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窑子地瓜~寻找童年的味道

莹莹落雪

<h3>  烧窑子地瓜,这周终于有机会体验了一把。Z说,他小的时候,地瓜丰收后,就与小伙伴一起用土坷垃在地头垒起地瓜窑子,用晒干了的玉米秸作为柴火,将新刨出来的地瓜烤了吃。</h3><div> 很遗憾我没有那样美好有趣的经历,对烧窑子烤地瓜充满了期待与好奇。</div> <h3> 那种混合着烤过的泥土味道的地瓜,与电烤箱,与地瓜炉,与木炭桶炉烤出来的绝对不在同一个档次上。<br></h3><div> </div> <h3>  </h3><h3> 从地瓜窑里轻轻扒拉出来,小心剥去已经软软的外皮,那香气立即弥漫开来,咬上一口,香甜软糯,一般的烤地瓜岂能与它相媲美。</h3> <h3>烤出来的毛芋头倍儿棒。</h3> <h3>  一个风和日丽的初冬的周末,终于约好去野外烤地瓜。很快做好分工,有负责捡坷垃的,有负责找柴火的,还有一个是负责垒地瓜窑的工匠。</h3><h3> 先挖个直径一尺多宽一边留口的U形坑,为地瓜窑打地基。小伙伴说,开口的这端原则上应该是迎着风口的位置,利于下一步点火后柴火的充分燃烧,又免得被烟呛到。真是事事皆学问啊。</h3> <h3>稍大一点的土坷垃沿着挖好的土坑一个接一个地排起来作为第一层。</h3> <h3>  继续垒坷垃,这是地瓜窑的第二层。坷垃比第一层的稍微小一点,边垒边开始向中央逐步倾斜。</h3> <h3>  越向上,越考验技术了。这时候选的土坷垃,纺锤体或者锥体为最佳,这样即能稳固支撑,又容易形成弧度,方便垒窑子。</h3><h3> 地瓜窑已经初具规模了。</h3> <h3>直到最后搭成一个圆顶的窑子,地瓜窑便大功告成了。用小点的坷垃把过大的缝隙塞住,防止漏风跑火。</h3> <h3>  已经干透了的玉米秸是最好的柴火,既容易点又能保持相对高点的热量,更重要的是玉米秸遍地都是,找起来容易。从开口处将玉米秸塞进去,开始引火。</h3> <h3>越烧越旺。</h3> <h3>小小的堡垒。</h3> <h3><font color="#010101">熊熊的火苗将炉膛烧的通红,开始有坷垃逐渐变成褐色,再变成黑色。</font></h3> <h3>黑色的土坷垃越来越多,地瓜窑快烧好了。</h3> <h3>没买到更适合窑烤的黄瓤小地瓜,而是准备了紫薯与毛芋头,结果带来的是更多的惊喜。</h3> <h3>地瓜窑烧好后,就可以将地瓜挨个儿放进窑子里了。</h3> <h3>  用工具将顶端的烧红的坷垃投到窑子里,剩下的几个地瓜也从窑口投下去,等地瓜全部放进去后,用铁铲将地瓜窑拍平,所有烧热的坷垃全部覆盖在了地瓜上。铲土,将拍平的地瓜窑压实防止漏热气,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h3> <h3>压实后的地瓜窑哪里还有刚才的影子。接下来就是怀着一颗按捺不住的心焦急地等待了。所有的美味都需要用足够的时间来交换。</h3> <h3>大约十五六分钟后,地瓜就差不多捂熟了。第一块地瓜已经新鲜出炉。</h3> <h3>一个,两个……</h3> <h3>向外取地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否则断给你看。事实证明,挖地瓜的时候铁铲绝对不如小木棍或者玉米秸甚至手指头好用。</h3> <h3>炫一个~~这一会儿我们都是小孩纸。</h3> <h3>太阳暖暖的,空气香香的,地瓜甜甜的,心里美美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