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ed2308">编辑,<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代</span></font></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font color="#ed2308">部分摄影:王华</font></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font color="#ff8a00">老图片来源于网络</font></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font color="#167efb">制作时间2017年</font></b></span></h3> <h3>修水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辖19镇17乡,面积4504平方公里,人口87万,是江西省面积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定特困片区。</h3><div>——红色摇篮。修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体现在“三个第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这里组建,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全县有10余万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在册烈士10323人。现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60余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被授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div> <h1><b>肖爷巷、周家巷、余自荣巷、林氏宗祠……那么熟悉却又慢慢陌生,逝去的时光,让历史的背影渐行渐远。拂去一路风尘,透过老街老巷,仿佛能够看到那些过往的面貌和风情。</b></h1> <h1><b><font color="#ed2308">这就是现在城北,风景如画的凤凰山脚下。</font></b></h1> <h3>最古老的西摆老街,曾经最热闹的地方,如今杂草丛生……照片记录下它曾经的辉煌。</h3> <h3>修水老城广场,最后期的一个时尚咖啡厅,记录着修水老城时尚的音符,是老城第二家咖啡厅,那味道也是一种记忆......现在没有了,就好像是儿时的玩伴远走他乡,</h3> <h1><b><font color="#167efb">修水地处江西省西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坐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136号,属秋收起义专题性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1977年。馆标由秋收起义时师部参谋、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者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题写。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始建于1977年,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font></b></h1> <h3>10年前的修水</h3><div>车辆是稀疏的</div><div>车辆过桥是要收费的</div><div>闲置的规模用地还很多的</div><div>房价还是三位数儿的</div><div>英才中学是起来了的</div><div>修河水是浅浅流动着的</div><div>发展城南的号角是吹响了的</div> <h1><b><font color="#167efb">原先荒凉的马家洲,如今成为马家洲公园,市民活动中心,我经常在公园里散步休闲。</font></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修水人夏天休闲地方,下象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老电影院院,曾经修水文化中心。</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还记得肖爷巷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包子店,都关门了,香喷喷的肉包子,还吻到当年的味道。</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熟悉的老街,再也看不到当年繁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我最喜欢吃的零食,芝麻,豆子,花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座城市的变迁踪迹,被镌刻在这所城市的角角落落。很多年之后,城市的呼吸与阳光、雨露融合,一同记录这座城市历史的荣华。一处老房子,在诗人眼里,是刻在大地上的诗篇;几条古街巷,经歌者浅斟低唱,便成了凝固时光的乐章。</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老城改造之后,图片中的老衔又很难见到了。</b></p> <h3>五杰广场位于修水县城的老北门,修河上游江畔,占地14802平方米,它在沿江路、站前路和安居工程通道的中间。这些柱子都是由天然花岗大理石制成,每根石柱分别雕刻义宁五杰头像和简短介绍,以五位乡贤的事迹激励后人,张扬修水,呼应史学界对义宁之学日益兴起的研究。</h3> <h3>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想不起当年模样。这些印象,在漫漫的消失,记忆中的茫茫,四十年前的修城,就是这样的模样!</h3> <h1><b>老街上的手艺人,如今难得见到了。</b></h1> <h3><b><font color="#ed2308">观音阁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义宁镇站前路修水河畔,清顺治皇帝赐“神石脑”,后康熙皇帝赐建观音阁以纪念先帝,亦称“神石脑观音阁”。香火鼎盛可想而知。然而历经文革洗劫、修路拆庙等,观音阁现只有不足三百平米,却有几十位居士自发修复护持念佛共修,环境清静祥和。</font></b></h3> <h3>儿童时的同窗,如今白发满头,我们都在漫漫地老去,保不住的青春岁月,世态茫茫,就这样……</h3> <h3>“青砖黛瓦马头墙”。走进修水县义宁镇的黄土岭,就可以看到这条背靠灯火阑珊的千年老街。沿街两边的徽派建筑沐浴过岁月风雨后,在如今喧嚣城市风景中,更加彰显了其厚重和历史的韵味。</h3><div> 黄土岭最早建于汉朝,那时隶常洲亥市,唐贞元十六年(800)置分宁县始。之后,一直是修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中心和集市。如今仍保存着“一街八巷”原貌,古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走进这些小巷,就会发现,这里南北走向,巷巷通城墙,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古社区生活,为省内城市所仅有、国内城市所罕见。</div><div> 黄土岭最有名的老街当属鹦鹉西街。西街从初建迄今有2000余年历史,古祠堂还有“两井(天井)、三重(厅堂)、四厢(厢房)、八柱(承重柱)”的修水古建筑特色。全部古街巷都保留了原有走向、宽度,基本保留了历史铺装和原有风格风貌。古街区还具有较完整的教育、文化、卫生、商贸、制造、食宿和宗教等古城镇社区的综合功能,在城建大拆迁时代,至今仍保留着这些功能,实为一个传奇。</div> <h3> “一条古街”指原砌麻石路面的古鹦鹉西街;“八条古巷”指街南的余自荣巷、周家巷、当铺巷和街北的公敏巷、华光巷、肖家巷、陈家老屋巷、肖爷巷等千年以上且进深悠长的古石板巷。而四十多处古院馆堂殿楼栈行铺店指鳌峰书院、教会医院兼抱爱医院、樊家试馆等;满汉茶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与修水的宁红茶发觉历史基本相同,这也印证了修水宁红茶的历史。20多座古祠堂老屋指明朝黄庭坚后裔修建的先贤黄子祠、县农工民主党办公旧址查肃公祠等;一桥两井指明朝跨鳌桥和东汉刘公井(至今1800年)、王家井。</h3> <h3>我们都睡过这样的床,那是儿时温暖的家,如今很少见到,成为古董了</h3> <h3>还有这桌椅,那么亲,那么让人忘不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相守一堂!</h3> <h1><b><font color="#ed2308">城北的对面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城南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县城的格局,人居生活环境大大的改善了。</font></b></h1> <h3>我也用过,洗脸用的木盆,你还记得吗?</h3> <h3>磨剪子的老师傅,声音宏亮!</h3> <h3>不会忘记这些,</h3> <h3>老街中的小巷只剩下这些了</h3> <h3>北门的小街</h3> <h3>时光犹如条奔涌不息的洪流,一去不复返,甚至咱们还来不及阅读和回顾,它已滚滚而去,留给咱们的只有不尽的怀想和一声叹息。</h3> <h3>凤凰山 :背靠修水县城,百余丈高,山势回旋,山成典型的品字状,山岩呈红色,似经烈火煅烧而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就驻扎在此,第一面军旗在此升起,秋收起义在此打响第一枪。部队后随毛泽东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为革命献身的修水人有7万余人。修水只有烈士,没有将军,至今已快被忘记!</h3> <h3>攀登凤凰山上,放眼望去,修城尽收眼底,修江如一条银带,将老城抱紧在凤凰山下,美景天下</h3> <h3>灯光球场,开心快乐的地方!</h3> <h3>岁月是一场充满了告别的旅程,未曾历经离别的青春,无法体会时光的残忍……</h3> <h1><b><font color="#ed2308">街上,河南人玩猴,我经常观看,现在再也看不到了。</font></b></h1> <h3>修水老城广场,曾经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能磨灭的历史记忆,承载了修水几十年的变迁,曾记否当年的门球广场?曾记否当年修水盛行的一句话:去广场恰碗麻子豆子茶</h3> <h1><b><i>冬天,下了雪的城北是这样的。</i></b></h1> <h3>究竟是我们太年轻守不住情 </h3><div>还是岁月太斑驳荒老了初心</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 <h3>愿时光能缓. 愿故人不散,我们曾经生存过的地方。</h3> <h3>有些东西会变,有些东西却一直不变,比如我们骨子里的自己,那是再怎么磨,也磨不掉的。就像一条河流,也许时间长了,上面会有些许的漂浮物,但拨开狼藉,里面还是原来那股潺潺的清水。</h3> <h1><b><font color="#ed2308">余家巷,周家巷,黄土岭,到处可见的房屋,如今,快拆没了!</font></b></h1> <h3>站立修江口,曾经在这里起步,浪迹天涯,多少风雨,从未忘记这块土地,是醉是痴,是甜是苦……</h3> <h3>小闹钟,我很喜欢,你有吗?</h3> <h3>每一种记忆都成为历史,老县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漫漫消失,展现在世人面前是繁华的街道,人们在这里息息生存,继续延伸……</h3> <h3>晨曦之光,在修江。</h3> <h1><b><font color="#b04fbb">我用摄像机把修江美景送给那些勤劳善良的修水人,历史的痕迹,留在心中,永不消失!</font></b></h1> <h3>我害怕我会忘记,忘记我们那安静却又难忘,短暂却又快乐,伴有朗朗读书声的日子。</h3> <h1><b>马家洲,解放前枪毙坏人的地方!</b></h1> <h3>现在的马家洲公园,以成为修水人休闲,玩乐,餐饮,运动一体化公园,往日那种荒凉阴沉的感觉再也见不到了。</h3> <h3>修江魚船</h3> <h1><b><font color="#ed2308">修水大桥,万人游行队伍中也有我的身影!,</font></b></h1> <h3>林业局汽车队,整装待发!</h3> <h3>老车站,你还记得吗?</h3> <h3>我已不敢想象,当某一天,跟下辈人讲起老县城和与老城有关的故事,他们表现出茫然和惊讶时,对一座千年古城的守护与传承,作为有着义不容辞传承责任的我们,还能表现得那么自信淡定么,还能沾沾自喜于一座新城的崛起么。当我们愕然发现,那些失去了的东西已然无可挽回,再试图触摸老城的历史原貌,捡拾那块刻印了老城岁月斑痕的砖瓦时,也许只有搬出发黄的地方志,或者听取白发苍苍的老者语焉不详的讲述,而一座千年古城的身影早已远去,无法追踪</h3> <h3>现在的宁红大桥,把城北城南联接,美丽而秀美修城,在这日益繁华的县城里,难见到了往日的城北,只留下记忆中的老城印象</h3> <h3>当一个人学会回忆的时候,那些值得回忆的东西,也许早就已经离开了他的生命,那些人,那些事,已经在岁月的默然不语中沉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