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测

Jack Lim

<h3>  2017年5月4日,旅居北美的华人乔文杰在他的自媒体平台上作出预测,在5月10日晚上,从上海外滩将可以目睹圆月正好嵌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开瓶器"的方形开口。而且,金茂大厦的"注射器"尖顶正好刺穿圆月。而做出预测的乔文杰,当时人在万里之外的美国!</h3> <h3>  这一晚,数十位摄影师架好长枪短炮等在外滩。</h3> <h3>  果然,圆月如期而至。圆圆的满月漫步过"开瓶器"正当中的十几秒之际,正正被金茂的尖顶穿刺而过!(图片引用自乔文杰的朋友圈,摄友Zeng拍摄。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将立刻撤下)</h3> <h3> 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许多自然科学的了解更加深入,因此得以准确预测到许多事件的发生。除了前面所说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还有许多气象预测等等。这在古代,都只能用神奇和迷信来解释。</h3><h3><br /></h3><h3> 然而,与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更准确的预测相比,在最近二三十年信息大爆炸的VUCA(动态、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我们对于更多的事情似乎越来越无法预测了。一切变化都是如此迅速。</h3><h3><br /></h3><h3> 你无法想象人类通信方式的迭代速度之快,从固话、到BP机、手机、短信、微信,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有谁可以预测到,未来颠覆微信的,又会是谁?</h3><h3><br /></h3><h3> 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甚至整个行业,也在短短数年内发生巨变。或许现在已经没多少人记得四通、瀛海威这样曾经叱咤风云的IT公司;即便是yahoo和其他许多领跑的门户网站如今也都成为昨日黄花。而每个消费者身边的各种商场、传媒领域,也都在被颠覆。这一切,在二十年前又有谁能预测到?</h3><h3><br /></h3><h3>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几十年前的人际关系远比现在稳定而简单。当时的国人,大都是重复着父辈的人生路,可以预测到自己的未来大半会在哪里、做什么工作、和谁在一起。</h3><h3><br /></h3><h3> 如今的人际关系,得益于技术,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跨越地域,交到更加广泛的朋友的同时,人际圈子也变得动态。曾几何时的好友、同学、同事,现在有多少还常来常往?</h3><h3><br /></h3><h3> 所以,如今的你能有多大的把握去预测二十年后的你会在哪里、做什么工作、和谁在一起呢?我们甚至无法想象,未来的同事或许大半是机器人呢。</h3><h3><br /></h3><h3> 如果说今天我们有把握能够预测到什么的话,那就是,未来越来越难以预测。</h3><h3><br /></h3><h3> 这让人恐慌吗?</h3><h3><br /></h3><h3> 或许不!</h3><h3><br /></h3><h3> 如果你对于未来什么都能预测得清清楚楚,那或许也就没意思,甚至可怕了。二十几年前,笔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大学老师,当时正是因为似乎一眼可以看到退休的日子,顿时觉得没意思,才产生了出去闯闯的想法。毕竟,世界很大。而一个人,如果真能准确预测到自己的末日,会不会也很吓人呢?</h3><h3><br /></h3><h3> 未来的无法预测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才有了各种创新,各种惊喜,各种意思。</h3><h3><br /></h3><h3> 而我们,不需要执着于去预测一切,而是学会适应各种无法预测性,享受各种不确定性。</h3><h3><br /></h3><h3> 或许,未来,正属于那些更能迅速适应各种不确定性的弄潮儿。</h3><h3><br /></h3><h3>&lt;注:"预测"是2017上海高考作文题,笔者有感而发&g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