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粤西北一个素有“小佛山”之称的梁村镇,有一个非常地道而浓郁的传统佳节——“十月十节”!</h3><h3> 据说来源于梁村梁氏十二房。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农民已收割完毕,为了庆祝丰收,族众约定农历每年十月初十日,祭祖祈福,庆祝丰年。由于梁氏十二房自先祖入怀以来,族众繁衍,至六世祖,遂分十二房。先辈们为了明确各房轮年接祖祭祖,分房次序有诗云:梓永松梅勝,道权雲志宵,以余共十一,世代皆芳标。轮年接祖祭祖活动诗云:安定接祖派得宜,后代嗣孙长遵依。梓戊勝庚永壬岁,道丙权甲亥年以,雲丑余未志遇巳,松卯梅酉亘不移,十一高公轮流转,阳干配合阴地支。诗中已明确长幼尊卑和轮年接祖安排。</h3><h3> 于是每年十月初十日,梁村十二房各村寨张灯结彩,彩旗飘飘,人们穿上新衣服,红男绿女,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舂白糍,宰牛烹羊,劏鸡杀鸭,邀请亲朋戚友到家中敬拜先祖,共祝丰年。值房(轮值到该房的)会举行接祖大巡游,梁村话称“接公太”。巡游队伍中,前面高举绒伞、牌匾、大旗,小孩各执五颜六色的彩旗,男子腰扎红绸,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从值房寨乸出发,去到梁村大庙,把先祖牌位从大庙接出,然后又接返本房寨乸,在空旷的地方扎好竹(木)棚,安放先祖牌位,棚内装饰得华丽别致,灯火通明,庄严肃穆,以供族人上香祭祖祈福。而在不远处,设立舞台,邀请戏班唱大戏,一连好几天,周围摆满吃、穿、用的特色小摊档,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好一派热闹景象。直到农历十月二十值房又把先祖牌位送回梁村大庙,族众称“公太返宫”。这就是梁村“十月十时节”的由来。</h3><h3> 由于诸多原因,大巡游接祖活动已中断多年。 新的“梁氏大宗祠”于农历2011年十月廿九日入伙以来,经族人商议,又开始按轮年接祖行事。</h3><h3> “十月十时节”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白糍”。白糍的原材料是自家种的糯米,先将糯米洗干净,浸泡半天,然后放入“罾”(梁村话,一种用木制成的木桶,下大上小,下面用筛承载糯米,上面用木盖盖住),放在大铁锅上,下面土灶用柴火烧,这叫做“炊糯米”。炊熟后,用锅铲舀出,放入石舂,两个大男人各执一支大木棍,把糯米舂绵,一旁的妇人将糯米拿到盘中,用花生油沾手,然后整白糍。白糍馅分为咸的和甜的,用自家花生炒脆、舂碎,加盐即为咸,加糖为甜。白糍寓意“白花”,在梁村“白花”寓意“白花男丁”,那天过来吃时节的亲戚朋友,主家都会送白糍给他们,希望他们添丁又发财!</h3><h3> 在这丰收的季节里,阳光恣情地微笑,风儿欢快地歌唱!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