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学习 一路收获

五六街小学

<h3>  11月29、30日,河北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与评价研讨会在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盛大开幕。来自全省的优秀教师为大家了20节精彩课例,近500名教师现场观摩。这是一场数学的盛典。一路学习、一路收获。</h3> <h3>  课堂展示第一节是沧州市新华区东对小学的杨瑞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边关系”。课中,杨老师通过让学生搭建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积极主动性、自主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并在操作中获取并理解规律“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实现了学习知识的“再创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注重合作与交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异类”现象,充分运用使其变成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矛盾破析等过程,发展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能力。</h3> <h3>  这是来自唐山市开平小学的马向葵老师在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刘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马教师不论是“以数解形”、还是“以形助数”,在难点、重点之处都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教师在课堂中相信学生,能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让数学课堂再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h3> <h3>  来自定州市安家营小学的司邺紫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认识》,她整节课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的精神状态给与会领导及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授课之前司老师与同学交流互动,用肢体语言做了跷跷板的游戏,巧妙的为这节课学生认识天平原理作了认知性的铺垫。充分的贯彻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深得石家庄市教科研室杨亚伶主任的赞赏。</h3><div>&nbsp;</div> <h3>  上午第四节优质课是来自秦皇岛市新生路小学的王丽霞老师的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王老师严谨、干练、机敏的授课风格,让大家眼前一亮。整节课学生紧随其畅游在知识的海洋。课程伊始,王老师出示了学生所生活的校园里树木一角,引入了本节课课题。更增加了学生对本节课探究的欲望。本节课通过学生多元化思考所呈现的“树”与“间隔”不同的排列方式是最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结合具体情境研究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再沟通不同情境中的内在联系,抽象出这类问题的共同本质特征总结出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透彻得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给与会老师带来了深刻启发</h3> <h3>  真正的探究,是一种不懈的生命长旅,是耗尽心力的一种不息奋斗。探究是一种深情,一种爱的穿越,探究是生命的辽阔之路,深刻之路,创造之路。</h3> <h3>  来自石家庄绿洲小学的李雪老师讲授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整节课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用测量、剪接不同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老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孩子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有个小男孩居然用了“转笔扫描”法来解决三角形内角和180°的问题,小男孩的精彩算法赢得了在场全体老师和学生的掌声。而李老师的一句“你的精彩发言值得我去等待”的评价更肯定了这种“另类”的理性精神。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李老师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知道,图形的千变万化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h3><div>&nbsp;</div> <h3>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我一直深信: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言,行,思,悟,无不从心底影响着学生。来自东风西路小学的史林博老师,用风趣机智的教学态度,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用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为大家上了一堂身边的数学课--《数对》。史老师是老师也是朋友,还是一个求知者,他创设情境大胆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思考、归纳、讲解知识,课堂中以生为主,又以老师为中心,孩子们精彩的思维碰撞更激起了对数学的探讨。一节课学生轻松、老师轻松,学习轻松,我想史老师就是让学生知道,身边有数学,数学很有用。</h3> <h3> 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的魏晓娜老师“认识钟表”(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魏老师的这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做时间的小主人”,学生在这些发人深省的句子中体验时间,建立时间观念,同时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魏老师的导引下,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行为动词,促使教学目标中核心概念的达成。</h3> <h3>  落叶是秋的问候,亦是一份特殊的礼物,更是打开“周长”之门的一把钥匙。</h3><div> 来自邯郸市邯山区滏河学校的叶华老师为大家献上了一节概念数学课。叶老师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使学生体验周长的概念,进而理解周长的概念。在探讨测量周长的方法时,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在合作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div> <h3>  来自保定市花园街小学的田菲田老师今天讲的是三年级数学面积的认识,田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全场的一致好评,田老师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图形来测量物体的面积,让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得到了充分的理解与认识,课上学生们通过多种游戏活动环节来将面积这一概念渗透。田老师的学具准备的非常到位,不得不令在场的观摩教师们为之赞叹。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田老师最后让学生阅读的数学绘本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语言精练,整节课上下来很是轻松,学生们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始终都是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的知识。</h3> <h3>&nbsp; 毫米的认识这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毫米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来自邢台市的老师在上这节课时特别注重让学生感知一毫米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摸一枚硬币的厚度来感知一毫米的长度。这节课老师讲的非常精彩,而且老师特别注重让学生来表达,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老师的课堂语言用的非常棒,对学生的鼓励与评价也很到位,这节课简直可以说是一节丰盛的午宴。学生学的轻松,教师讲的轻松,教师在课下一定下足了功夫,否则不会给我们呈现出一节这么精彩的课。</h3> <h3>  教师专业化发展,既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广阔的学术视野,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善于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些使教师要成为开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辅助者!</h3> <h3>  在11月30日下午,河北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与评价研讨会上,杨亚伶老师精准的为我们讲解了要抓准行为动词和核心概念来设定教学目标,并把备课建立在一个静态课堂与动态课堂结合的长线上。杜晓虎老师则从怎样合理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崔海江老师的《抓住本质问题 培养核心素养》的讲座十分精彩,他对数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数学学科的特征、数学学科的本质三方面的进行了详细阐述。听了三位专家老师的讲座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h3><h3>  </h3> <h3>  学习让我们成长,今后我们要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热情,把所学应用到教学中去,尝试让优秀的做法、精细的设计、名师的精神影响进而扎根于我们的课堂,幸福我们的学生!</h3>

学生

老师

数学

教师

探究

课堂

小学

这节

精彩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