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而醉心的遇见

美丽丹顶鹤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美丽而醉心的遇见&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鹤美</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1月23日我非常幸运能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参加第九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万分感谢教育局陈洁老师给我这样一次充电学习的机会,短短几天,有种“暴饮暴食”的感觉,滋养并熏陶了我如饥似渴的心灵,每一天如饮甘醇,如沐春风,下面这些苍白而又浅显的语言也无法完全表达我这几天的激动、收获和成长。</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4日6点起床,吃饭,不到7点就匆匆来到会场,当时会场也就几名后勤工作人员,我们占到了第一排,目的达到了,就心满意足地坐下再次看了今天所要授课和作报告的各位大咖的简介并上网搜了下他们的相关资料,期待已久的论坛终于在8点钟正式开始,各位名师大家都陆续登上主席台,有很多都是我的偶像,我按捺不住的激动,拿着提前充满电的手机拍照、鼓掌,终于有了近距离聆听他们魔力课堂和精彩报告机会,一分一秒都不敢错过,举手机录的手麻都不放下,中午不顾吃饭就先回宾馆充电,怕下午晚上电量不够用,因为珍惜并看重这次美丽而又醉心的遇见。</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一位聆听的是北京八十中学王岱老师的《项链》,上课伊始,王老师就问了这样一句话“当你摔倒了,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看似和课题无关,但却有细致入微的深意,本堂课以学定教,通过不断的追问,走向文本深处,进行深阅读,启发学生思考,最后一个复杂的,立体的,丰满的玛蒂尔德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可谓悬念重生,一波三折,是堂朴素而又灵动的课,直抵人心,我想只有具备悲悯情怀的人才能上出这样的课吧,王老师说读作品一定要有新的启发,并带着这样的启发再读其它文学作品,我就想王老师就是这几天给我诸多启发的第一人,优秀的人自带光芒,会让接近她的人有一种通透的快感,我会把她给予的启发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赵谦翔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湖心亭看雪》,这位七旬老叟,语气铿锵,精神矍铄,幽默博学,我非常感动,他也许就是真正爱语文的人吧,赵老师做了一首《园丁赞》“七旬园丁像十八,一上课堂激情发。生龙活虎教读写,点燃桃李醉文华”,这样的开讲引来学生和在场老师的雷鸣掌声。先通读全文,然后通过填空提示的形式背诵全文,在背诵的基础上再精思文意,品味诗情,抓住关键字词“天与云与山与人,上下一白”的“与”&nbsp; “上下”,深入理解这其中的节奏感,层次感和空阔意。赵老师还把《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加以对比赏析,《江雪》若是抗雪之寒,那么《看雪》可以是( )雪之( ),再一次挖掘了文章的蕴意,最后还就张岱的《自题小像》中有用还是无用做了思辨性的解读,学生的思维得以打开,无用之用实为大用,我们听者的思想境界也得以提升。</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齐鲁名校长赵勇校长分享了《共享生命成长——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建设》的别致报告,赵校长很多精辟的语言引人深思,教育就是一种体验,要站在文化的高度思考教育,凝心需要人格,聚力依靠理念,他们的学校课程设置丰富而独特,教育就是个生命场,我们应该做激发生命成长的教育。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老师做了《个案文本解读的世界性困境和中国的突围》的报告,他已经八十多岁,但却有着十八岁的心态,可爱幽默,是我敬仰的大家,对于名作解读独辟蹊径,他说了情与景,情与理的关系,举手投足间看出孙教授是个善于思考而又热爱生活的人。</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5日晚我们举行了人文论坛,毛遂自荐 ,六人中我们聊城占三人,这三人中我们冠县两人,沙元嵩老师和陈一波老师,沙老师提到了均衡县验收中我们冠县的努力和成果,在这样全国性的高端场合宣传了我们冠县的教育,我们定会发展越来越好,另外沙老师还对朗读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老师的发言更是幽默风趣,简单中又有观点,嬉笑中又有庄严,我们武训先生的故乡真是藏龙卧虎,给了我很多的触动,更要快速前行,努力成长,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在公共场合发声的机会,那就要求自己先具备丰厚的积累和沉淀,总会厚积而薄发。</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6日听了全国优秀教师程翔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他是用生命谱写语文,站在了文化至高点来教语文,他的课堂就是智慧与美好生成的过程,课堂开始时让学生先看本单元任务和单元导读中这节课的要求,这两个地方都提到了朗读,这节课程老师就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先把握好感情基调才能读好,本课的感情基调就是自责,内疚,带着这样的基调再读学生就进步多了,还教给学生抓好关键词,表达内心活动时用气声而不是实声来读,感情控制不住而又想控制时声音应该有断断续续的特点,技巧很重要但情感更重要等朗诵方法,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越读越棒,也真正爱上了诵读,爱上了语文,程老师就诵读指导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程老师的范读也是感人肺腑,潸人泪下,整堂课给人意犹未尽的美感。</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无独有偶,孙鸿飞老师执教的《黄河颂》也是诵读教学的典范。从小时就熟读的《静夜思》入手,告诉学生读诗要有节奏才有感觉,诗就是吟诵的,学生先以自己的速度读诗,孙老师倾听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字音读错进行纠正,然后告诉学生背景并出示黄河图片,有了这个了解后再自由读本诗,学生有了新的理解。再一起走进诗歌第一小节,指导学生哪些词应该重读,为何重读,朗读时需用心、用情朗读,在脑海中呈现画面感,用好体态语等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诵读,教给了学生诵读的方法后,再利用刚才所学读第二节的内容,男女生分角色诵读,对于诗歌每一小节的处理都有诵读的训练,语言表达的训练,配乐默背的部分,完美的诠释了读写结合,最后以全班的诗歌朗诵结束,可谓是大语文,融入音乐,绘画的元素,孙老师的课闪烁着智慧的光华。</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每一天到宾馆都久久不能入睡,依旧心潮澎湃,一直在回味这一天的营养精华,我该如何运用并促进我的日常教学,去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大咖们给了我一支长篙,我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div> <h3>早早来占位,占到了第一排😋</h3> <h3>第九届高端人文论坛终于拉开帷幕</h3> <h3>好激动,先来个自拍😊</h3> <h3>主持人陶继新老师</h3> <h3>和陶继新老师合影</h3> <h3>我亲爱哒家人们~</h3> <h3>渴望成长的我们~</h3> <h3>衡中张文茂校长</h3> <h3>程翔老师</h3> <h3>程老师讲《秋天的怀念》</h3> <h3>孙绍振老师</h3> <h3>八十多岁高龄的孙老师作报告</h3> <h3>和偶像合影</h3> <h3>赵谦翔老师</h3> <h3>赵老师授课</h3> <h3>大咖本人就是经典</h3> <h3>合影啦,永恒的纪念😀</h3> <h3>沙元嵩老师在晚上的人文论坛上分享</h3> <h3>幽默风趣的陈一波老师在发言</h3> <h3>这几天如花般的日子滋养着我的生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