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没有暖气的冬天</h1><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br></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文字:巫主</span></h1>编辑:巫主<div><h1> (一)</h1><div> 周末,今冬第一股寒流过来了,气温降至零度。傍晚下班时,突然刮起了大风,满地的落叶像中了魔法,刷啦啦向一个方向奔去,最后在墙角聚做一堆。十一月中旬的风已经很具杀伤力了,我低着头双手插在衣服兜里,匆匆向家里走去。<br></div> 黑白二汪欢跳着扑向我。屋里很暖和,暖气早在两天前就打开了,温度调的是我喜欢的二十度。刚五点半,天已经黑了,长工还没有回来,LED灯明亮而柔和,我开始准备晚饭。<br><h3> 两汪又睡觉去了,黑蛋并没有像前几天那样伺机跳上沙发,而是找到一根地热管,拉长身体侧躺在地板上。窗外的风依然呼呼刮着,八宝粥在锅里漾出丝丝香甜,突然不可遏制地小时候冬天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h3><div><br></div></div> <h3><font color="#ff8a00"> 冬日厚厚的积雪 </font></h3> <h1> (二)</h1><h3> 我家住在豫西一个小村庄里,处于太行王屋二山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段。村子坐落在凹陷处,西头有个丈余高的土寨,寨上住了十来户人家,我家就住在寨子西北角。冬天,西北风呼呼刮来,寨子上格外冷,根本不知“暖气”为何物! </h3><div> </div> <h3><font color="#ff8a00"> 通往寨子的斜坡</font></h3> <h3> 这个冷也是现在回想起来的,当时并没有感觉。下雪天,几个五六岁的孩子穿着“豆包”棉鞋,在雪地上疯跑,捡拾碎瓦片投下屋檐冻结的冰凌柱,含在嘴里当冰糕吃,直到饭时回家才发现棉鞋、棉袄袖子已经湿透,手指冻僵握不住筷子。此时,家人会赶快笼上一盆火,火盆用破损的蒸锅盖糊以黄泥做成,柴火最好是花柴(棉花杆),易燃、耐烧,四五根花柴就能窜出一两尺高的火焰,通常只有在家里来亲戚的时候才舍得用。先站在火盆边把全身烘热,等火焰落了,再坐一小板凳,双脚蹬着火盆,边焙鞋子边吃饭。当然,挨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 </h3> <h3><font color="#ff8a00"> 云朵样的棉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棉花杆是待客的燃料</font></h3> <h3> 晚上,我最喜欢去同院本家大娘家玩耍,大娘家里哥哥姐姐多,还有气氛宽松。一次不知因为一句什么话,本家姐姐竟然照着大娘小臂打了一下,让我羡慕不已,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大娘家里点着一盏煤油灯,中间放了一盆火,大点的哥哥姐姐在剥玉米,大娘、我还有比我大几岁的一个哥哥则围着火盆。盆里架着一圈玉米芯,边缘的灰烬里埋着玉米粒和红薯,大娘用火钳慢慢拨拉着灰烬,忽然听到“啪”的一响,一颗玉米粒从灰烬里蹦出来,开出一朵小白花。大娘把玉米花钳出来,少顷,轮流放在我俩的小手里。那温热的玉米花焦焦脆脆,还带点灰烬的味道,嚼到最后满嘴都是香~再过一会,红薯也熟了,大家停止剥玉米,扒出红薯,轻轻拍一下,倒吸着冷气,剥开红薯猛咬一口,随即头顶上升起一缕白烟,昏黄的灯光里,看不清各自的眉眼,只听见一片吞咽声。 </h3> <h3><font color="#ff8a00"> 挂在屋檐下晾晒的玉米</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玉米芯也是很好的燃料</font></h3> <h3> 去年春节,和姑娘一起看电影,她非要让我们尝尝她买的美国爆米花不可,一股香精的味道,周围的年轻人却是人手一桶。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嗅觉似乎也麻木了,需要更多更新奇的感官刺激,已很难辨别食物原初的味道了。<br></h3><div> 童年的我们虽然只有一双鞋子,没有零食、更没有电视电脑,可却是如此的快乐和满足! </div> <h3><font color="#ff8a00"> 村头土沟边火红的柿子</font></h3> <h1> (三)</h1><h3> 大约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女孩子“爱美”的天性觉醒了,于是,我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冬天——</h3> <h3><font color="#ff8a00"> 让人遐想的夜晚</font></h3> <h3> 村里有个男孩子,跟着父亲在城里读初中,每到周末他会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来学校招摇。那年初冬,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橡胶底子像云一样白,厚厚的包着鞋面;帆布鞋面像天空一样蓝,长长的覆着脚面;鞋面上两排气眼,用一根蓝色的带子系着。那鞋子在一双双或泥污或露脚趾的黑色布鞋中是那样的醒目!有个见过世面的同学说“看!青年鞋!”拥有一双青年鞋就是我少女时期最强烈的渴望!<br></h3><div> 终于,我也穿上了青年鞋。天气越来越冷,同学们纷纷穿上妈妈缝制的“豆包”棉鞋,我依然穿着我的新单鞋,在校园经过时,享受着别人的私语“看!青年鞋!”</div><div><br></div> <h3><font color="#ff8a00"> 严冬也要开放的花</font></h3> <h3> 教室讲台里侧盘了个泥炉子,用来取暖的,班主任把管理炉子的任务交给了值日生,于是那炉子天天都需要重生一遍,教室里依然如同冰窟。一下课冻的瑟瑟发抖的我们都拥向炉子,调皮的男生会爬到炉子上面,我则就近坐在一张课桌上,垂着双腿,让鞋子暴露在空中。最后,甚至班主任都看不下去了,问我“你冷不冷?”当然微笑回答“不冷”。其实,我的脚已经冻伤了,一节课下来双脚冰凉、疼痛,需要扶着课桌悄悄活动几下才能走到炉子旁边。再到后来越来越严重,双脚后跟肿胀、起泡接着溃烂,尤其是左脚,创面有一元硬币那么大。白天走路一瘸一拐,晚上在被子里捂热后则奇痒无比……<br></h3><div> 我脱掉了“青年鞋”,脚上包着厚厚的棉花,穿上了我母亲的棉鞋。每天,一个瘦弱小女孩,趿拉着一双船似的大棉鞋,瘸着腿从校园走过,一定像在上演一部滑稽剧~当年我的同学竟然没有一人讥笑、揭我的短……如今脚上依然留着那时的印记。 </div> <h3><font color="#ff8a00"> 两只喳喳的喜鹊</font></h3> <h1> (四)</h1><h3> 我从小喜欢阅读,但在1976年之前,能找到的课外书很少,同学们争相传阅的也就是《金光大道》、《西沙儿女》等有限的几本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繁体的《红楼梦》,硬是囫囵吞枣地读完,那是一个完全迥异的世界。第八回中小丫鬟雪雁为黛玉送去手炉,黛玉却笑了说“那里就会冻死我了”。那个穿着大红羽缎披风、揣着手炉,在雪天里款款走来的贵族小姐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让我惊诧不已、羡慕不已……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 </h3> <h3><font color="#ff8a00"> 那时能看到的书</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 (五)</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经历过高考的焦虑、婚姻的琐碎、经济的窘迫、工作的困惑……被自己的欲望折磨得心力交瘁。如今已逾天命,适逢盛世,再不会因一双新鞋冻伤双脚,也能为自己买一件“大红羽缎”披风,待在暖暖的房子里,心中却愈加怀念母亲做的“豆包”棉鞋和冬天里的那盆火……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幸福不需要那么多的附加条件,别人的生活你永远看不懂,自己的幸福别人也许不屑一顾~那又怎样呢?幸福的生活未必都是相似的~托尔斯泰要崩溃!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两汪突然一跃而起,向门口奔去~长工回来了。我迎上前“外面很冷吧!饭做好了,吃饭吧!”“今天心情这么好?”长工奇怪地问,我笑而不语。幸福和暖气无关,对吧?!</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枝干苍劲的乌桕</font></h3> <h3><br></h3><div><br></div><h3> 2017.11.17</h3><h3> 整理于2018.11.1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