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4年,我来到了呼伦贝尔学院,这个看似很平凡的大学,对于我却非同一般,在这我与我通辽的8个伙伴同住一个宿舍,在这我遇到了我的恩师付刚老师,王政君老师,在这我结识了教育系专科5班的同学们,在这我有了112宿舍的姐妹,今天,我已毕业10年,回到了我的家乡,而每当听到呼伦贝尔学院,让我感到无比亲切,无比思念~</h3> <h3>绿色玻璃,半圆形的艺术楼,上面赫然写着"呼伦贝尔学院"几个大字!</h3> <h3>这是逸夫楼,我们导员的办公室,美术教室都在这个楼,每天都会来的地方,熟悉啊!</h3> <h3>第一天报到的地方,人特别多~</h3> <h3>体育馆,大型活动经常在这举行,参加过很多次,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我班团支书在这个馆里唱了一首《相思风雨中》~超有范!</h3> <h3>对于呼伦贝尔来说,冬天的雪再熟悉不过了,10月1,这里就下了大雪,一直到放寒假,再到三月份开学来,地面都是白的,踮起脚尖走路似乎才是正常的走路方式~</h3> <h3>每天8:00清宿舍,我们又没有班级!图书馆收留了我们!😝还有"红毛裤"的故事~</h3> <h3>找了图书馆清晰点的照片,勾一勾回忆~</h3> <h3>这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教学楼,那么亲切,让我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h3> <h3>艺术楼,上钢琴课的地方,期末测试的地方!说起期末测试,想起宿舍的姐妹们平时不学习,快考试了就在宿舍走廊学习的场景(因为宿舍10点半要熄灯)!</h3> <h3>呼伦贝尔学院的宿舍管理非常严格,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床单要撑平,宿舍要一尘不染,每个宿舍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八人间的上下铺,很熟悉~</h3> <h3>食堂,以前没有牌匾,只有号码的,"去六号打饭,他家有帅哥!"隐约记得老大和她先生,就是在7号窗口认识的~</h3> <h3>经久不衰的小二楼,二楼是网吧,一楼是美食的天地,虽说那的东西不是很~但是却很好吃,肉夹馍,酿皮,老太太的卷饼,炸串,酱油炒饭~</h3> <h3>这是新盖的小楼,略有印象!有个迪厅,还有个摄影店,同学们拍写真的地方~</h3> <h3>后山公园!景色不错!咦!东山~不知大家是否记得~</h3> <h3>广场舞,"民族民间广场舞"呼伦贝尔学院的招牌舞,舞蹈很长,许多人跳,涵盖多民族舞蹈,早起到艺术楼,逸夫楼门口练习,每听到舞蹈音乐就特别讨厌,如今却莫名的感到亲切~</h3> <h3>还记得4路么?河东到河西,经常乘坐它去逛街!</h3> <h3>呼伦贝尔学院,亲切,熟悉的地方!翻看那一张张照片,思念之情涌上心头~永远不会忘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