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摄影作品——棕尾鵟

大美青海 康丽源📸

<h3>康丽源 摄</h3><div> 棕尾鵟</div><div>棕尾鵟(学名:Buteo rufinus)是鹰科鵟属的中大型猛禽,体长58-63 cm 。成鸟头、颈棕褐色,上体褐色;第2~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横斑;下体棕白色;尾部棕褐色,与其他种鵟不同。飞行时,翅上举呈“V”形,翼尖黑色。主要食物为鼠类,也吃蛙、鸟类、蜥蜴等。常单独活动。常在岩石、土丘上站立等待寻找地上猎物。不善鸣叫,在求偶时期鸣叫,叫声如“pece-oo”,声,叫声短而尖锐。</div><div><br></div><div>中文名</div><div>棕尾鵟</div><div>外文名</div><div>大豹、鸽虎</div> <h3>外形特征</h3><div>棕尾鵟属中型猛禽,体色变化也比较大,有淡色型和暗色型等,但体羽的颜色均比其他类的颜色浅淡。通常上体为淡褐色到淡沙褐色,具有暗色的中央纹,喉部和上胸部为皮黄白色,具有暗色的羽轴纹,下胸为白色,腹部和腿上的羽毛为黑褐色,尾羽为棕褐色,通常没有横带或仅具有窄而明显的暗色横斑,这一点与其他鵟类明显不同。在空中翱翔时飞羽下面颜色浅淡,翼尖为黑色。虹膜金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嘴黑色或石板褐色,尖端黑色,下嘴的基部和口角为黄色;蜡膜黄绿色,脚和趾黄色或柠檬黄色。</div><div>成鸟头、颈棕褐色,具黑色羽轴;眼先及眼上下淡色而具黑色羽领;上体余部近褐,羽缘茶棕;初级飞羽黑褐,内翈自缺刻至羽基白色,贯以淡棕褐色横斑;次级飞羽较淡、内翈具暗褐色横斑;翅下覆羽和腋羽大都为棕褐色,尾羽淡棕褐,羽干纹白,尾尖淡棕,具宽阔的暗褐色次端斑。颏、喉、胸主要为棕色;下腹淡棕白;覆腿羽近栗色;尾下覆羽与下腹相似。幼鸟体色与成鸟相似,但尾羽具较多的暗褐色横斑。</div><div>大小量度:体长500-650mm;嘴峰32-34mm;翅405-475mm;尾228-250mm;跗蹠50-70mm。</div> <h3>生活习性</h3><div>棕尾鵟在中亚到东欧的半荒漠草原、高地疏林地带繁殖,在东部繁殖的种群个体显著大于西部者。它们跟大鵟一样喜欢在开阔地捕食,既会长时间地在突出物上蹲守,也会花很长时间在高空翱翔。在中国新疆地区繁殖的棕尾鵟个体大,体长和翼展都接近大鵟,但是明显比大鵟显得苗条,颈和脚杆都显得修长一些,翅宽也比大鵟得要窄,尾在身长中所占比例超过大鵟和普通鵟。</div><div>主要以野兔、啮齿动物、蛙、蜥蜴、蛇、雉鸡和其他鸟类与鸟卵等为食,有时也吃死鱼和其他动物尸体。有趣的是,它还可以象家鸡一样在地面上走来走去,寻找甲虫等来充饥。通常站在一走地方等待和观察动物活动,或者在飞翔时紧紧地盯着地面,发现猎物则立刻冲下捕捉。</div> <h3>以下的这几张是70-200+增倍镜拍的效果还不错啊!</h3> <h3>适马150-600拍的</h3> <h3><h3>作者简介:</h3><h3> 莫永生、 男、 汉族、1973年9月生、大专学历,现任职青海省富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康丽源大药房经理。因从小就特喜欢美术,自2010年自己开始学习摄影以来,从2014年分别加入了光影中国摄影网、中国旅游摄影网、中国旅游摄影网特约摄影师,中国.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藏高原 中国网、青海省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青藏高原.中国摄影协会会员、三江源时代影像签约摄影师。</h3><h3> 2018年8月新加入香港国际摄影家协会、摄影国际网,2018年11月有香港国际摄影家协会、摄影国际网(www.photo—China.cn)特聘为签约VIP五星高级国际摄影师、高级国际采编,现任职香港国际摄影家协会青海分会副主席。</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