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马归槽记

越过山丘2121

<h3>五马归槽,位于陆河县新田镇与海丰黄羌镇、紫金南岭镇、惠东高潭镇四县交界处。主峰“二马”海拔约1095米(实测)。五马归槽与莲花山脉的上岩石、大小武顿山、鸡冠山、坪田凸、文笔嶂相邻,是海丰黄江、公平水库、朝面山水库的发源地之一,还是许多户外爱好者向往并攀登的山峰。因五马归槽五座山峰形状像五马聚于马槽就食而得名,又因侧峰望去似五支插座蜡烛,被附近村民称为腊烛山。这张图片是今年2月登上岩石所拍的五马归槽。</h3> <h3>2015年11月曾经有一次组织登五马归槽的活动,由于未做好功课和经验不足,去了二十多个人结果只有五位徒友登上主峰,登上主峰的徒友也没时间把五个“马”全走完,那是非常失败的一次活动😂。</h3> <h3>本次登五马归槽活动的五位队员集体照。我们从8点15分激石激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出发,全程走一个环线约17公里。</h3> <h3>昨天的小雨天气并没有打消我们登五马的决心,反而预感到今天将会有云海等美景等着我们欣赏,果然一到激石溪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周围都是云雾缭绕。</h3> <h3>激石溪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是上世纪中国工农革命时期海陆丰红色苏维埃政权的根据地。在纪念园周围,本地农户种有大面积的柑橘树,所结的果口感颇佳人们俗称新田柑,在陆河小有名气。</h3> <h3>农户的看家🐶很好奇的看着我们,一直跟着我们走了好远,不赶走的话会跟着上山顶的😁</h3> <h3>上山的路大部分是非常好走的机耕路,偶尔有茂密的野草、荆棘并不影响我们前进,只是之前下过小雨,裤脚、鞋子都弄湿了。</h3> <h3>户外活动参加多了,人人都是摄影师。</h3> <h3>人品好又一次的见证,上山过程中云雾缭绕,一路上使我们有种飘飘然乘云欲归、“人在画中游”的感觉。</h3> <h3>相对于徒步和跑步,我最喜欢的还是登山。喜欢经历重重的困难最后到山顶的过程,更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登高望远,不但能领略到迷人秀丽景色,还能在大自然怀抱尽情享受。听听林中小鸟啼鸣和山溪潺潺流水声,使人仿佛置身于奇妙无比仙境中,如痴如醉,留连忘返……</h3> <h3>一抹云烟缠绕在山的半腰,如缕缕轻纱袅袅缈缈缠缠绵绵!</h3> <h3>远峰淡叠,群山匍匐,犹如一波又一波连绵不绝的蓝色海浪,又恰似香墨山水佳作挂天边,咱大中国的大好河山美景尽收眼底!这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最适合此情此景:</h3><h3>氤氲清岚绕青山,</h3><h3>层峦耸翠幽谷然。</h3><div>谁道人间泛仙境,</div><div>乃知仙境只人间。</div><div><br></div> <h3>深谷白云</h3> <h3>大鱼石,要一定的角度看才像,细心的人才能看得见</h3> <h3>远眺传说中的“青蛙石”,其实更像一只永远爬不上山顶的乌龟,最后化成龟石守候在五马归槽山。据网络资料此石长5.6米,高7.8米。</h3> <h3>12点40分到龟石我们休整并午餐,带了炉具不用啃干粮了,桶面、火腿、榨菜、午餐肉可以简单腐败一下😄</h3> <h3>午餐后我们来到“五马”俱朝向一处山凹状的小盆地,由于没有无人飞机,无法拍到五个山头朝向盆地的图片。五马归槽原是中国风水学堪舆用语,一般指五条像马型的山脉共同指向一处结穴的地方,并且结穴处明堂较大,座山、朝向选择容易,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格局明显的风水佳地。</h3> <h3>从左至右分别是大武顿山(1232米)、小武顿山(1215米)、鸡冠山(也叫乌石髻,海拔1180米),其中大小武顿已经去过4次了,鸡冠山也去过2次了。</h3> <h3>上岩石(1070米),今年2月登此山遇云海云瀑壮观美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h3> <h3>莲花山(1337.6米,汕尾最高峰)、银瓶山(1110米),于2015年亲临体验过。</h3> <h3>不知道是谁在山上立的党旗迎风飘扬格外鲜艳!</h3> <h3>走防火带和近80度上坡并不轻松,走之字形上坡可防滑和减轻体力消耗。</h3> <h3>下午2点10分我们登上“二马”,“二马”是五马归槽主峰,实测海拔约1095米,其实主峰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闻名的是五座山峰共朝向盆地的风水格局。</h3> <h3>云海翻腾,偶露峥嵘,犹如浩瀚海洋里的一座座绿岛!</h3> <h3>远眺远方美景,突然想高歌一曲:以脚下群山为键,让耳际风声伴乐,任其驰骋在旷野……</h3> <h3>偶遇空中热气球</h3> <h3>并蒂叶❤连❤,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h3> <h3>石橄榄,滋阴清热、润肺生津之佳品。</h3> <h3>奇花异草</h3> <h3>3点多来到汕尾、惠州、河源三市交界碑处,一脚踩三地,感觉十分美妙😊</h3> <h3>经过三市界碑后我们开始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许多80度左右的陡坡、断崖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往下撤。</h3> <h3>嘉庆十一年立的石碑,看不清是界碑还是墓碑。</h3> <h3>夕阳映照下的鸡冠山特别血红</h3> <h3>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h3> <h3>下撤途中遇路边野菊花不忘采回来,为今天的五马归槽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