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西方与东方根本性的不同<br></h3><div>西方心理学疗派众多,主要有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各疗法的心理理论和治疗方法有许多不同点,但共同点是意识范畴内的认知。东方心理学有森田疗法、醒悟疗法、无为疗法。它们各不相同,但对心理规律的认识是一致的,心疗方法的本质是统一的。东方也有共同点,那就是超意识范畴外的感知。西方的心理理论和治疗方法是通过学习认知获得的,得到的是知识、经验、学问。东方的心理规律和心疗方法是通过体验、感知获取的,取得的是智慧、规律、感悟。认知所得是西方心理学的全部内涵,是对意识层面知识的认识。感知所取,是东方心理学认识心理深层次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对超意识层面心理规律的揭示。这是对西方与东方总的概述,也是西方与东方根本性的不同。<br></div><div><br></div><h3><br></h3> <h3>二、认知与感知的区别<br></h3><div>认知与感知是自知的两个层面,是同体而异名。如鸟之双翼,河之两岸。它们有许多内涵秘密,甚至不为人知,这是人心奥秘的一部分。主要有以下六点:<br></div><div><br></div><div>1、认知通过学习、实践获得的是知识经验;感知通过体验感悟获取的是智慧。</div><div><br></div><div>2、知识经验可以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描述。感知的东西,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描述,出言就错,落笔即非。不能说,还得说,按照语言、文字的涵意进行操作体验,让感觉的东西在体验中重新出现。</div><div><br></div><div>3、知识经验可以教,可以学。一人会,万人懂。感知的东西,不能教,不能学。一人知,万人迷。不能教,还得教,必须在语言、文字的指引下,每个人亲自经过体验,才能知道它是什么。</div><div><br></div><div>4、认知是狭窄的,局部的,浅显的,容易被事物、记忆打扰而产生不良情绪或妄想。感知是宽广的,整体的,深沉的,它不被事物、记忆打扰,而且能消除不良情绪或妄想。</div><div><br></div><div>5、认知的对象是物、事、理。它能被看到、听到、想到。感知的主要对象(指心理)是非物、非事、非理。它不能被看到、听到、想到。认知的东西一般都是“有”,感知的东西一般都是“无”。感知可以被体验到。</div><div><br></div><div>6、认知让神经症症状复杂化,使焦虑、害怕、恐惧逐渐加重或泛化。感知让神经 症状“简单化”,使焦虑、害怕、恐惧逐渐减轻或消失。</div><div><br></div><div><br></div> <h3>三、认知与感知的作用<br></h3><div>认知是“为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成了专家、学者只是有一些学问或渊博知识,没有超出意识范畴。社会上的各类书籍,无论是医学、历史、地理的书,还是心理学、物理、化学等等书籍,都在知识、经验、学问的范畴之内。“为学日益”的路几乎人人都在走,它涉及到全人类。<br></div><div><br></div><div>感知是“为道”。老子、释迦牟尼、道家、佛家、东方无为心学的探索者,他们不仅要学习知识经验,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操作体验,感悟天地万物的规律和人的心理规律。六祖慧能曰:“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慧能这句话,描述的是心理规律和心理疾病的产生和消失规律。运用心理规律可以消除烦恼、压力,治愈心理疾病,开发头脑中的智慧与潜能。“为道日损”的路走的人甚少,也许是“秘密”所在。</div><div><br></div><div><br></div> <h3>四、对西方心理疗法的认识<br></h3><div>西方心理疗法无论文词多么动听,结构多么严紧,只能是认知意识层面的知识道理。心理疾病的症状——焦虑、害怕和恐惧,是人的躯体感觉。意识层面的道理不能触及躯体层面的感受。因此,认知行为疗法不能彻底治愈神经症。任何空洞的说教,用思想去编制、搬弄传统文化中的名词,与心理治疗毫无意义。正如老子所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br></div><div><br></div><div>接纳或接受是西方和东方都认可的心疗方法。西方的心理治疗是用合乎逻辑的语言给患者讲解接纳的道理,任何道理对神经症症状不起作用。变换名词用什么“哭纳”、“笑纳”也都是煞费苦心。东方的心疗是让患者用操作的办法,使心身合一的体验去接受焦虑或恐惧,焦虑、恐惧的躯体症状就会消失,这是真正的接纳。</div><div><br></div><div>心理学的基础是体验,心疗的妙方是智慧,心理学的生命是应用,广泛的应用是皇冠,心理治疗是皇冠上的明珠。能否彻底医愈心理疾病,是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心理学的分水岭和试金石。</div><div><br></div> <h3>五、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学<br></h3><div>"道家之学,肇始于羲农,宗祖于黄帝,集成于老子。演而成彭蒙、田骈、慎到”。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佛学与道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东方智慧与心学思想。因此,心理治疗的真谛在东方而不在西方。<br></div><div><br></div><div>《道德经》中隐寓着极其丰富的心理规律、心疗原则和心疗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不在文学表面,而在文字背后的体验感悟中。读《老子》,研究《老子》,只在文字上下功夫,抄搬语句、文词,必定困惑在文字之下,徒劳无益。</div> <h3>西方心理学是有成就的,但有许多严重弊端,应当学习、借鉴,为我所用。但不应当照搬照抄,不应当崇洋轻中,更不可能把佛学和道学理论与西方心理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原地踏步,不能永远没有自己的东方心理学。应当运用东方智慧构建一部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超越西方的无为心学与心疗体系。</h3> <h3>目前,许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的研究者,从传统文化中探索心理思想,这是非常可喜的大好氛围和局面。这种深研与探索精神可喜可贺,值得点赞。但是,对心理治疗有突破性进展并能彻底医愈心理疾病的少之又少。其实,心理疾病的产生和消失规律就在每个人的心理,等待着我们用东方智慧去揭示。<br></h3><div><br></div> <h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中的东方智慧与心学思想,如是一颗璀璨斑斓的明珠光芒四射,永远悬挂在东方的天际,必将揭开照亮人类心灵的奥秘。</h3><h3> 张作礼 </h3><h3><br></h3><h3><br></h3><h3> <b> </b></h3> <p class="ql-block">洛阳东方心理学研究所</p><p class="ql-block"> 于2013年2月,由洛阳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研究所和无为疗法创始人张作礼先生在自我心疗实践中,从东方智慧中揭示出全新的一套心理规律、心疗方法和心疗操作艺术,呕心十五载,编著成65万字的《无为心学与心疗》即将出版。这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部独立的、系统的、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有别于西方的,东方心理学学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彻底疗愈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业务范围</p><p class="ql-block"> 无为心学与心疗的研究和推广</p><p class="ql-block"> 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疗愈</p><p class="ql-block"> 无为心疗师培训</p><p class="ql-block"> 智慧与潜能开发</p><p class="ql-block"> 心理公益讲座与服务</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 19103899688</p><p class="ql-block"> 邮 箱 lydfxx@yeah.net</p><p class="ql-block"> 地 址 洛阳市涧西区翠微路翠微居二号楼一单元401</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开 户 行 中国银行洛阳积翠路支行</p><p class="ql-block"> 帐 户 259820035707</p><p class="ql-block">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52410300062666115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取自洛阳老君山景区摄影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