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著品读(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19世纪文化人类学的兴起,是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也由此被尊为“人类学之父”。<div><br></div><div>1871年泰勒出版的两卷本《原始文化》一著,是人类学和文化学的开山之作,也标志着他毕生研究事业的顶峰。<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德华•泰勒像</h3> 泰勒1832年生于伦敦坎伯韦尔一个富裕的工厂主家庭,早年在托特纳姆的新教贵格会学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青年时期因父母早逝,他未能取得大学学位。<br><br>1855年,泰勒因病前往中美洲疗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另一位贵格会的民族学与考古学研究者亨利•克里斯蒂,并由此激发了对人类学和史前文化的兴趣。泰勒1861年的处女作《阿纳华克:古代和现代的墨西哥与墨西哥人》,就是他1856年与克里斯蒂一起探访墨西哥后的研究成果。<br><br>此后,泰勒根据考古资料继续研究史前或现存原始部落的风俗与信仰。他发表的《论语言的起源》、《蒙昧人的宗教》、《史前种族的生活方式》等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原始文化和原始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于1865年出版了《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发展研究》。<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始文化》第一卷</h3> 1871年,泰勒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同年推出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一著。1875年,泰勒获得了牛津大学的民法学荣誉博士学位。1881年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和理论基础。<br><br>泰勒在1883年出任牛津大学博物馆主管,并开始讲授人类学。1884年,他成为牛津大学历史上第一任人类学讲座导师,1896年晋升为首任人类学教授,直至1909年退休。在此期间,泰勒培养了一批批人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金枝》的作者詹姆斯•弗雷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br><br>为了表彰泰勒在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1907年他被授予赫胥黎纪念勋章,1912年又被封为爵士。1917年,84岁高龄的泰勒在威灵顿与世长辞。<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始文化》第二卷</h3> 泰勒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当属1871年出版的两卷本《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其副标题为《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研究》。1878年再版时,全书内容未作实质性改动,只对一些观点作了修正和补充。<br><br>《原始文化》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将自然规律、因果联系、历史连续性等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并大量引证民族学资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特别是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富于开创性的研究。<br><br>全书主要阐述三大内容,即文化的定义、发展和遗留(第1-4章),语言、算术和神话(第5-10章),万物有灵论和宗教仪式(第11-18章)。其中,文化遗留说和万物有灵论被认为是泰勒的两大理论贡献。<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印本封面为阿根廷手洞史前壁画</p> 泰勒在开篇就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泰勒对“文化”的这一定义,至今仍是最为经典的概括。<div><div><br>“文化遗留”是泰勒创立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不同的文化现象既有共同性,又有连续性和因果关系;每种文化都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且影响后一阶段的形成;前一阶段的仪礼习俗,会遗留给下一个甚至以后若干个阶段,同时它们又是过去的见证,因而可以根据文明社会中的古代文化遗留来判断文明时代和蒙昧时代的内在联系。<br><br>“万物有灵”是泰勒诠释宗教起源的一个重要理论。灵魂观念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是原始崇拜的主要对象。全书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不厌其烦地引用民族学的大量例子,来说明灵魂观念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创立了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的理论。尽管在灵魂观念异化为神灵观念的具体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教可能有不同的途径和形式,但“万物有灵”依然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div><br></div><div>泰勒的《原始文化》为近代西方人类学及其分支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居功至伟!这部经典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也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影响深远。<br></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始文化》中译本</h3> <p class="ql-block">《原始文化》的中译本最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它的重译本,为中文读者阅览、研究和收藏这部名著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相关的专辑:</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xi3assw?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人类学百科全书:弗雷泽《金枝》</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xkuspi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宇宙发展大视野:韦尔斯《世界史纲》</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xo87nk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世界历史整体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xpx0uy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宏观古今于一瞬:汤因比《历史研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xsknzn8?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国际战略新格局:肯尼迪《大国的兴衰》</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