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不及细数流年的故事,来不及细品岁月的美好,一切都已成为再也回不去的曾经。不管时光如何变迁,那些青葱岁月的过往,都是我生命中难以忘记的,无论何时想起,都会激起心头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人间的路走过,都会留下深浅的脚印,经历的事总会有难忘的故事。我们是70年代的知青,那时候我们刚毕业走出校门,正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热潮,我们义无返顾遵循祖国的召唤,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农场去。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懵懂的时光容不得你去思考也別无选择,就别乡离家来到了长江岸边的兵团农场。刚来时我们一片茫然,不知水稻怎么播种生长,看广袤的田野上,没有见过沟渠纵横整块大田连成一片很远很远,炙热的阳光晒得皮肤通红,田埂上连一颗遮阴的树都没有。每天起早贪晚在稻田里耕田劳作,刚出学校的学生从未经历过繁重的体力活,半大的孩子无不思乡念家,也只能躲在夜晚的被窝里偷偷流泪。对我们稚嫩的体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双抢’的时光是最烦忙的季节,战友们为防被烈曰晒伤,全都长褂长裤穿在身上,站在大田面对整片金色的稻谷挥舞着链刀,汗水顺着脸夹滴落,黄灿灿的稻谷倒成一片。汗水浸透了衣衫,裤脚边嘀哒着汗水声,伴随着链刀的沙沙声,充盈着耳膜,汗水模糊了眼睛擦一把继续再干。在老知青的耐心帮助下,我们慢慢学会了栽秧割稻和推独轮车。从不懂到学会劳动,在适应的过程中,几经摔打,慢慢成长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这其中的甘苦自己体会深刻。一路走来我们有悲喜,有伤痛也有许多快乐。在生活中体验,在劳动中磨练,在学习中提高认知,所有的经历都是我们成长的过程。生活就是这样,别人只看结果,自己体验过程,经历了就会懂,面对生活,我们除了坚强,就是继续,别无选择,人生的路是在逆境坎坷中前行,在努力坚持中攀升。回忆过去看看现在,岁月改变了容颜,时光斑驳了记忆,唯有难忘那段战天斗地的知青岁月。经历了岁月风雨的洗礼,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加稳健,人生更加丰盈,岁月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人。今又重返人生的第一个驿站,来到了曾经生活的农场,看到熟悉的田野又是一番景象,走在当年走过的田埂上嗅着泥土的芬芳,回忆那知青岁月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心中五味杂陈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承载了浓浓的情意,知青的那段生活,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岁月的沉淀中还有几许怀念,愿心中一缕阳光在岁月的长河里袅袅生烟。</p> <p class="ql-block">铜陵长江大桥于1991年12月15日动工兴建,于1995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全长2592米,是八百里皖江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桥。宏伟壮观,是连接江南到江北的重要通道。普济圩农场与铜凌市隔江相望。</p> <h3>现如今二分场所在地。</h3> <h3>倪晓霞 曹定皖走在三队的机耕路上。</h3> <h3>当年知青姜晓梅 倪晓霞 曹定皖在三队的机耕路上合影。</h3> <h3>知青战友姜晓梅 曹定皖 倪晓霞,今又站在三队的大田里,振膊高喊山在,树在,我们在,岁月风霜几十载,鬓白花甲近黄昏。</h3> <p class="ql-block">知青战友姜晓梅 曹定皖,挥手一指那就是当年三队知青住宿地。现已是破砖瓦砾杂草丛生,她们走到近前,不知名的野花随风频频点头致意,欢迎当年的知青回家看看。</p> <h3>姜晓梅战友迈着疲倦的步伐,拨开荆棘把路寻。</h3> <h3>倪晓霞 曹定皖相互搀扶,踩着杂草寻找着当年走过的足迹。</h3> <h3>俩位美女在三队场基上留影纪念。</h3> <p class="ql-block">姜晓梅战友三年寻梦,终寻找到当年二分场场部的水塔,虽然经过几次翻建留有岁月风霜斑点,仍饱经风霜坚守那片土地,它见证了当年知青生活的喜怒哀乐。也是我们过往青春岁月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当年知青红阳河边忆往事,沉思着回忆着,这片土地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在这片土地上淌过汗流过泪,有伤痛有喜乐。我们的青春年华在这里挥洒淌漾。</p> <p class="ql-block">当年知青倪排长走在三队大田埂上,嗅着泥土的芬芳,踩着当年走过的足迹。追忆曾经的往事,心情思绪万千。一群朝气阳光的知青,起早贪晚耕耘着这片沃土。把最美好的青葱年华奉献给这片田野。</p> <h3>一张通知书开启了知青岁月的旅程。</h3> <h3>知青在大田收割稻谷</h3> <h3>普济圩农场三队知青战友在打谷场上的烦忙。</h3> <h3>普济圩农场当年女知青们的英姿。</h3> <h3> 累就是工作,苦就是生活。不苦不累,生活无味,不拼不博,人生白活。每个人都在生活苦累中磨炼,不经风雨看不到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使命召唤重任肩,苦乐甘甜自体会。严寒酷暑何所惧,不负岁月不负天。</h3> <h3>普济圩农场当年女知青战友的美照。</h3> <h3>普济圩农场当年知青战友在劳动中获得奖励。</h3> <h3>以前三队的原址。</h3> <h3>当年知青看望三队的肖连长。</h3> <h3>分场部的水塔离三队住地,近在咫尺记得战友们有时晚上到分场部看电影。那是最享受的娱乐活动。</h3> <h3>三位当年知青在总厂部门口,基石旁见证了当年又看到了现在。</h3> <h3>四位当年知青欣赏着醉人心脾的油菜花,心中感概万千,回忆着曾经的过往,憧憬着美好的夕阳。昂首信步胸怀满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h3> <h3>寻梦重回二分场三队六安知青战友合影</h3> <p class="ql-block">一场相遇,一生铭记,一程山水风雨,一程泪水欢歌,都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歌。</p> <h3>卢班长带领战友们奋勇向前。</h3>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知青在三队的打稻场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汪排长站在三队的田野上向大家挥手问好。</p> <h3>肖连长与三队知青促膝谈心。</h3> <h3>美女们在展望三队田野风光。</h3> <h3>重回二分场三队芜湖知青战友合影。</h3> <h3>见证历史的石碑和碑文。</h3> <h3>肖连长和芜湖知青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 以上几张照片,就是42年前来农场的知青,他们又重回到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普济圩农场二分场三队。心中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五年共相守,半生的无奈,念情归何处,牵挂在心头。农场生活的五年时光,无论春去冬来刮风下雨,我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三队的田埂上留下我们的足迹,队部的小礼堂见证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战友们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在劳动中互帮互爱,有的走到一起终身相随,有的成了红颜知己。战友们团结友爱,情深义重,都在每位战友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当年是风华正茂青少年,如今鬓角染霜到中年。这里还有我们青春岁月美好的回忆。对这片土地我们还有一份眷恋,还有我们青葱韶华的回忆。踏上当年的这片土地,我们感慨万千。大田里我们一身泥水耕耘着理想,场基上我们挥汗如雨收获着希望。陈瑶湖畔我们顶风冒雨抗洪抢险,三九寒冬我们卷起裤脚挖沟通渠,长江大堤是我们防汛抗洪的战场。曾经历的场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知青是农场的耕荒者、开拓者。他们为普济圩农场的建设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年华。为农业学大寨贡献了力量。如今的普济圩历经了几番改革变迁,早巳不见了当年的模样,已发生了翻天復地的变化,新闻传来农场稻谷亩产达1400斤的喜人佳绩,我们曾经的农场人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古生活是首歌,谁人岁月不蹉跎,心中有爱花长艳,酸甜苦辣都是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