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民意路中学》——跟着学哥学姐长知识

其乐融融

<h1>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跟着学哥学姐长知识</b></h1><p class="ql-block"> ——和毕业五班友情的二三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到学哥光清撰写的有关毕业五班的纪念文章,昔日往事跃然涌入眼帘。我是六四年进入武汉市民意路中学的,通常被称之为六七届,要说是民意路中学的第二届学生,严格的说我们才是真正意义的首届学生,因为民意路中学六三年招生时,新校还没有建成投入使用,新生是借读其他学校上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得与上届校友建立友情是在一九六五年秋季,学校组织学生到东西湖走马岭农场参加劳动,在此期间为了活跃文化生活,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宣传力度,创办了《劳动简报》,一份由学生自己采访、撰写、编辑、刻字、油印的"战地"小报。我有幸被老师选中与毕业五班的学哥杜正宇在一起办报——编辑、排版、刻字、印刷(简易的手动油墨印刷机),与杜哥一起劳动、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他身上学习了很多知识,一是听他口若悬河介绍的古今中外小说;二是看他刻写公正编辑的劳动简报;三是与形影不离效仿的生活。此就有了与毕业五班学哥学姐长达五十年的友谊,和他们在一起参加劳动、和他们一起参加运动,和他们一起上山下乡,至今还记得五班大部分学哥学姐的姓名,俨然是毕业五班编外同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中共中央的516通知拉开了全国文化大革命运动,因受大哥的影响(当时他在武汉测绘学院读书,与武汉钢二司司令杨道远同班),与学校造反派组织钢二司(以毕业五班同学为主)接触较多,杜正宇、韩光清、胡时门、李兆龙等是学校钢二司组织的学生领袖人物,我们在一起各自发挥特长,有的写文章,有的刻钢板印传单,有的上街刷标语,散发传单等活动。记得较清楚的是1967年2月8日,以毛泽东思想武汉地区工人总部(钢工总)为首的等十一个武汉地区造反派组织,联合在《长江日报》发表了《关于武汉地区当前局势的声明》,俨然与保守派(百万雄师)形成了对立,为了表明立场,我和李汉卿、程汉民、朱继刚等同学迅速行动,连夜用对开白纸,比斗还大的黑体字写了支持长江日报二八声明的大幅标语,粘贴在学校教学楼一至四楼的柱子上,特别醒目,显示了学校造反泒的活力。随着运动深入,双方观点对立愈演愈烈,逐渐升级到"武装"斗争,家长怕影响孩子安全,不让我们到学校去。直至七二O事件发生,中央表态支持武汉造反泒组织,此时我们才回到学校。学校被保守派控制后,保守派将课桌堆放在教学楼的一至四楼的楼梯上,只留有一个小口弯腰侧身才能进入,有的被搬到教学楼顶,形成"工事"。学校要求同学复课闹革命,但学校内已经面目全非,课桌凳子破坏严重,老师受到影响后,也不可能正常上课。我们几个同学商议成立《革命到底串连会》,为了扩大影响,将以前油印小报办成铅印报纸,原8K版扩至4K,为此到汉阳纸厂(沌口)弄纸,到新华印刷厂协商印刷事宜,朱明华负责撰写文章,李锋负责联络,各自努力下,革命到底小报面市后受到市民的欢迎,连续发行了三期,后因多方面的影响而停办。</p> <h3>&nbsp; &nbsp; &nbsp; &nbsp;68年知青下放时,和毕业五班的陈昌正、方红、杨秋香,毕业班的宋碧君和六七(5)的徐晶旭一个知青小组,得到陈哥、杨姐和方姐和校友许多关照和帮助。和我们同时下放到大悟县芳畈镇(当时叫人民公社)中冲大队的还有五班的杜正宇、彭小环、李国珍、刘春讯、陈文、曾彩萍、彭桂珍、罗福顺、廖瑞琪。</h3> <p class="ql-block">1969年和陈昌正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