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方圆 岂由乎水——常保立 先生古画法传习课徒记

孙白丁

【编者按】 常先生说:我讲了什么不重要,你想起什么才重要。先生还说:你看见什么不重要,你感受到什么最重要。 去冬,常保立先生正式与国家图书馆开设 “古画法传习院”课徒。迄今,除去假期仅授课两月有余,众学子已经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先生又说:第一次拿起长锋羊毫,写出了落落珠玉的石鼓文。国图古画法传习院学生不是学,是清空腾地方。这笔自然纯净,质紧了,这字形不必担心,自己就聚拢好了。只因,质决定了引力,以这种落墨法式入画,成图还有问题吗,无论魏晋唐宋。 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始知中处者人,是以三才之担当。师者傅也,保氏教也。某之,无教无学,一介,以孝为教。惟身心托以毫素,举后学动必依真。 试以我先祖留下一管之毛颖。 古画法传习院的学生期中汇报 深识书者 惟观神釆 【释文】 惟为古也 上乐 古画法传习院 崔旭生 古法晓春 马晓民 吃草的鱼 姚雅楠同学书写 许洁 【作业】 【释文】 宫 【作者有话说】 常师课上说,九成宮醴泉铭几个字"宫"尤其好,这不是字,是建筑,是宫殿。听老师一说,我也越看越喜欢,所以写了这个字。 【先生来点评】 九成宫 故宫 以石鼓一画之功 锋颖所向 毫素之间 剡纸易墨以力透纸背 这穿透铁砚的力量 难道仅仅是写字吗 学生再次打动了我 [太阳] 【Ta的小故事】 一个安静的人。 大瑶瑶 【作业】 不见笔痕 就像大瑶瑶的宣纸上 曾经溅上的那滴墨 【释文】 高深 渔 【作者有话说】 老师常强调的唯质成纹,多高多深,出者进也,无往不复,计白当黑。这些理念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我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方式。看事物看两面,看本质,不追求有也不追求无,在无与有之间是最难得得真!古画法没有结业,是一生的课程。感谢感恩。 【先生来点评】 渔 字有金石镌刻石鼓的感觉 该掏到的都掏到了 有金石味儿 非常拙厚 细看 可引文学以色彩 【Ta的小故事】 去台湾的时候,与常老师多次或讨论或闲聊,其中有两次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回到北京上课时,老师点评到我即说:“这个同学以前不太有印象,这次去台湾我和她有过两次对话。”神准!老师真力了得!同时也很感动,这么多同学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又有意的爱护天性,真真难得的好老师! 真 【作业】 【释文】杨柳 【作者有话说】 上周,常师首次留题: 20字内表达学习古画法的感想。当下决定一字,“圆”,足矣。圆,可生发,既是石鼓文的根基,又和我以往的经历建立了似有似无的联系。遂画一圆。 这不是空纸,这是空间。既是空间,就能进入。正是我所想。每次上课之后都很开心。 习古画法的过程中,短短时间两次升华记忆深刻。一,终有一画得到老师的认可。常师说:真就俩笔道子(横和竖),上次写得比这次还好,连我都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不知道是否当得起。二,终有一字得到常师认可。第一次写这两个字:杨柳,就写成了。古法,还是不懂,只是情不自禁被吸引过去。 【先生来点评】 这不是空纸 这是空间 既是空间 就能进入 不仅是一个外形的圆 而是有收有放 随时曲折 无一笔直下 圆中有直 直中有圆 借一画的立体 就出现了空间 就能走进去了 惟毫软则奇怪生 从她皱皱巴巴的无一笔直过的笔画锻造中 能看出真是真诚恳 【Ta的小故事】 真一如其名,很本真地呈现,在横竖线条间琢磨 磨着心性,体会古人的中锋落墨的那一刻。哪怕一点,延长为画,积画成字,所以水到渠成,也就自然流淌出后面的字。 陈香 【作业】 【释文】 中道不二 一以贯之 真常师古 清净自得 如是 写 【作者有话说】 用笔的过程如同太极运行,是一个画圆的过程。这个圆不是通常理解的平面图形,而是立体的充盈的饱满的球形,是四面八方的力量的支撑和抗衡。而圆心便是常先生说的“中”。圆球可以大至虚空无尽,小至一粒微尘,圆心恒常如一,不偏不倚,不离不弃。 【先生来点评】 石鼓文圆锋主笔一竖 到后来九成宫 已经发展到悬针 无垂不缩 有一种想象中的回味 有去还有回 虽然是齐头的 但感觉是圆的 感觉非常重要 比如赵之谦 王羲之 颜真卿 即使写侧锋 但真厚 实则中锋 其实 意在守中 写 字六个笔画下垂 但无垂不缩 特别像植物土中探索着往深处扎根 欲下还上 活的 确实好 【Ta的小故事】 平素总是面沉似水,举手投足间,都散发一种雅致的调调儿。美从静中来,她字的笔画一如她的心画,每每打动人,似煦风轻拂,滋润心底。 孙白丁 【作业】 【释文】 汲古得修绠 【作者有话说】 出自韩愈《秋怀》。汲古:打水; 绠,绳子。 现代人也许糊弄儿,古人不会的,常看到井口边缘被井绳勒出的一条条深深的道子,被惊到了。汲古得修绠,就是必须下功夫才能得到真学问。 【先生来点评】 捺是主笔 筑锋 筑起墙 原地加一厚度 然后放锋 注意:捺画铺毫 筑锋饱满 再画内回收 不要玩帅耍酷 不要出锋 不要形式上的飞扬 笔锋要回要收 董其昌语 不见笔痕 右字无笔痕好 没有也是有 不知来龙去脉更好 虚实相生就感人 【Ta的小故事】 以白丁自称,心虚自己墨水的浅薄,但有时又能蹦出一些火花。但心性顽劣,慢慢琢磨后,也许会有玉的呈现,但必须汲古得修绠,下一番苦工夫才行。 吕小微 【作业】 【释文】 惟一 【作者有话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先生来点评】 本真字 不怕丑 要本真 漂者 飘也 不用意在字形 小V最大的长处是松 本真知善 【Ta的小故事】 小V 成熟历练,果敢中还有韧劲,惟一二字即可见。古法是一条慢慢的修行路,她便是其中的一位寻道之人。 郝浩宇 【作业】 【释文】 一 宫 【作者有话说】 [微笑]在古画法学习班,跟随常先生用长锋羊毫直入笔画,学写《石鼓文》《九成宫》。常先生无私,无倦真心教授同学们在笔墨之间。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互助的集体。由衷感谢常先生和国图的工作人员,感恩[太阳][太阳][太阳] 【先生来点评】 内擫 本真 【Ta的小故事】 沉静无语,很关注古画法的传承。 满春 【作业】 【释文】 知常习静悟真归一了道 之 【作者有话说】 修习书法是个渐进的过程,守中一画是不二法门,常常修习时时自省在渐静中渐净,照见自己!生活中时时保以修持的状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处处皆能体悟真常大道!感激常师殷殷教诲!!! 【先生来点评】 灵气很高 再下功夫 站桩一炁 聚散之间 【Ta的小故事】 非常关注古画法的传承。 雅楠 【作业】 【释文】 无忧 二日氐上祥 灵 【作者有话说】 写字对我个人而言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入世心法。越写心越静,越净字越真。当你沉浸其中,就会不断达成新的目标,从而变得更加开心、愉悦,更加喜欢自己,给自己更多正面的力量。“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感恩常师的付出! 【先生来点评】 雅楠同学报名之前就游移 报不报名 真真不会写啊 到第三次课 从没拿过长锋羊毫的人 竟写出惊喜 笔画极结起之约 入木三分 她不知字形 字形自己就找她来了 一画的问题解决了 其他事迎刃而解 【Ta的小故事】 漂亮美女一枚 ,开开心心 ,就像她写的无忧二字 。在一种松的状态下,本真的状态自然流淌,我总想,她的心底该是多么的清澈清凉~ 心清神静-因慧 【作业】 【释文】 去饰归真,明心见性。 【作者有话说】 书法是我寻求的一种静心修行的方式。我对常老师所教书法的解读是:在笔行中锋的虚无状态中,墨迹中显露的的人内心本真的内涵。表达的是无论书法还是修心,都是在褪去包装/意识(指知识的“科学”框架),才能显露出最普通,最基本无暇的本心。我原本一直就在彼岸,只是意的包裹太厚,让我不能觉知。 写字是我拨云见雾的过程。 【先生来点评】 深就是高 穿透力不在大小 以小见大 慢则长远 笔画往深了写才高 内化的线条 画被也为穿 不在彼岸 在自己 【Ta的小故事】 心有慧根,修佛修心 ,“心”字如一朵莲花盛开,一如其心 。虽是中途加入古法班 ,但一超直入 ,直入当下,禅心一画在墨迹中飞扬,不是荡开去,而是往复间,意在收。 孙效珩 【作业】 【释文】流 鱼 【作者有话说】 用一生慢慢去体会“无往不复”和“计白当黑”[微笑] 【先生来点评】 慢就是快 慢能久远 【Ta的小故事】 她在体会中。 崔丽 【作业】 【释文】 鱼 虎 【作者有话说】 向常先生学习书法这段时间,我的收获更多在如何做人上,思想上的震动与收获超过了技法上的字。感觉自己的世界突然沉静下来,感觉大脑中排空让一切美好的、纯粹的东西装进来的过程!感谢常师!感谢所有为我们忙碌的老师! 【先生来点评】 古画法传习院不是教 亦不必学 而是先腾地方 好东西自然就进来了 为此崔丽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这两个字是扔后的状态 出入 结起 写出了自己的水平 【Ta的小故事】 敢于战胜自我。 胡小燕 【作业】 【释文】 一画 【作者有话说】 古画蕴含丰富多彩的信息,类似于石鼓文所释放的审美,表达的是古人对于自身以及对于天地万物的世界观。常师引领我们一起去敲开古法的大门,穿越时空去体会和触摸古人璀璨夺目的精神、物质世界。 常师引古人云:结体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如果不把用笔的方法吃透,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都在一画里。 【先生来点评】 笔画有穿透力 避免方头 出锋 笔画虽然细 与齐白石 八大山人的粗笔画道理一样 齐白石的老倭瓜 就这么画的 八大山人 两笔之间不用特别交待 但 无等于有 笔画就像“写”出来的树干 线条表面丑不怕 只要真 就能打动人 以真对真 但还要取决于后者——人 你真才能看出真 真力对接才行 【Ta的小故事】 灵动可爱的女子,但很敏锐,时不时蹦出犀利的话语,直击要害。在反复画大圈小圈,各种线条间,慢慢磨着内力。因为她晓得,万古不变是一画,这一画决定了后面几乎所有。 景素春 【作业】 【释文】 下即上,出则入, 慢方快,有还无, 相生相对,鉴今通古。 【作者有话说】 看似矛盾的实则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我们要去理解和研习的多是这之中的平衡和度。古画法如此,很多方面也都是如此。 【先生来点评】 人很沉稳 字如其人 看似平滑整齐的笔画 什么都没有 实际有很多内容在 这样的线条再细再长即可入白描勾线 【Ta的小故事】 没有故事...... 就是故事。 米诺 【作业】 【释文】 字哉自在 美丑之间 能非之外 有(无)之中 虎 允 【作者有话说】 本来后面还有一句‘内求真力、万物成绘’ ,但是写不好啊,就先记在心里吧。正如有无的‘无’ ,写不满意,那么就真的无有了吧,反正有无之中现真字。和先生习字,用的是笔墨,修的是心性,寻找毫素间的弹性,探求心灵的尺度,在笔下生疏而无法表现内心的当下,就先快乐地写下去吧~ 【先生来点评】 入学较晚 灵气超高 对于她不是教与学的问题 能出本真就好 关于虎字描述 阳光春早 地里还没有返青 老农扛着犁 后腰别着烟袋 穿着免裆棉裤 准备下地干活了 允 字 每一笔都有回送 耐人寻味 【Ta的小故事】 顽皮! 苗迎华 【作业】 【释文】 传之以道 树之以德 春风化雨 薪火相传 薪传 【作者有话说】 老师讲的不是技而是道,在这样的惠风熏袭下 同学们很快进入古法状态,在虚堂神定凝神一画的一瞬间找到真我。推广之,不论写字画画还是做其它事,人的修炼都更重要 。 【先生来点评】 笔画求中求圆 只看“薪”的竖笔画 像铁棍儿一般力度 没有变化中的变化 高 考验作者 更看赏者的眼力 古法 炼的是人 【Ta的小故事】 没故事~ 她就这么说, 我想她是真正悟到古人的心思了。 莫 【作业】 【释文】 子 天 【作者有话说】 文字没什么意义,翻开石鼓文,赶上什么写什么。就像来到常师课堂,也是巧合。身体不好,把练字当作锻炼身心的事,看自己写字越发明白常师的话,不是字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一直没有让自己沉下来,这个字也好不到哪去。本来也不是为写字而来,慢慢把常师的话化为自己,当什么都没有了,就都有了。 【先生来点评】 当什么都没有了 也就什么都有了 【Ta的小故事】 本来也不是为了写字而来。 玥麒 【作业】 【释文】 墨 缘 【作者有话说】 世間所有遇見皆是緣!緣起於墨 墨引緣於師!在墨的變化中體味人生,尋找自己!借常師語“沒有自己便是自己” 【先生来点评】 字很圆 行笔不快 不见笔痕 因为气足 能感觉到缺的那部分 依旧是圆的效果 比如八大山人 画一树干 嘠然而止 两笔之间没连着 但气还拽着哪 那才感人呢 画来自于书法 缘 字 涨墨的感觉 收 有黍米珠聚墨痕之意 这种笔进九成宫的一画非常好 【Ta的小故事】 平日話語不多,喜清凈,愛遊蕩。常師說是個老實人,說話就臉紅,这多好呀! 本真自在。 李平 【作业】 【释文】 一画之本真 【作者有话说】 通過這段時間在古畫法傳習院的學習,是我逐漸體悟到書法繪畫的本質,在無往不復的運筆當中體悟自然的生發之力。筆墨在紙上的流動也好似有了生命一般。 【先生来点评】 认识很高 【Ta的小故事】 高在纸上的流动也好似有了生命一般。 仲晓红 【作业】 【释文】 同 【作者有话说】 写字和参加这个班,是想跟老师和各位师兄学会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一同进步,一起快乐。 【先生来点评】 石鼓状态 往下走 凹槽 直切向下 刻痕不是“V”型 而且是在顽石上留下的刻痕 【Ta的小故事】 人很沉稳内敛,话不是很多,却有一种掷地有声的力度 ,不急不躁 ,挺好。写字本来就急不得,稳稳地走下去,终归是绽放。 飞鱼 【作业】 【释文】 君子之于 【作者有话说】 每周听常先生讲课超过10个小时,开始我听不懂,带着耳朵上课能进多少进多少吧,感觉没听但每次下课回家都睡不着觉,常老师的话会自己在脑子里萦绕,我平时练字不多,但我感觉老师讲的知识不光是在写字里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已不自觉的用上老师讲的知识,我的性格、谈吐在慢慢的改变。我想说认识常先生是我的福气! 【先生来点评】飞鱼给我的感觉就是诚恳 厚道 字如其人 【Ta的小故事】作为班主任悉心为大家服务。 曾达 【作业】 【释文】 鱼 【作者有话说】 首先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指点,尤其是批评。初学者下笔之前需读帖,而后想,之后入无,圆厚质密才能出真。高手落书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状态,将所有要素包括文章内容及抒发情感亦或技术等全杂糅到一起而不是偏重一门。若颜真卿祭侄文稿,若踏花归来马蹄香,更若徐谓墨葡萄。望老师多带学生品评历代经典书画,于我之真力提升更大。 【先生来点评】 如其所述 进步非常大 【Ta的小故事】 经赵阳路同学示范后,大家可以看,从左边的状态到其右下角线条的变化。 江天 【作业】 【释文】 凝神一画 尊 今 说 【作者有话说】 山川大地 春夏秋冬 东南西北 风花雪月 他幻想写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如果不行 便尝试写遍心灵的每个角落 石鼓为丹田之气 其余皆可为招 有招无气乃花招 有招有气为上招 有气无招为妙招 隐气无招为神招 我现在处于花招努力变上招的痛苦挣扎阶段,比没基础一画入道的同学差两个层次。 【先生来点评】 江天同学才子 自悟 必有大成就 【Ta的小故事】 江天这名少用,因为习惯叫他才子 ,知笔画里应有东西,会写会画,那他来这干嘛? 跟常师追寻古风,古法用笔千古不易,这是寻根溯源的路。对他来说,有点苦,因为他得先扔,扔掉他所拥有的“习气” 。他很智慧,大刀阔斧地纯化自己,再生发出一个新我,好棒! 乌龟剑客 【作业】 【释文】 斫净自身 古 泉 【作者有话说】 当你还是自觉的拿起长锋羊毫饱蘸浓墨时,墨珠儿可是不自觉的滴下来,这便是天经地义的落墨法。古人那是写字是不自觉的行天道,跟着天道在前进。天道是公允的,当你即使接近了他一毫米,他也会微笑对你。当你原地踏步或是走了回头路,他也不会责怪你,他会耐心的等待你,往前走斫净自己。[微笑] 【先生来点评】 近几年一直练石鼓文 但平台期长 近日 扔了很多 字加密集约 张力筋骨尽在 知人决定了背后的质 绘事后素 惟质成文 古 字像埋在地下三千年的铁器出土 剑绣土花 中含坚质 【Ta的小故事】 维乐古道伸六艺,只守真常不二心。 【最后分享】 某日,大家正在群里热议此字。 先生驾到,侃侃曰: 䢱者 媟也 不庄重中还有狡猾的意思 䢱念读 又念乍 媟念泄 这个字出现在石鼓中 基本上描述了一个周时出猎的激烈场面 猎者顾不上了 一会母鹿 一会野牛 一会硕鼠 一会野猪 忙不过来了 其中这个䢱就是形容硕鼠 指狡猾的大肥耗子的意思 顺便说一句 石鼓文的年代 顺序 文中读音含意历代都是有争议的 而这更彰显了我古汉语丰富之魅力 又给后学以引文补阙的可能 实在是我先祖忧患于子子孙孙之永保 先生常说,写字画画就是个托辞。那托辞背后的真意又是什么呢? 是传习古法,令后人能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是传习先祖高妙的思维方式,使子子孙孙永宝用。 诸位同学共同 感恩先祖灿烂之遗存🙏 感恩先生不倦之教诲🙏 并感恩古画法传习院🙏 特别鸣谢 国家图书馆 北图文化中心总负责人牛春兰女士 (感谢同学们提供美图,并写出肺腑之言。因篇幅受限,无法全部刊出,悉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