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掀起头脑奥林匹克“风暴”

文山小学韩裕兵

<h3><p><br>头脑奥林匹克(Odyssey of the Mind,简称OM)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它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组织创造性解题的比赛。头脑奥林匹克题目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每个解题方法都是独特的。在解题时,学生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技能运用到解题实践中。他们快乐地解题和学习,并因此终身受益。</p></h3> <h3>活动方的出版物</h3> <h3><p>项目发展现状</p><p>国际: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参加。</p><p>国内:1988年上海首先开展了这一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中国地区竞赛。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市开展了活动。我国先后派出20多支参赛队参加世界决赛,截止2010年,我国参赛队获得过10次冠军、9次亚军,3次季军。</p><p>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还每年举办头脑奥林匹克夏令营,进行交流、集训、旅游等活动。</p><p><br></p></h3> <h3>潍坊市创新研究院活动通知</h3> <h3><p>文山小学校内首次比赛拉开序幕</p></h3> <h3>瞧,参赛同学和裁判老师听得多认真</h3> <h3>裁判组在研究比赛方案、标准</h3> <h3>纸绳拖重比赛开始</h3> <h3>四位女同学在精心折叠报纸,这就是她们的“工具”</h3> <h3>比赛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但要心灵,还要手巧</h3> <h3>男同学在准备</h3> <h3>环环紧扣</h3> <h3>小心翼翼</h3> <h3>慢慢发力</h3> <h3>纸飞机项目在检录</h3> <h3>飞机叠好了</h3> <h3>这是靶标</h3> <h3>跃跃欲试。校长来了,他们竟然浑然不觉</h3> <h3>想想动作要领</h3> <h3>能不能顺利穿过靶标呢?</h3> <h3>投了</h3> <h3>投了</h3> <h3>成绩确认</h3> <h3>集体项目开始了</h3> <h3>裁判统一标准的过程,就是同学们进一步吃透标准的过程</h3> <h3>抽签开始,抽签很关键啊</h3> <h3>能不能抽到心目中的题目??</h3> <h3>比赛开始。这一组抽中的题目是说说铅笔的用途</h3> <h3>2号题目青蛙跳水 <br>方法: 1. 全体围坐成圈。 2. 由主持人开始说:「一只青蛙」,第二人: 「一张嘴」,第三人:「两只眼睛」,第四人: 「四条腿」,第五人:「扑通!」第六人: 「跳下水」。3. 继续下个人开始:「两只青 蛙」,第二人:「两张嘴」,第三人:「四只 眼睛」,第四人:「八条腿」,第五人:「扑 通!扑通!」第六人:「跳下水」....</h3> <h3>3号题目:说奇数偶数</h3> <h3><p>4号题目<br>“一”字开头成语接龙<br>或者<br>“万”字开头成语接龙</p><p><br></p></h3> <h3>分发实践题目的工具</h3> <h3>第一个实践题目:一把剪子,一支笔,一把尺子,一张a4纸,做出一个最大的圆</h3> <h3>冥思苦想解决方案</h3> <h3>有点眉目了就快动手,有时间限制!</h3> <h3>校长和裁判老师对于孩子们的方案都很感兴趣</h3> <h3>五年级同学在制定解决方案</h3> <h3><p>作品出来了,圆吗?</p><p><br></p></h3> <h3>第二个实践题目:用8根木棒拼起一个菱形</h3> <h3>这到底是不是菱形?怎么木棒不是多了就是少了?</h3> <h3>多余的木棒咋办啊😄??</h3> <h3>女孩有了创意,向老师征询意见。老师不能说啊😊!!</h3> <h3>解决问题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我们要的是新颖、新奇,否则怎么能算是头脑风暴?</h3> <h3>如图。学生惊呆了</h3> <h3>想不到,想不到........</h3> <h3><p>誓言:</p><p>让我成为知识的探索者!</p><p>让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p><p>让我用我的创造力把我居住的世界变得更美好!</p><p><br></p><p>活动宗旨: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p><p><br></p><p>十条原则:团体努力、扩散思维、独立解题、人人出力、学得愉快、正面鼓励、正确引导、鼓励“差生”、从小抓 起、广交朋友。</p><p><br></p><p>三个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p><p><br></p><p><br></p><p><br></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