街市依山而建,素有"小山城"的美誉。</h3><h3>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2014年12月,重庆市荣昌区万灵古镇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h3><h3>南宋时期,由于此地通漕运兼出产宫庭贡品蜂蜜,万灵成为了水码头与物资集散地,官府的钱粮兵器都需要从这里经过,便修了一些供南来北往的客商住宿的客栈,以及堆放货物的码头商铺。</h3><h3>宋、明时期,在这里建成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货物的店铺,叫水码头。</h3><h3>清代,路孔属于峰高里,有集市名路孔场。康熙、乾隆年间,也有些外省移民来到了万灵。这些外省移民,为了方便同乡间的交流,集资修建了会馆,并修筑了供奉大禹的"禹王宫"。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当地绅士及乡民,为了防御川东白莲教起义的战火,就在当时水码头的基础上扩建了大荣寨。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了防堵云南李永和、蓝大顺的抗清农民起义军,当地土绅又捐钱、捐粮对大荣寨进行了补修,同年,起义军张国福部曾围攻大荣寨。历经200多年,大荣寨的旧貌已经改观,但城墙上几百年的榕树和几处尚存的彩绘图案依旧残存。</h3><h3>民国元年(1912),设路孔乡,沿袭到解放后。</h3><h3>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内二警部队败兵试图进寨受阻。</h3><h3> 1958年,此地先后置为高店、路孔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为路孔乡。1993年,改设为路孔镇。</h3><h3>2002年,先后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h3><h3>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最具魅力小城镇"。</h3><h3>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3月,被评为首批"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0年12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h3><h3> 2012年,万灵镇投入资金25万元修复了恒升门和太平门两道古城门;同时投入资金500万元实施了古镇"一街五景"建设工程,对新街1万余平方米建筑进行整治,统一了风貌;对明清老街70余户1.3万平方米的传统民居进行了维修重建,包括赵氏宗祠门厅和尔雅书院等古建筑。10月,被评为重庆十大最美古镇。</h3><h3>2013年,通过翻查历史资料发现"路孔"的称呼仅有200余年历史,而"万灵"的称呼远在路孔之前,有45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万灵寺名称可以追溯到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曾与大足石刻、乐山大佛齐名。9月24日,为更好地还原古镇历史,经过反复论证,在全镇98%的居民支持下,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路孔"正式更名为"万灵"。</h3><h3> 2014年,万灵古镇申报湖广会馆、三圣宫为市级文保单位,申报"年猪祭祀"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3> <h3>20171202一大早我们就到达了位于荣昌近郊的万灵古镇,万灵古镇的核心其实就是大荣寨,据说大荣寨是建于宋,明代,一条濑溪河围绕着大荣寨,经过几百年风吹雨打城墙和城门仍然屹立不倒,几百岁的榕树还在,拾级而上的的街道,木质结构的房屋依然保护完好。寨内还有著名的赵家祠堂。在濑溪河上还有建于明朝的大荣桥和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船闸,桥和船闸还在正常运行。只有万灵熙街作为影视基地是新建的。现在中国的古镇遍地都是,万灵古镇还是有其特色之处。</h3> <h3>万灵影视拍摄基地</h3> <h3>万灵影视拍摄基地</h3> <h3>万灵影视拍摄基地</h3> <h3>万灵影视拍摄基地</h3> <h3>万灵影视拍摄基地</h3> <h3>万灵影视拍摄基地</h3> <h3>万灵影视拍摄基地</h3> <h3>大荣寨</h3> <h3>大荣寨太平门</h3> <h3>大荣寨街道</h3> <h3>大荣寨街道</h3> <h3>大荣寨街道</h3> <h3>大荣寨街道</h3> <h3>大荣寨狮子门</h3> <h3>大荣寨烟雨巷</h3> <h3>大荣寨日月门</h3> <h3>濑溪河</h3> <h3>濑溪河</h3> <h3>濑溪河</h3> <h3>濑溪河水坝</h3> <h3>大荣桥</h3> <h3>大荣桥</h3> <h3>大荣桥</h3> <h3>大荣桥</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 <h3>赵家祠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