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陈开波</h3><h3>图片:郭子</h3><h3>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大竹河,我来了,来了又将离去。三十年来一场梦,你的守候,我的漂泊。归来物是人非,离去青山依旧在,天光云影共徘徊。</h3> <h3>三十年前,那任河岸边的吊脚竹楼</h3> <h3>大竹河街道古朴的石板路,是我多少个月夜的相思。渔舟唱晚,是你,蕴藉了我少年的仿徨;鸡鸣鸭唱,是你,安定了我青春的惆怅;素湍绿潭,是你,洗去我无端的忧伤;月迷津渡,是你,点亮了我迷茫的理想……而今天,我回来了,带着浓浓的渴望,带着淡淡的怀想。</h3> <h3> 归去来兮!我穿行在莲花社区挨挨挤挤的店铺,车来人往,广告吆喝</h3> <h3>满目繁华,而我心中浮现的老电影还是当年青石板的街道向晚,木板房小妹的豆腐飘香</h3> <h3>百叶窗前织毛衣的姐姐岁月静好</h3> <h3>编青藤竹椅的大叔哼歌小唱</h3> <h3>归去来兮!我踟蹰在油坊街悠长而空寂的小巷,迎面来去是如花笑颜的摩登女郎</h3> <h3>是广场舞欢乐轻快的大妈大娘,是拿着手机唱着流行曲的阳光少年郎</h3> <h3>而我心底,却是希望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有着雨巷的诗意,散发着纯真爱情的芬芳。</h3> <h3>归去来兮!我倘徉在乌龟堡的河畔,涛声依旧,那乌龟石依然千年不语,守望着任河上游的方向</h3> <h3>东水西流,渡船过往,不见当年帆影点点,我遥想古镇码头曾有多少客商在寂寞的思乡。</h3> <h3> 壁立峻峭的胡家沱,清波回旋,风光如旧,只是不见了鲇鱼如梭的神奇鱼泉。传说大竹河最早的居民,是元末起义英雄陈友谅的子孙,兵败逃至胡家沱,开荒拓田,始有人烟。陈氏古墓如今修缮一新,对着滔滔河水,是在诉说英雄传奇,还是在感慨历史沧桑?</h3> <h3>奇峰林立的朱溪沟,有石如雄鸡鸣唱,有石光滑如镜,有石如倩女梳妆,亦如村妇望夫还乡</h3> <h3>但我看见的是一座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生产大竹河闻名遐迩的豆制品,老腊肉,以及腻滑香嫩的土豆粉丝,而我心底泛起的,还是三十年前农村石磨下沉淌的清香</h3> <h3><font color="#010101">小桥流水人家的蓝溪沟,夕阳下的敬老院闪着温暖的辉光,鳏寡孤独废疾者,在这里看不到生命的凄凉。</font></h3> <h3>我流连在“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的小石潭边,仿佛走进了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梦乡。</h3> <h3> 晨钟暮鼓早已远去,钟楼坪一排排粉墙红瓦的新居鳞次栉比。我甚喜这农村脱离贫困的幸福,更高兴的是这里保留了鸡犬相闻的宁静</h3> <h3>站在火神庙鸟瞰大竹镇,莲花街宛如一弯新月。自东向西的任河波光粼粼,斗转蜿蜒,形成了中国最长的倒流河奇观。与另一条自西向东的小河交汇于火焰山下的乌龟石,如二龙缠斗,将大竹镇街道一分为三,类似武汉的城市格局。数百年来,川陕鄂渝的客商来来往往,繁荣了这片蛮荒的土地,称大竹河为“小武汉”。这条深山倒流的神奇河流啊,上善若水,逝者如斯,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早已代替了水路航运,可大竹河略带荆楚味儿的乡音未改,传统节日里划旱船,打钱棍,玩车车灯,无处不透出码头文化的影子。这些历史碎片,有秦川之厚重,荆楚之奔放。</h3> <h3>莲花街对面山坡一字排开七个秀丽小山包。有人说,大竹镇之所以千年繁华不衰,是因为这是一块七星绕月的风水宝地呀</h3> <h3>山包后面是一块高山盆地叫葫芦头,葫芦头有一口古井叫古家井,那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盛产板栗核桃梨子等各种山珍。</h3> <h3>出入通道竟要穿越绝壁之上的“吴仙洞”,蜀道之难与险,叹为观止。当年我在大竹河工作的时候去过几次,一直觉得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就在这片洞天之外。</h3> <h3> 莲花街后山顶上有庙名曰“莲花寨”,曾是古代山民拒匪的堡垒,也曾是红军浴血的战场。如今乡民把破庙修葺一新,祈求道教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的梦想。我站在莲花峰上,山风猎猎,夕晖镀金,大竹河所有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落霞与孤鹜齐飞,一颗尘世的心仿佛化为片羽轻飏。</h3><div> </div> <h3><br></h3><div> 大竹河山水秀丽,地灵而人杰。老人告诉我,清末有个叫赖春山的文人,有诗赞曰:“大竹头上一朵莲,葫芦掉在井面前,石人下河照明镜,二龙抢宝火焰山。”这首诗简直就是大竹河的地理风物指南,生动而传神地描绘了这片神奇的山水。</div> <h3> 归去来兮啊,我梦牵魂绕的大竹河!三十年世事变迁,喧哗或者沉默,讲不清的故事依稀,不变的是我的思念日浓。</h3> <h3> 我在大竹河最想去的地方叫竹园,那里曾有险滩激流,也有竹影清风;那里曾有宽宽的河床,也有洁白的鹅卵石。那里,曾有一个唱着歌去河边浣衣的女子,还有一位做好了豆腐炖腊肉,泡一壶桂花茶在村头张望的大娘……而我此去见到的,是大河拐弯处筑起了一座叫“白杨溪水电站”的高高大坝,眼前是一汪叫“白杨湖”的盈盈绿水。那湖边的垂柳,被我看成了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满是你的倩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记忆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还在湖底招摇;在大竹河的柔波里,我曾想甘心做一条浪漫的水草!但等我鬓霜归来,才明白这只是沉淀在岁月中彩虹般的梦幻了。</h3> <h3> 归去来兮,此行经去,我是来寻找一个星辉斑斓的梦么?三十年前,那个少年的梦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仗剑天涯,功名抱负的豪壮,遮挡了你风花雪月的柔情。大竹河,你不知道啊,多年以后,我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多少次午夜梦回,我把窗前的树影看成了你月下的妙曼;多少回雾霾深重,我把迷茫的灯火看成了你回眸的妩媚。曾经热血万丈,归来空空行囊。我曾经的大竹河,你如今的白杨湖,我梦里依稀的山山水水呀,能否为我疗治尘世的忧伤?</h3> <h3><br></h3><div>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多想在大娘做农家饭的柴火旁,在大叔悠扬的二胡声中,和你高歌一曲。但此时此刻,我不敢高歌,生怕惊扰了几位白发老太闲聊晒太阳……</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h3> <h3>我终于来过了,并在心底长出了浮萍的根须。但我又要走了,但我还会再来。风过花落,秋叶归根</h3> <h3>不见帆影穿梭的大竹河啊,我依然爱着你:爱你车来人往的场镇,爱你静水流深的湖泊,爱你淳朴美丽的姑娘,爱你绿树红花的村落……这爱如山中苞谷酿造的美酒醇厚,这爱如桂花炮制的茶水清香,这爱如粉条炖猪肉般的回味无穷......</h3> <h3><br></h3><div><br></div><div> 青春的热血未冷。如果我再来大竹河,请允许我把夕阳的温暖涂满这山,这水,这山水间的村庄,这蓝天白云下的炊烟……</div><div> </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