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核心素养、优化英语教学—聆听龚亚夫老师观摩课及讲座

远行的足迹

<h3>10月21日,在教研室组织下,我有幸在北京八一学校保定分校观摩学习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著名英语教学专家龚亚夫老师的有关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公开课和讲座,收获很多,感触很大,现从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教学技能的灵活运用和教学目标和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h3> <h3>一、关注核心素养、有效融入语言教学<h3>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教学理念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全方位发展的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国家情怀,更加注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独立思维和创新实践各方面的能力。龚老师在公开课和讲座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和丰富的肢体语言的表达,充分利用所教的语言内容,并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参与实践能力,这样就更加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功能与结构的教学。</h3><h3><br></h3></h3> <h3>二、遵循双放原则、灵活调整教学过程<h3>我们一般把教育专家的概念界定为在台上评析其他教师的授课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指导性的建议。而龚老师能够在六十多岁的年龄放下姿态、放开思路,亲自为大家呈现了一节英语观摩课,而不失大家风范,让在场教师钦佩不已。面对一群八九岁的孩子,龚老师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还根据课堂节奏的变化能够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并灵活调整教学步骤,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龚老师遵循“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采用个人、结对、小组等不同的训练方式,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这样既传授了语言知识和训练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而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熏陶。</h3><h3><br></h3></h3> <h3>三、设计多元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h3>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多元目标的设定和落实。他把语言教学目标细化为语言交流目标(语言运用知识、听说读写技能、语言交流策略)、思维认知目标(正向思维方式、多层次思维能力、学习策略与能力)、社会文化目标(行为规范与伦理美德、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与国际意识)。这种教学理念为我们教师呈现了一幅全面而立体的教学画卷。语言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综合教育的平台。它丰富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们应该在学生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和社会文化修养。这样从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到语言能力的培养升华到学生的全面培养,这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内涵的同时又给了我们新的启发。</h3><h3><br></h3></h3> <h3>龚老师的观摩课和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核心素养的实施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教学实践的动力。这同时为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激发我们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勤于实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