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展红旗如画</p><p class="ql-block"> 一一走进中央苏区三明</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第二次入三明</p> <p class="ql-block">路口(以前称洞口)。是蒋山村,杨梅村,王坪村,芳林村,张坑村,许坑村的统称,原隶属德化县,1950年划归大田县管辖,这里传播当年红军的故事</p> <p>路口苏维埃政府旧址,朱德军长故居旧址,红四军前委机关作战指挥部。</p> <h3>屏山半领要塞是路口防范土匪入侵的工事,地势险要,朱德站在要塞感概的说,真是《一夫当关,千军莫过》。红军赖毅在回忆说,看到路口碉楼的枪眼就像是一双双眼睛,固不可摧,若不是军民支持比登天还难。</h3> <h3>当红军挺进屏山时,章国标县长就发出通知,近日朱德红军要来屏山,营长郭召知听到土匪要来屏山,造成街中无人,章新恩在自家店铺拿5袋大米送红军,带动群众欢迎红军的到来。</h3> <h3>吴山乡张坑村(桃树堂)红军先头部队旧址,驻扎期间,开展红军革命各项活动。</h3> <h3>战争年代·,是中央红四军出击闽中,挺进德化县目的地和终点,在这里开展轰轰烈烈土地革命运动,为后来红军革命武装斗争奠定坚实基础。</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蒋山蔗乾红军制枪厂,是红军作战的重要后勤保障,组织马队,由游击队过一道道封锁线,从这里不断将火药运至前线。</font></h3> <h3>红军夜校,是当时密切联系群众传播革命真理的桥梁。当年红军标语依旧清晰。</h3> <p>路口天马溪红军渡口,以前称(红军渡)。是红四军出击德化县拟渡闽江,顺流直下到赣浙皖边界开展游击战,战略转移重要计划一部份。</p> <h3>红军遭敌人围追堵截时,在路口赤卫队和群众的帮助下,减少红军伤亡,顺利回转闽西。</h3> <h3>路口三次战斗,在朱德军长亲自指挥下,突破国民党对红四军三省会剿的进攻。</h3> <h3>群众在后方积极为红军采摘青草药,治愈300多名因疟疾受伤的红军战士。</h3> <h3>红军当年留下的七生五,过山大炮弹由上海兵工厂制造(已销毁仅存图片),最重一枚14公斤</h3> <h3><font color="#010101">历史回顾</font></h3> <p class="ql-block"> 红四军出击闽中大田,德化屏山、洞口武裝斗争,和战略转移、军事思想形成,推动了1929年12月28至29日古田会议胜利召开。</p> <p class="ql-block">屏山路口(洞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通往闽西南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 1929年8月自红四军播下革命火种,这支部队游击在闽西南地区,保持20多年红旗不倒,多次屡立战功,受到军区加奖,于1949年全体编入华东军区29军87师260团,驻军蒲田、泉州沿海一线,并参加解放大田、德化、永春、漳平等闽西南解放事业。在洞口等地剿匪战斗中的烈士20多人,有姓名烈士证4人,他们的英魂就一直躺在路口这片红土地。</p> <p>章日周在侦察任务被敌人抓捕,枪杀在监狱。</p> <p>时任红军分队长战斗中牺牲</p> <p>章闲进1949年5月黄振文分队员,后转大儒村长,参加剿匪战斗中牺牲</p> <h3>学习十九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