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庄砂壶古怀庆府一绝.非遗风采.Ⅴ号:15893056619

美友1731994

<p>明洪武.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迁民.古怀庆府.冯氏先祖与前五句息息相关.山阳大地冯庄.冯氏先祖根立于此.厚重历史叙写着冯庄的渊源.冯庄先祖以仁德立世,嘉靖四十一年冯氏四世祖曾捐银百余两,三百余千粟,一千三百余石粮赈灾,朝廷感念冯氏义举,恩赐冯氏四世祖大相七品冠带,冯氏先祖泽被四方,兴师重教办私塾广收乡邻弟子,民国以前,冯庄人才辈出,邑庠生太学生恩赐登仕郎敕授八品训农司直到民国的文裕公开封城防司令冯庄有名头者多达数十人,今天村口小庙前数百年前冯氏先祖栽下的古柏依然向后人诉说着昨日的故事.冯氏先辈烧制砂器的历史上不乏佼佼者,其中我的大伯和二伯标榜于焦作地方志.在当时他们二人被冠以"活老君"盛誉.目前冯庄砂器已是焦作非物质文化遗产.</p> <p>为了生计.迁民于此的冯氏先祖重拾烧砂技艺.窑立于洪武年.料产于太行南麓.优质粘土.怀庆无烟煤.纯熟的技术.冯庄砂器由此而生.一辈传一辈.一年又一年.一步又一步.冯庄砂器迈着坚实的步伐走進二十一世纪.窑口上.这棵百年老椿.叶生叶落.见证窑场火与烟浓墨重彩的光辉历史.</p> <h3>百年窑场.百年的老物件.冯氏后人今天珍藏着依然带着先辈体温的制砂器具.这些老物件是最好的历史证明</h3> <h3>十多米深的上百年的老窑洞在今天依然为冯氏后人提供着最适宜的制砂场所.</h3> <h3>窑场里保存的制砂陶模.高四十多公分.口径也有四十公分.</h3> <h3>祖父和父亲制作的大号砂壶.外型虽说笨拙了点.但却是往日里人们生活必备的盛水利器</h3> <h3>窑场外.从太行山釆下的优质陶土接受风与雨的洗礼.风化软性以备后用</h3> <h3>上百年的窑址上.冯氏第十七代传人冯子新与冯氏第十八代传人冯春友共建的这座颇具北方窑炉特色的馒头窑依然焕发着炭与火的神彩.</h3> <h3>池中原矿每日上水.从矿料就开始陈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h3> <h3>常年恒温的老窑洞里存着陈腐的制砂泥料.一些老泥已有三十多年.</h3> <h3>冯庄砂器已延续了数百年的古老工艺炭侵入.也就是用做木质家具时剩下的刨花和锯末燻制出晶亮晶亮的黑砂.</h3> <p>冯庄冯氏砂器第十八代传人冯春友在父亲冯子新的精心指导下.远赴河北山西四川等制砂基地学习.经过数十次配料和烧制.终于研发出冯庄砂壶二十多个品种.冯春友秉承冯氏祖训做砂当以诚信为先的理念.所做砂壶.纯属原矿原做.绝不使用化工原料.以求自心安逸.冯氏第十八代传人冯春友九六年接触摄影.二十年来在全国各大摄影比赛中屡获大奖.对摄影艺术的孜孜追求积垒了一定的艺术修养.为后来的砂壶研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如果您喜欢粗陶可以加我微信:15893056619.以下是冯春友所制砂壶样照.谢谢观阅.</p> <h3>冯春友部分全国获奖摄影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