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广州市白云区德育研究会中学理事北京研修班走进北京101中学和人民教育出版

美友3335587

<h3>2017年11月17日,北京的天气更冷了几度,但阳光依然明媚,柳树在冷风中起舞。广州市白云区德育研究会中学理事研修班走进北京101中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h3> <h3>上午的学习分了三个部分,听了高二李杰老师的一节政治课《在辩证否定中实现发展》,李老师经验丰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h3><h3><br /></h3><h3><br /></h3> <h3>第二部分由郭涵校长主讲《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郭校长对中小学德育指南的解读深入浅出,强调德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于德育如何落小、落细、落实,郭校长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五个方面详细讲解,让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中小组德育指南的精神,也学到了校本德育体系建构的具体做法。</h3> <h3>北京101中学是一所北京市重点中学,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101中学无疑是不可复制的,但是&quot;百尺竿头,更进一步&quot;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01中学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值得我们借鉴。</h3> <h3>第三部分由101中学的德育副校长刘子森与我们一起交流学校德育的一些做法。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我们启发很深。</h3> <h3>随后,我们参观了101中学校园。101中学教育资源丰富,堪称第一流的中学。</h3> <h3>下午我们走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参观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社史馆,与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任长松主任一起开展"课程德育"主体沙龙活动。任主任为我们分享了一本教科书的来由,从教材研究、编写与修订、编辑的分工与讨论、不断修改到"齐清定"的教材出炉,再到配图、专职人员修订,最后到实验学校试用,修改后大量使用,继续回访使用的教师与学生,每本教材的诞生无不凝聚着"人教人"的艰辛与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h3><h3><br /></h3><h3><br /></h3> <h3>人教社工作者的爱岗敬业精神,也激励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教材,用好教材,为教育事业做贡献。</h3> <h3>在人教社教科书陈列馆里,展示了近百年来的教材,教材的更新换代也标志着教育的不断发展。</h3> <h3>&quot;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教材陈列馆里的十八个字也提醒着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们要让书充分发挥出它的教育功能。</h3> <h3>2012年起,人教社开始研发数字教材,但是有些课堂教学还是不能完全用数字产品替代的,真正好的课要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出发点,例如,语文课,教师应读出文章意境而不是播放影片或ppt代替,让孩子充分感受文学语言的美。</h3> <h3>此刻,全体学员沉浸在人教社编辑教材过程中的一个个故事中,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对教师的理解和教学的调研,让我们叹服。让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h3> <h3>制作:白云区德育研究会中学理事研修班</h3><h3>第三组成员 : 曾国如 龙归学校</h3><h3> 毛莉萍 白云行知职中</h3><h3> 曹文广 人和二中</h3><h3> 李凤 广州市培英中学</h3><h3> 刘春雷 广州市第81中学</h3><h3> 肖群 白云区石龙中学</h3><h3> 李都 同和中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