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这课的贡献

ten

<h3>在深圳学习的间隙去益田假日广场的四楼看了个展览,90大洋</h3> <h3>展览的周边设计</h3> <h3>2人之渊源</h3> <h3>孩子更喜欢达利还是毕加索呢?</h3> <h3>我更喜欢达利,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都很适合做教具,对,就是那节让人心焦的《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不过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诡异了点</h3><h3><br /></h3><h3>比如这个大虾⬇️,真是让人欢喜让人愁,这电话我可不敢接,快递除外</h3> <h3>抽屉也算生活日用品吧?达老师还是你会玩啊</h3> <h3>下面这组作品,线条流畅优美,如果没有铅笔线条,还真看不出是达利的作品,更像是美术大一女生的插图习作呢!</h3> <h3>俄罗斯套娃的联想例子,大的母素材联想<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植物人</span>里面套着与主题相关的子素材联想<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花的五官</span></h3> <h3>功能,形状的相似性联想⬇️叶脉和血管,叶片和内脏,纷纷在达利的脑洞里相遇</h3><h3>现代招贴画《地球之肺》,或许来源于此吧</h3> <h3>联想是什么,教材上说是从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思维过程</h3><h3>我理解的联想就是打破常规,我们上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学生非常规思维的习惯。</h3> <h3>⬇️这个太适合做这课的教具了</h3><h3>唱片,花蕊音符🎵,优雅的花枝造型与留声机的外形关联,</h3><h3><br /></h3><h3>这节课容易偏重美术的术,而忽略了审美的提高,联想方法也是术的一种,术的传授有时千言万语不为多,而美,一个画面就足够了。</h3><h3><br /></h3><h3>美可以引领术的方向和水平,比如想获得美好和谐的画面效果,那么我们必须仔细的观察,精准的描绘,学习多种绘画语言的表达,所以,教师对美的重视应该贯彻所有的美术课堂</h3><h3><br /></h3> <h3>还有盘子,都是标准的生活日用品</h3> <h3>这个很适合换成同系列物品的组合联想</h3><h3>比如文具,厨具,体育用品等</h3> <h3>美术教材中与联想思维相关的课程还不少,在这些课程里,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使这些课程成为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审美意识的一个过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