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航海日记(上)

fly

<h3>11月13日 星期一 晴 </h3><h1></h1><h3></h3><h3><br></h3><h3>贝瓦儿歌唱到:<br></h3><h3></h3><h1>“I saw a ship(我看见了一艘船)” 。</h1><h3></h3><h3><br></h3><h1>我也看见了一艘船,一艘邮轮,公主号邮轮。因此,我从今天开始记日记。</h1><h3></h3><h1>日记就是记流水账,旅游日记就是记旅游的流水账。</h1><h3></h3><h1>不言而喻,航海日记当然是记海上航行的流水账。</h1><h1>流水者不腐也;记账者,不忘也;善记者,笔慧也。</h1><h3></h3><h3><br></h3><h1>我以往的旅游大多或是坐车或是开车的陆路游,日走有所见,夜停只能有所梦。</h1><h3></h3><h1>当然,飞机火车也有日行和夜行,但受条件限制,所到地也受限制。</h1><h3></h3><h1>海上行则不同:</h1><h3></h3><h1>轮船日有所行,夜亦有所行;</h1><h3></h3><h1>大洋大海有所行,荒岛峡湾亦有所行;</h1><h3></h3><h1>飞机火车汽车到不了的边边角角亦有所行;</h1><h3></h3><h1>视角视野看不到的地球天边海角天涯亦有所行。</h1><h3></h3><h3><br></h3><h1>历史上发现新大陆的伟人,首选交通工具当然唯有船,今天海上丝绸之路其它交通工具取代不了的还是只有船。</h1><h3></h3><h1>航海见得更远,见得更阔,见得更偏,见得更多,记录它的航海日记也就自然具备这四优点了。 </h1><h3></h3><h3><br></h3><h1>为了解航海,需先接地气。</h1><h3></h3><h1>从上海坐一夜飞机飞低澳大利亚墨尔本,然后再从墨尔本转机到悉尼上邮轮。</h1><h3></h3><h1>墨尔本机坪上停着澳大利亚航空的波音飞机,上面的袋鼠图标很有灵气,很有澳洲大陆的特点。</h1><h3></h3> <h1><font color="#010101">澳洲时间上午10时到达墨尔本。</font></h1><h1><font color="#010101">这个对着我大摆Pose的澳大利亚接机女郎是来接我的?</font></h1><h1><font color="#010101">你别想偏了,当然不是。</font></h1> <h1>这是墨尔本圣派翠克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哥德式建筑。</h1><h3></h3> <h1>墨尔本涂鸦街。</h1><h1><br></h1><h1>这里的涂鸦街和其它国家的不同,其特点是每天都在更换新的涂鸦,所以一进涂鸦街,就可以闻到浓浓的油漆味。</h1><h3></h3> <h1>这是18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的故居。</h1><h1><br></h1><h1>库克船长不是第一个发现澳洲的人,但他是第一个将英国国旗插上了澳洲,并宣誓了主权的人。</h1><h3></h3><h1><br></h1><h1>为了纪念库克,库克小屋系全部从英国拆了原屋并将所拆石瓦运来恢复原样建成。</h1><h3></h3> <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墨尔本地方法律真值得一提。</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它通过了既保护树木也保护麝貂的法律,赞成给树木穿铁皮衣和反对给树木穿铁皮衣的投票是一半对一半。</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最后投票的结果就是:既给树木包上铁皮衣防止麝貂爬树伤害树木,也不给树木穿铁皮衣,让树木自由生长。</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公平的法律就有公平的结果:</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包了铁皮的树,麝貂爬不上树,树高兴,麝貂不高兴。</font></h1><h1><font color="#010101">不包铁皮的树,麝貂可以爬树洞做窝,麝貂高兴,树不高兴。</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图为包了铁皮的树。</font></h1> <h1>这是没有包铁皮的树,麝貂住在树洞里。</h1><h3></h3> <h1>6星酒店海贝海亚(音译),外观虽一般,内部却富丽堂皇,习主席曾在这里住过。</h1> <h1>世界著名的墨尔本皮特癌症研究中心,曾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医学奖。</h1> <h1>正在重新装修的佛林德斯老火车站,位于墨尔本联邦广场。</h1> <h1>建于1840年的佛林德斯火车站(老图片)。</h1> <h1>人面楼盘背后的故事。</h1><h3><br></h3><h1>这个获得世界奥斯卡建筑大奖的楼盘,远看是一副人面像。</h1><h3></h3><h1>其实这个楼盘不仅仅只是人面像的艺术造型,其中还隐藏了澳大利亚建国史和移民史一个血腥和心酸的故事。</h1><h3></h3><h3><br></h3><h1>这个楼盘人像的原型人物是一个叫菲利普的澳洲土著酋长。</h1><h3></h3><h1>历史上英国殖民者登上澳洲之初,先是以小恩小惠以物易物,后来却采用暴力虐杀,强占土著的土地,使100多万土著人(红种人)最后急剧减少不到1万人,残生的土著只好萎缩迁徙到澳大利亚今天的南澳苟延。</h1><h3></h3><h1><br></h1><h1>随着澳大利亚历史发展进入到今天的发达社会,澳洲的社会现象“三多”(动物多、胖子多,酒鬼多)突显,其中酒鬼多、胖子多又带来澳洲社会日益居高的肝疾病、“三高”病,终于显现了那个叫菲利普的酋长所说的“英国人高贵幸福,土著人不一定就低下痛苦”的预言。</h1><h3></h3><h1><br></h1><h1>原来,澳洲原住民虽然从历史上生活艰辛到现在生活清苦,可是他们的种群中从来没有人有得过脂肪肝、肝癌、心血管病这种社会病的记录,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h1><h3></h3><h1>英国人跟踪原住民人三年后发现,他们每天常嚼一种叫“苦棘草”(意译)的植物,正是这种植物,促成了澳洲今天“百肝宁”药的诞生,给肝病人和心血管病人带来了福音。</h1><h3></h3><h3><br></h3><h1>今天,在澳大利亚货币上,唯有5元老币将“苦棘草”和女王的头像印在了一起,所以“苦棘草”在澳洲又叫圣玛丽草(意思是带来福音),可见该植物在澳洲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h1><h3></h3> <h1>在澳元5元的旧纸币上,伊丽莎白女王头像和”苦棘草”印在了一起,所以又叫圣玛丽草(带来福音之意)。</h1> <h1>昔日的土耳其浴室今天已经成为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教学楼。</h1> <h1>墨尔本的母亲河亚拉河(Yarra River)。 </h1><h1><br></h1><h1>晚安,我和你,亚拉河。</h1> <h3><font color="#010101">11月14日 星期二 晴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墨尔本皇家植物园是世界上最接近大自然的公园,人工嫁接并移栽后的花卉树木顺其自然生长,人工再次干预的痕迹很少。</font></h1> <h1>墨尔本的疏芬山(Sovereign Hill)淘金小镇是在1851年发现的原巴特瑞特金矿的恢复,绝大部分保留了19世纪的原屋原物。</h1><h1>历史上,俗称巴特瑞特老金矿为“新金山”,以对应美国的旧金山。</h1><h3></h3><h1>当年在“新金山”,有接近1万名来自世界的中国淘金工住在中国村(Chinese Camp)。</h1><h3></h3> <h1>疏芬山淘金镇上的马车和身穿19世纪衣裙的淘金工妇女。</h1> <h1><font color="#010101">小学老师带着学生来到淘金场试淘金,可能也是他们的社会课之一。</font></h1><h1><font color="#010101">这是正在淘金的小女孩儿。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晚安,我和你,疏芬山。</font></h1> <h3>11月15日 星期三 晴 </h3><h3>最高温度摄氏22度 最低温度摄氏20度 日出am(上午) 5:43 日落pm (下午)7:36 ...<br></h3><h1><br></h1><h1>从墨尔本乘坐澳大利亚国内班机到达悉尼,再乘车到悉尼海港,远处可见著名的悉尼歌剧院。</h1><h3></h3> <h1>悉尼码头上空的这朵云,颇像澳大利亚地图。</h1> <h1>登上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美国公主邮轮集团所属18艘公主号邮轮中的黄金公主号邮轮。</h1><h3><br></h3><h1>黄金公主号邮轮总吨位11.6万吨,航速22节,最高航速24节。</h1><h3></h3><h1>楼层18层,载客人数2670人。</h1><h3></h3><h1>工作人员1100人,平均每个工作人员可服务于2个半名乘客。</h1><h3></h3><h1></h1><h1>游泳池4个,涡轮温水池9个;自助餐厅(24小时)、正餐餐厅、快餐店、披萨店、酒吧、咖啡吧(24小时)、甜点店等免费店10多家。</h1><h3></h3><h1>可见公主邮轮的豪华和舒适方便程度。</h1> <h1>今天邮轮启航航行大致方向是东南。</h1><h3></h3><h1><br></h1><h1>黄金公主号邮轮下午16时准时鸣笛离开悉尼情人码头(Darling Harbour),从高高的邮轮甲舨上看帆船型的悉尼大歌剧院渐行渐远。</h1><h3></h3><h1>蔚蓝色的天空和蔚蓝色的大海海天一色,邮轮船尾划出的白色水道就像蓝天上喷气飞机尾气喷出的白色气道,比翼双飞。</h1><h3></h3> <h1>金色的光道和白色的水道,比翼双飞。</h1><h1>由于地球是椭圆形的,视觉上可以明显感到海平面是弧形的。</h1><h3></h3> <h1>除了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和悉尼塔(Sky tower)也是悉尼地标性建筑。</h1> <h1>澳大利亚海军军舰也来送行。</h1> <h1><font color="#010101">整洁清爽明亮狭长的内舱客房走道。</font></h1> <h1>晚上到邮轮上的公主剧场看登船后的欢迎演出。</h1><h1>放眼望去,剧院99%以上都是白种人,其中95以上又都是中老年人,看来国外也只有退休后才有较多时间来度假。</h1><h3></h3> <h1>公主剧院的首场歌舞演出。 </h1> <h1>在第14层的露天游泳池,是邮轮4个游泳池之一。</h1><h1>夜幕降临,可以边游夜泳,边泡温池,边看电影。</h1><h3></h3><h1><br></h1><h1>今晚的电影是《指环王》,没想到《指环王》的拍摄场地就在新西兰中部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内。 </h1><h3></h3><h3><br></h3><h1>晚安,我和你,指环王。</h1><h3></h3> <h3>11月16日 星期四 晴见多云 </h3><h3> 最高温度摄氏18度 最低温度摄氏16度 日出am(上午)7:15 日落下午pm(下午)7:33 </h3><h3><br></h3><h1>今天邮轮继续航行大致方向是东南。</h1><h3></h3><h1><br></h1><h1>邮轮昨天通知,从15日晚上12时开始,将悉尼时间往前追加一个小时(Set your clock one hour forward before retirimg tonight),开始进入往南一个时区的时间。</h1><h3></h3><h1><br></h1><h1>半夜,为了拍海上日出,当地凌晨5时(悉尼时间凌晨4时,北京时间凌晨1时),我就从床上爬起来,就跟打了鸡血针一样,在船上上上下下跑了三四趟,终于在凌晨7:25分在第17层等到并跟踪了磅礴欲出的日头。</h1><h3></h3><h1>由于海的宽阔,不仅直观了朝阳跳跃变幻的光线,也感官了椭圆地球所形成的海平线在视觉上的斜差。</h1><h3></h3> <h1>受地球椭圆和宽阔海洋海平线的影响,当拍照时把邮轮作为参照物和天空成90度直角时,海平线就成了斜线。</h1> <h1>今天全天邮轮上的博彩业都很热闹。</h1><h1>现场拍卖会上,每件古董的拍卖价被一锤定音。</h1><h3></h3> <h1>艺术品鉴赏抽奖。</h1><h1>可以对展出的艺术品提出自己的点评并投入抽奖箱内,最后抽奖。</h1><h3></h3> <h1><font color="#010101">明码标价的专款系列手表专卖。</font></h1> <h1>博彩Casino。</h1> <h1>年轻人蹦迪,光线缤纷鲜亮跳跃。 </h1> <h1><font color="#010101">老年人慢三步,光线柔和温柔疏慢。</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19:35时,夕阳从大海落下。</font></h1><h1><font color="#010101">金色余晖依依不舍地随着海波继续起伏漂动,晚上的各项娱乐节目开始了。</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接邮轮通知,今天晚上24:00时,需要再将时钟向前调加一个小时,正式和新西兰的奥克兰时间相一致。</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晚安,我和你,公主号邮轮。</font></h1> <h3>11月17日 星期五 多云 </h3><h3> 最高温度摄氏16度 最低温度摄氏14度 日出am(上午)7:44 日落pm(下午)8:09 </h3><h3><br></h3><h1>今天邮轮航行大致方向是偏东。</h1><h3></h3><h1>昨天晚上24:00时正,又将时针向前调整了一个小时,正式和新西兰奥克兰时间对接。</h1><h3></h3><h3><br></h3><h1>早上休闲时光,天气阴暗微凉,没有太阳,不能到甲板上享受阳光,游客基本都在舱内活动。</h1><h3></h3><h1>好在邮轮内到处都有休息厅观景厅和咖啡厅,还有舱内游泳池健身房桑拿房等。</h1><h3></h3><h1>这对老夫妻会打发晨光,一个静读,一个刺绣,一动一静,也满舒服。</h1><h3></h3> <h1>上午的调酒鉴赏会上,调酒师的精彩表演引来满堂喝彩。</h1> <h1><font color="#010101">中午到第6层这家服务员都是亚洲面孔的餐厅用餐。</font></h1><h1><font color="#010101">要求还比较宽松,不必穿正装,着休闲服也放行。</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竟然还有中文菜单,和西式正餐厅一样,也是开胃菜、各种浓汤、酒水(自费)、主菜、甜点等俱全。</font></h1><h1><font color="#010101">而且服务员超多,客人和服务员之比大概是3比1,比较享受尊贵的服务。</font></h1> <h1>我点了特色菜,鲍汁蔬菜茄合。</h1> <h1>又点了特色小吃,墨西哥海鲜饼。</h1> <h1>舱外有些风冷,舱内可以健身。</h1> <h1>外面天冷,在舱内封闭的游泳池游泳更舒服。</h1> <h1>旋转温水泡池。</h1> <h1>第五层的大厅小乐队正在演奏。</h1><h1>小提琴首席的琴声扣人心弦,但多数曲子没听过,一些听过但想不起曲名。</h1><h1>只听出两首,一首《小夜曲》,一首《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h1><h3></h3> <h1>打累了乒乓球,可以在旁边的休息区拼图。</h1> <h1>下午,太阳出来,蓝天露脸,又是阳光明媚。</h1><h1>位于船尾的小露天游泳池旁,也陆续有人在泡温池了。</h1> <h1>听健康保健讲座。</h1> <h1>公主剧场今晚演出的节目,是演唱世界著名歌唱家席林迪翁的怀旧老歌系列(Rags to Rhinestones the Dolly Parton)。</h1><h1>舱内怀旧悠悠的老歌踏着舱外啪啪的海浪,不知是歌推着浪,还是浪推着歌,带着听众又度过了一个海上良宵。 </h1><h3></h3> <h1>海 上 升 明 月, 俗 间 悬 幕 谢;</h1><h1>世界归清静,杂念皆飞灭。 </h1><h3></h3><h3><br></h3><h1>晚安,我和你,南太平洋。</h1><h3></h3> <h3>11月18日 星期六 晴 </h3><h3>最高温度摄氏11度 最低温度9度 日出am(上午)7:14 日落pm(下午)8:01 </h3><h3><br></h3><h1>今天邮轮邮轮航行大致方向是以东偏北。</h1><h3></h3><h1><br></h1><h1>经过一夜延着新西兰南岛海岸的航行,清早的海平面上看见了一系列的黑点,那是新西兰南岛海岸的峡湾,邮轮慢慢驶进了峡湾国家公园。</h1><h3></h3><h1>千年前由于冰川大规模的流动,形成了被雕蚀成的南岛海岸峡湾。</h1><h3></h3> <h1>我到过北欧挪威的峡湾,北半球的挪威峡湾和南半球的新西兰峡湾还是有所不同的。</h1><h1><br></h1><h1>挪威峡湾多的是刀切峭壁,鬼斧神工,笔直连天,峭壁之间似乎要分离。光秃秃的峭壁上只长树不长草,所以看到的是奇峰险壁万仞刀锋。</h1><h3></h3><h1>新西兰峡湾是峰峰相牵,凹凸并连,峭壁滑润,壁和壁之间是不分离的。峭壁山峰中只长草不长树。</h1><h1>在阳光折射下,暗的是壁,亮的是草,风光景色游刃有余,所以看到是秀峰润壁,涯暗草黄。</h1><h3></h3><h1><br></h1><h1>相比之下,挪威峡湾更有特性,我更喜欢挪威的峡湾。</h1><h3></h3> <h1>峡湾吹来了强劲的冷风。</h1><h1>在第16层甲板上,这个光头老外迎着劲风极其兴奋,又跳又叫,让我留下了好像风要把他刮起来的样子。</h1> <h1>邮轮驶出深峡湾,离开峡湾国家公园,继续沿着新西兰南岛海岸行驶。</h1><h1>绵长的海岸线远不见头,不知何时才能到下一个目的地港口停泊。</h1> <h1>晚上5时正,身穿正装去第5层的正式西餐厅(The Dining Room)用餐。</h1><h1>除了开胃小菜、热蓝莓汁和饭后甜点水果外,主菜点的是炸牛排和煎鳕鱼。</h1><h3></h3> <h1>煎鳕鱼。</h1> <h1>今天晚上公主剧场演唱的是“The music of Queen”。</h1><h1>Queen是何人,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我等不懂音乐的中国人更是根本不熟悉的。</h1><h3><br></h3><h1>只见一个男演唱者在台上又唱又跳,又是领唱,又是合唱的,大喊着“Everybody sings(大家一起唱)”,和台下观众互动狂欢,高潮不断,可见Queen在澳新是一个知名歌星,仿唱他的歌当然受欢迎。</h1><h3></h3><h1>看老外们左右挥手,摇头晃脑的,很是投入。我只能门外汉看看热闹,虽然听不懂,听听音乐也好,也算消遣了。 </h1><h3></h3><h3><br></h3><h1>晚安,我和你,疯狂的老外。</h1><h3></h3> <h1>11月19日 星期天 晴 </h1><h3>最高温度摄氏14度 最温度摄氏11度 日出am(早上)5:52 日落pm (下午)8:53 </h3><h3><br></h3><h1>今天邮轮继续航行大致方向是东向。</h1><h3></h3><h1>邮轮早上8时停靠在新西兰奥塔哥省省会但尼丁(Dunedin)市的查莫斯港(Port Chalmers)。连续坐了5天邮轮,今天第一次上岸观光,能到陆地上接一下地气,心里还是满期待的,买了15新元一张的往返车票去但尼丁城。</h1><h3></h3> <h1>早就听说新西兰海关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海关。</h1><h1><br></h1><h1>为了保护新西兰纯净的自然环境不被外来因素干扰破坏,海关规定入境者不允许携带任何食品水果药品等,被列入禁带入的有2700多种(类),甚至连开封的瓶装水也不能带进,否则将被重罚。</h1><h1>一个苹果罚500新元(约合2500元人民币),一个鸡蛋罚1000新元,一袋牛肉干罚2000新元,这次也算见识了。</h1><h3></h3><h1><br></h1><h1>新西兰海关和检疫检验人员来到船上,一丝不苟地行使职责,还牵来了警犬,可能见通过传送带的包没什么问题,警犬没有来嗅闻。</h1><h3></h3> <h1>查莫斯港是深水港,万吨货轮可以停靠,因此非常繁忙。</h1><h1>这是满载货柜集装箱的货轮即将离港。</h1><h3></h3> <h1>这是堆积准备出口的原木。</h1><h1>新西兰的原木出口占世界第八位,主要出口到欧洲。</h1><h3></h3> <h1>今天本来就很冷,加上海上吹来的海风,更是冷上加冷。</h1><h1><br></h1><h1>在但尼丁街上,这位新西兰宝宝确是短裤衩加汗衫,一副酷夏的打扮。</h1><h3></h3><h1>我很好奇,摸摸她的小胖手,确实是温乎乎的。</h1><h3></h3><h1>看看我穿的,再看看宝宝穿的,不得不佩服老外从小就培养锻炼抗寒的体质。</h1><h3></h3><h1>看来新西兰鲜牛奶对一个民族,对几代人体质的提高,真正是有跨时代的意义。</h1><h3></h3> <h1>带有浓厚苏格兰风格的但尼丁火车站。</h1> <h1>但尼丁火车站订票信息窗口。</h1> <h1>老火车站今天除了继续保留古老的苏格兰风格外,还把二楼装修成了艺术走廊,当然多是些反映18世纪风情的油画作品。</h1> <h1>这是运动艺术走廊,可以见到从前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独木舟。</h1> <h1>从但尼丁火车站二楼往下看一楼的彩色地砖大厅,彩色地砖被拼出了火车图形。</h1> <h1>火车货车进站。</h1> <h1>老式蒸汽火车头已经成了古董。</h1> <h1>第一教堂(First Church)是由最早到岛尼丁的几百名囚犯把钟塔山平低了几十米,在平台上建成了新西兰的第一座教堂(1862年),也是基督教长老会主教堂。</h1><h1>教堂采用哥德式建筑风格,设计者将尖塔簇拥成皇冠状的塔楼,很有创意。</h1><h3></h3> <h1>奥塔哥大学是奥塔哥省立大学,有3万名大学生,在但尼丁这个只有12万人口的城市,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学生,也算高素质高学历城市了。</h1><h1><br></h1><h1>这是钟塔楼(Clock Tower Building)。</h1><h3></h3> <h1>但尼丁市中心一角。</h1> <h1>在旅游旺季,每天世界各国游客来到但尼丁,除了享受阳光,还体验苏格兰在海外最像苏格兰的这个城市“山丘上的爱丁堡”。</h1> <h1>在但尼丁,有一座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兰园”。</h1> <h1>在兰园习练太极拳的人。</h1> <h1>下午18:00时正,邮轮鸣笛缓缓离开查莫斯港。</h1> <h1>旖旎海湾,</h1><h1>南岛风光;</h1><h3></h3><h1>画蓝不用笔,</h1><h3></h3><h1>景绿不卸妆。</h1><h3></h3> <h1>南岛树叶黄,</h1><h1>环岛一线长,</h1><h3></h3><h1>我欲餐秀色,</h1><h3></h3><h1>倚船用眼忙。</h1><h3></h3> <h1>绿叶净土,</h1><h1>蓝水纯然。</h1><h3></h3> <h1>南岛环岛公路环着夕照的阳坡,环着阳坡上白色的羊群,环着绿色的山岗,环着蓝色的海洋。</h1><h1>新西兰南岛,</h1><h3></h3><h1>世界的尽头,</h1><h3></h3><h1>洁纯的净土,</h1><h3></h3><h1>大洋的明珠,</h1><h3></h3><h1>天国的仙境。</h1><h3></h3> <h1>孤帆欲回港,我却要远航,</h1><h3></h3><h1>偏舟独一叶,来日待方长。 </h1><h3></h3> <h1>一片白云,是帆;</h1><h1>一缕晚霞,是灯;</h1><h3></h3><h1>一丝清风,是标;</h1><h3></h3><h1>一波涟漪,是船;</h1><h3></h3><h1>一声笛鸣,是再见。</h1><h3></h3><h1>再见,但尼丁。</h1><h3></h3><h1>再见,南岛。 </h1><h3></h3><h3><br></h3><h1>晚安,我和你,美丽的但尼丁。</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