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4日之三 第三天(上) 京都大云山龙安寺

jane

<h3>这是一块由京都市立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摘译):</h3><h3>龙安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条例,作为古都京都文化遗产的一个内容被登录进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龙安寺作为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特别优秀,具有普遍价值,已得到国际上的承认!</h3><h3>------</h3><h3>方丈南侧展开的庭园,建于15世纪中期。在由东,南,西三面围墙包围着的矩形石庭中,在铺满白砂的上,放置着一个由5群15块石头组成的石头组合。它们是把自然压缩到狭小的空间,然后抽象化地表现出来的枯山水庭园的极限的姿态,在世界上也很著名。</h3><h3>登录年月日 平成六年(1994)12月15日决定,17日登录</h3><h3>京都市</h3><h3><br></h3> <h3>这是一块由龙安寺立的牌子,上面写着:</h3><h3>这座山的石庭,本堂以及境内的风致景观,全部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登录。这也就是说,作为居住在日本的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把这些永久保存,这是我们对于世界的承诺。</h3><h3><br></h3><h3>把被列入世界遗产这件事,作为自己对世界的承诺。如此认识,令人钦佩!</h3><h3><br></h3><h3><br></h3> <h3>以下照片全部摄于龙安寺庙。</h3> <h3>在龙安寺,还陈列着日本明治时代的汉学家寺西乾三亲笔抄录的陶渊明的诗。上面是汉语,下面是翻译成日语的样子。</h3> <h3>落款写着:</h3><h3>昭和九年五月,乾山写于龙安精舍凌虚亭中,时年七十五岁</h3> <h3>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h3><h3>它占地呈矩形,纵向10米,横向25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分五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而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因其属于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而各方游客则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仔细观赏。</h3> <h3>寺里放着沙盘,以帮助游客找到15块石头(不看沙盘,总也找不全)。</h3> <h3>这是关于龙安寺的简介。</h3><h3>下面是盲文。可见我佛慈悲啊!</h3> <h3>龙安寺的石庭,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虎子渡河"。白纸黑字上写的就是这个故事。</h3><h3>这里放大的是日本最权威的国语大辞典"广辞苑"中的一页。2002年我的日本友人把这本辞典作为礼物送给了我。我一直使用至今,今后还会一直使用下去!感恩我的友人!</h3> <h3>这是日本的中文出版社出的书,上面就登载着"虎子渡河"的故事。</h3> <h3>因为匾额上的字认不全,我专门请教了寺内的工作人员。谁知她也不知道。她说:"认识这些字的人今天休息"。真遗憾!</h3> <h3>在方丈的东北方向有一个石头做的铜钱形的洗手钵。粗粗一看,你只会看到四个字。但是,如果让它们每一个字都共用中间的那个"口",就成了"唯吾知足"。这是把禅的格言用看图猜谜的方式让人们去领悟,是一种无言的悟道。</h3> <h3>龙安寺外有一个庭院,是供人们用餐,品尝日本特色"汤豆腐"的地方。庭院很美,但仅对用餐客人开放。感觉有强迫消费之嫌!</h3> <h3>牌子下还特地挂了一条英文:</h3><h3>抱歉,这个入口仅服务于"汤豆腐店"的客人。</h3> <h3>以下照片摄于这家店的餐室和庭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