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很远很远的地方,天空离大地最近的地方,伸手能摘下星星的地方,传说中的天堂...”,多少回我们的心身被优美的歌声带向远方,带进西藏这片人间净土,梦中天堂...2017年10月8-17日,我们一行9位追梦人终于美梦成真,到了这魂牵梦绕的地方。回来后不少朋友问及西藏旅行的感受和细节,于是就有了写出来的想法。在美篇开了个account,边学边写。限于每篇的照片不能超过100张,西藏行分上下两篇,希望对未去过西藏的朋友们有所帮助。</h3><h3>对于居住在西雅图的我们来说,西藏真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不仅是距离遥远,还由于我们持美国护照,去西藏有很多限制。我们是包了一辆商务车,所以行程只要9人都同意就行,但有的地方不是我们想去就能去的。我们的行程有经加查去泽当,我们都非常想到加查时去看看拉姆拉错神湖,但被告知歪果仁禁去。这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咫尺天涯,神湖是那么近,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行程定下后,又传来了印军跨境中不边界的消息。中印之战一旦爆发,我们的西藏行也就泡汤了。印军终于撤了,大家第一时间相互转告,可以出行了。</h3><h3>启程在即,旅行社又通知由于19大召开,所有歪果仁必须10月17号前离藏,我们原行程是18号离藏,少了一天,不能去珠峰大本营了。大家一商量,还是去了再说。就这样,西藏我们来了!</h3> <h3>10月8日 林芝机场,措木及日,鲁朗林海</h3><h3><br></h3><div>今晨我们9人乘同一航班从成都飞抵林芝米林机场。在讨论行程的时候,我们都纠结于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进藏。想坐火车的人主要是想看沿途风景,遗憾的是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假期坐火车慢慢进藏的。但我们还不能兵分两路进藏,我们9个人只有一封入藏函,必须乘同一班车或同一班机进藏,有一人不能坐火车,我们就不能选择火车了。另外旅行社负责人小于告诉我们坐火车进藏高反的几率比乘飞机到林芝要高,即使从最近的西宁坐火车,也要坐差不多一天,人很疲累,加上火车要爬上的唐古拉山口海拔有5000多米,很容易高反,所以乘飞机到林芝入藏是适应高反的最佳选择。</div><div>林芝机场据说是飞行难度国内第一,但成都飞林芝航线也我们见过的最美航线之一,雪山云海,美不胜收。虽然陡峻的雪山刺破青天欲与天公试比高,我们的飞机有惊无险地降落在林芝米林机场,呈上宝贵的入藏函,我们被放行出来。</div><div>久候多时的导游小朱给我们每人送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并给我们照了林芝机场入藏的集体照,为我们的西藏行拉开了序幕。</div><div><br></div> <h3>航拍藏东南云海雪山。远处的雪山是号称云中天堂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林芝地区最高的山。</h3> <h3>有惊无险。</h3> <h3>平安降落。</h3> <h3>林芝机场,戴上哈达,扎西德勒!</h3> <h3>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果然名不虚传。离开米林机场,我们沿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前往林芝首府八一镇,一路绿水青山,云雾缭绕,好一派江南风光。八一镇是一座由解放军白手起家,开垦荒地逐渐发展起来的高原城镇,故得名八一。八一镇海拔2900米无须当心高反。我们在这吃了午饭,小朱也为我们办好了通行证。饭后,大家都变得能量充沛,驱车前往措木及日冰湖。</h3> <h3>美丽的尼洋河风光,林芝的山经常是云雾缭绕。</h3> <h3>林芝市首府八一镇。</h3> <h3>到达措木及日入口,我们得换乘景区环保旅游车上山。当时天气不错,我们只带着相机就上了环保车。沿路到处可见悠闲的牦牛,一片田园风光。老天说变就变,到达山顶时就下起大雨来,这时我们才想起雨衣,雨伞都在我们的商务车上。还好景区旅游车上有雨伞出租,5元一把。我们的景区导游是一个可爱的藏族姑娘,带我们走木栈道来到湖边。措木及日意思是“观音的眼泪”,是古冰川消退遗留下来的湖泊。到达湖边雨就停了,群山云雾缭绕,湖面微波荡漾,宛如人间仙境。在我们的要求下,藏族姑娘唱起了天路,我们也随着她的歌声一起唱了起来,歌声中我们告别了冰湖,乘环保车下山。在进口处,藏民正在卖热气腾腾的牦牛鲜奶,买了一杯,又香又鲜,是我印象中喝过的最好喝的鲜牛奶。</h3><h3>冰湖海拔4100米,但原始森林保护很好,是个天然大氧吧,在这会有高原反应吗?9位团友中,大部分人都在出行前让医生开了高反处方药,并在成都飞林芝前就开始吃高反药。我们的登山达人晓东是唯一没有让医生开处方药的。我开的分量足够3个人吃,但给他也不要,想试试挑战高反。我们在冰湖走栈道,爬上爬下,基本上没有高反感觉,偶尔走快了,有一点气喘而已。晓东说他有点脚踏棉花的感觉。他的高反感觉应是最真实客观的。</h3> <h3>景区内牦牛成群,悠哉悠哉。</h3> <h3>美丽的措木及日冰湖。</h3> <h3>雨停了,大伙都把雨伞扔一边,赶紧取景拍照。</h3> <h3><font color="#010101">离开措木及日冰湖,我们前往鲁朗林海,途经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这里是观看南迦巴瓦峰的最佳点之一,但今天她藏在云海之上,我们无缘相见。我们在这停留了十几分钟,没有高反感觉。晓东说他有感到头胀头痛。我每天早上都吃一片高反药,所以没有任何高反引起的不适,但昨天在冰湖穿得太少着凉了,今天开始有感冒症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鲁朗林海,海拔3700米,长约15公里,宽约1公里。我们虽然是金秋到这,从观景台俯瞰,到处是茂密的云杉和松树,一片翠绿,郁郁葱葱,不愧为天然大氧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虽然鲁朗林海是南迦巴瓦峰的另一最佳观景点,我们在这仍与她缘吝一面。南迦巴瓦峰据说十人九不遇,从不轻易露真容,亦称羞女峰。在成都飞林芝的飞机上能远眺羞女真容我们也知足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傍晚回到八一镇。我们问导游小朱林芝最有特色的菜是什么,她首推林芝的石锅鸡。炖鸡的石锅是用仅产于林芝墨脱的皂石凿成,所以又叫墨脱石锅鸡。我们的晚餐就是这石锅鸡,果然名不虚传,鸡嫩汤鲜,菌参飘香,吃得过瘾。</font></h3> <h3>色季拉山口,海拔4720米。</h3> <h3>秋天的鲁朗林海。</h3> <h3>鲁朗林海观景台。</h3> <h3>墨脱石锅鸡</h3> <h3>10月9日 卡定沟,巴松错</h3><h3><br></h3><h3>卡定沟山高谷深陡峭险峻,我们一到停车场就被震撼了,纷纷用相机拍摄它的雄姿,寻找山崖上的龟,鹰等天然石像。接着景区导游带我们进沟。</h3><h3>在沟口有一用刻有经文的石头垒起的石堆,刻有经文的石头叫玛尼石,这样的石堆叫玛尼堆。导游告诉我们见到玛尼堆要顺时针绕行并口颂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很好记,韩红唱的歌“家乡”里就反复唱到六字真言。我们按导游说的口颂真言顺时针绕行了玛尼堆一圈,然后前行。</h3><h3>卡定沟的主要景点是天佛瀑布。瀑布落差近200米,瀑布中的岩石上有一强巴佛像,故得名天佛瀑布。瀑布附近的山崖还有观音像,酥油灯等,非常逼真,让人叹为观止。景区内的路线就是沿着天佛瀑布流下来的水逆流而上,这条水叫圣水。我们从远观一直走到瀑布底下。在此看到瀑布全貌如匹練飞流直下,非常壮观。我们取道岩羊石屋出沟,沿途有翠绿的竹林,风景优美。</h3> <h3>卡定沟险峻的高山。</h3> <h3>山崖上的神龟登天。</h3> <h3>摄影师用长枪短炮瞄着山崖拍石像时被偷拍了。</h3> <h3>在沟口绕玛尼堆转行。</h3> <h3>天佛大瀑布远眺。</h3> <h3>天佛瀑布中的强巴佛像。</h3> <h3>酥油灯</h3> <h3>观音像</h3> <h3>圣水</h3> <h3>落差近200米的天佛瀑布全貌。</h3> <h3>岩羊石屋</h3> <h3>竹林前合影</h3> <h3>巴松措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的神湖和圣地。巴松措湖水碧绿清澈,四周有雪山环抱,湖中游鱼如梭,湖心有一小岛,叫扎西岛,有桥通往岛上。我们登上扎西岛,沿顺时针方向绕岛一圈。扎西岛上最有名的是错宗工巴寺,一座始建于唐代的红教寺庙,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寺内有两块天然鹅卵石,石块表面有凹陷园窝,传说是格萨尔王征战时的战马蹄印。错宗工巴寺南有棵桃松连理树,同根异株,枝叶连理。雪山,湖泊加名胜古寺是巴松措的独特之处,令我们留连,不愿离去。</h3> <h3>美丽的巴松措。</h3> <h3>湖中游鱼如梭。</h3> <h3>聚焦雪山</h3> <h3>高耸入云的雪山。</h3> <h3>巴松错湖心小岛,扎西岛。</h3> <h3>有1500年历史的错宗工巴寺。</h3> <h3>错宗工巴寺的转经筒。</h3> <h3>错宗工巴寺白塔。</h3> <h3>桃抱松,桃树裹着松树,又叫桃松连理树。</h3> <h3>10月10日 林芝,雅鲁藏布江,泽当</h3><h3><br></h3><h3>今早离开八一镇前往拉萨。如果走林芝到拉萨的G318国道,今天就可到拉萨。但G318国道正在进行路面整治,从9月15-11月30日关闭,所以我们只能借道S306省道绕山南去拉萨,今天只能到泽当。说是借道是因为这条道原是不让歪果人去的,由于G318国道封路,同意让我们的车经过,但不得出省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加查却不能去拉姆拉措的原因。不管怎样我们得到了一次从林芝去山南的机会。</h3><h3>S306省道是沿雅鲁藏布江峡谷逆流而上,一路扫尽雅江大峡谷风光。过了卧龙镇还没出米林县有一处景点,雅鲁藏布江卧龙奇石。这是S306上中途休息的好地方,路边有藏民卖水果。气派壮观的观景栈道伸入江中,沿江展延。我们在此饱览卧龙奇石雅江风光后继续前行。下午一点我们到达朗县县城朗镇。午餐是肉饼,土豆饼,油条,豆浆,特别好吃。朗县是林芝市沿雅鲁藏布江最东的一个县,出了朗县我们就进入山南了。车在山南加查县停下来加油。加油必须由油站工作人员亲自加,且所有乘客都得下车。当时一,二辆大货车占着地方却没工作人员加油。一打听是藏民要搞什么宗教仪式,拿了几个大筒来加油,工作人员都去忙这事了。我们跟在后面进不去,天正下着小雨,我们下车到处找地方避雨。司机曹师傅求爷爷告奶奶总算找到一工作人员给我们找了个加油口加满了油,这时已过去半个多小时了。在加查虽不能去拉姆拉措,可是由于修路,我们还是得离开S306省道进加查峡谷。这段路使我们继续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峡谷内江水奔腾,壁立千仞。我们经华能藏木水电站,街需峡谷览胜台,嘎堆需追亲猴🐒台,尽探雅鲁藏布江秘境。到泽当镇酒店时快晚上8点了,又累又饿的我们晚餐就在酒店边上一家面馆解决。每个人一大碗面,吃得真香。</h3><h3>由于S306省道靠近中印边界,今天一路上过了好几个关卡接受身份检查,每过一关就要一份我们入藏函的复印件,小朱开始担心带的复印件不够用到明天回拉萨了。总的来说除了油站的耽搁,今天的旅程还算顺利。</h3> <h3>离开G318国道上了S306省道不久就见到了美丽的雅鲁藏布江。云雾缭绕,典型的林芝风光。</h3> <h3>卧龙奇石雅江风光。</h3> <h3><font color="#010101">卧龙奇石观景栈道。</font></h3> <h3>卧龙奇石,到此一游。</h3> <h3>雅鲁藏布江峡谷风光。</h3> <h3>加查峡谷里奔流的雅鲁藏布江。</h3> <h3>华能藏木水电站</h3> <h3>街需峡谷览胜台。</h3> <h3>刺破青天的雪山。</h3> <h3>嘎堆需追亲猴🐒台的藏弥猴。</h3> <h3>夕阳下的泽当风光。</h3> <h3>当晚热腾腾的面条吃得特别香。</h3> <h3>10月11日 昌珠寺,雍布拉康,雅江观景台</h3><h3><br></h3><h3>泽当是山南市首府,山南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个第一被公认为“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西藏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第一部经书邦贡恰加,第一部藏戏巴嘎布,第一块农田索当都是在山南誕生。</h3><h3>我们早上来到昌泽当镇以南2公里的昌珠寺,该寺建于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堂。</h3><h3>昌珠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松赞干布要在拉萨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用五行算法算出妖魔罗刹女的一臂在贡布日的西南方向(即昌珠寺所在方向),需要在那建一寺庙镇压。那是一个大湖,湖中有一头五头怪龙在作乱。松赞干布变成一只大鹏将怪龙的五个头一一啄了下来。怪龙死后,湖水干了,寺庙顺利建成,命名为“昌珠”,意思是“鹰叫如龙吼”。纪念松赞干布变成大鹏与龙的殊死博斗。</h3><h3>昌珠寺内有一口铜钟非常有名,为吐蕃王朝赤德松赞时期由汉僧监铸。钟上刻有十二句藏文铭文。</h3><h3>昌珠寺大殿的二层有一挺气派的小殿,乃定学,这里保存着该寺的镇寺之宝-珍珠唐卡。唐卡一般是将线条和色彩涂抹在丝绸布料上绘成,昌珠寺的这幅唐卡是用珍珠和彩色宝石嵌镶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是一幅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整幅唐卡长2米,宽1.2米,使用珍珠共29026颗,还镶嵌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紫鸦乌宝石,绿松石,黄金以及珊瑚。这幅珍珠唐卡后来在战乱中不知去向。文革期间却被红卫兵在昌珠寺意外地翻了出来。红卫兵在文革期间破坏了很多文物古迹,但我们今天能看到这幅价值连城的珍珠唐卡,还是有红卫兵的功劳喔。</h3><h3><br></h3> <h3>昌珠寺外经幡柱</h3> <h3>昌珠寺外的金色大转经筒。</h3> <h3>昌珠寺正门</h3> <h3>措钦大殿正门。</h3> <h3>酥油桶。</h3> <h3>昌珠寺大钟,不让拍照,图片从网上下载。</h3> <h3>乃定学,珍珠唐卡在这的二楼。</h3> <h3>镇寺之宝珍珠唐卡,不让拍照,图片从网上下载。</h3> <h3>措欣大殿顶,可看到殿顶的法轮双鹿。法轮双鹿是藏传佛教的标志,一般都在寺庙大殿正门楼顶上。</h3> <h3>大殿二层。</h3> <h3>离开昌珠寺,我们前往雍布拉康。雍布拉康</h3><h3>位於西藏山南的扎西次日山上,建于公元前127年,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宮殿, 「雍布」在藏語中的意思為母鹿,「拉康」意為神殿,因為扎西次日山形像一隻臥着的母鹿,得名雍布拉康,宫殿正立於母鹿腿上。</h3><h3>从第一代藏王聶赤赞普起,雍布拉康是历代藏王的王宮,直到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統一了全吐蕃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国,将王都迁到拉萨。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大昭寺,将雍布拉康作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夏宫,目前只在大昭寺和雍布拉康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共同的塑像。至五世达赖喇嘛时雍布拉康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改为黄教寺院。文化大革命期间,雍布拉康被拆毁,全部文物均流失,仅留下断壁残垣,现存建筑是1982年后修复的。</h3><h3>我们来到雍布拉康所在的扎西次日山脚下,停车场周围是个小市集,不少藏民在这摆摊,还有骆驼和马招揽游客。都是建在山上的藏王宫,雍布拉康的规模远远比不上拉萨的布达拉宫,但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却是巍峨险峻,气势非凡。之字形的阶梯像一条游龙蜿蜒伸向山顶,庙宇耸立山巅,尽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很不巧雍布拉康内部维修,我们止步于山脚石阶前。好心的曹师傅开车带我们转到山的朝阳的那一面,在这看到的阳光下的雍布拉康格外美丽神圣。</h3><h3><br></h3> <h3>供游客骑赏的骆驼。</h3> <h3>山脚远眺雍布拉康。</h3> <h3>阳光照耀下的雍布拉康。</h3> <h3>雍布拉康白塔。</h3> <h3>离开雍布拉康,我们经扎囊县前往今天的目的地拉萨。地理位置上雅鲁藏布江最宽处就在扎囊县,达11公里宽,建有雅江观景台,是看雅鲁藏布江的最佳地点。导游小朱让曹师傅在此停车让我们自由观赏。观景台视野开阔,宽阔的雅江尽收眼底,美不胜收。这是我们山南两天之旅的最后一个景点。依依不舍告别山南,车很快来到嘎拉山隧道。嘎拉山是山南和拉萨的分界,穿过隧道就是拉萨市管辖的县区了。可能是十九大要召开的原因,去拉萨城的路上也有几个检查关卡。还好有一关的工作人员通融,没要入藏函复印件,到拉萨时复印件正好全部用完。</h3> <h3>雅江观景台</h3> <h3>宽阔的雅鲁藏布江。</h3> <h3>嘎拉山隧道。</h3> <h3>10月12日 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文成公主实景剧</h3><h3><br></h3><h3>今天一早我们出发前往布达拉宫。导游小朱前一天已为我们拿到团体预约票,上面写有我们的护照号码和游览时间。我们按预约票上注明的游览时间提前一小时来到布达拉宫东门进口,小朱将我们的预约票和护照交给工作人员核对放行后,接着就是安检。我们有俩位团友不吃高反药但随身带氧气瓶备不时之需,过安检时氧气瓶被扣了下来。</h3><h3>过了安检进入园区,第一次亲眼见到宏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心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这一刻的感觉就是这次西藏行太值了。我们这时是在布宫的东头,相机刚好能拍下布宫全貌,伴着震撼的心情拍下了第一张布宫的珍贵照片。我们边走边拍,不知不觉来到白宫的山脚下。在此仰望白宫和红宫是那么的高大巍峨,气势逼人,让人有一种朝圣的感觉。我们从山脚往上走,小朱也开始向我们介绍布达拉宫。小朱是一位在西藏工作了十多年的资深导游,对西藏的历史,宗教,风俗,文化都很熟悉,为人细心热情。有这么好的导游是我们大家觉得最幸运的事。</h3><h3>很快我们看到一座无字碑,此碑是紅宮修建完成时所立。1654年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修布达拉宫,1682年圆寂,当时的摄政第司桑結嘉措是掌握西藏政权的人,他决定匿丧以繼續掌权。他在白宫上加修了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也就是现在的红宫。这是一项宏大的建筑工程,让布宫变得非常完美。1693年布宫外部工程竣工时,他为自己树立了这块无字碑,千秋功罪留后人评说。据说这块无字碑是用修建布达拉宫最后一块石料建的。</h3><h3>从无字碑旁开始就是“之”字型的上山石阶路,我们沿着宽大的石阶路拾阶而上,可以俯瞰到布宫正对面的整个布达拉宫广场,广场南面矗立着2001年建成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此碑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而建。</h3><h3>石阶路两侧的护墙叫女儿墙,我们在石阶走着并未注意到女儿墙有何特别之处。小朱让我们仔细瞧瞧,我们才发现女儿墙檐下的红墙是用红色的枝条紧密堆砌的。小朱告诉我们这种红色的枝条是一种叫白玛草的怪柳枝,红色是染上去的。这种白玛草墙一般用在寺庙的屋檐下,不仅有着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还可让墙的上部薄很多,减轻墙体的重量,这对高达115米的布达拉宫尤其重要。这条“之”字形石阶路先是从东往西然后拐向从西往东,直达东大门,称为“圆满汇集道”。我们来到白宫东大门前,在这拉萨市全貌尽收眼底。</h3><h3>东大门又称圆满汇集道 "平措堆朗大门"。门框周围饰有木雕的八大吉祥、七头狮子排列,象征为七政宝。下面的门楣上有梵、藏、汉等三种文字书写的“百种圆满汇集道”字样的匾文。门墙的厚度厚达2米。进门后,有廊道通到德阳夏广场。“德阳夏”的意思是欢乐广场,面积达1600平方米,是专供达赖喇嘛在节日期间观看藏戏,跳舞的场所。广场南北两面有回廊,西面正中是进入白宫的大门。大门前有三道并列的短而陡的木质扶梯,中间的扶梯是达赖喇嘛专用,一般僧众官员和游客只能从两边扶梯进出。登上木梯,是白宫大门前的门厅。从这开始就禁止拍照。穿过门厅,就进入白宫了。</h3><h3>白宫位于红宫之东,是达赖喇嘛的寝舍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白宫主楼有七层,内有东大殿、日光殿、摄政王和达赖喇嘛经师的寝室、噶厦政府办公用房,还有议政厅、会客室、习经室等。从德阳夏正西白宫大门进入的是第四层的东大殿,内有达赖宝座,上悬清同治帝“振锡绥疆”牌匾,大殿是举行重大宗教典礼,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的场所。白宫顶层是日光殿,殿内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十三世达赖喇嘛晚期和十四世达赖喇嘛出走前都在这起居生活。殿内有议政厅,还有会客室,1956年陈毅副总理曾在此会见十四世达赖喇嘛。经过一间关着门的房间时,小朱告诉我们这是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原来的办公室。</h3><h3>参观完白宫我们进入红宫。红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除六世达赖喇嘛之外的历任达赖喇嘛灵塔都安放在红宫内。六世达赖喇嘛因为在青海湖边不知所踪,红宫内并无其肉身灵塔。八座灵塔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高大宏伟的一座,高14米。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除了灵塔殿,我们还参观了不少佛殿,大大小小的佛像很多,有印象的是弥勒佛殿,殊胜三界殿,无量佛殿。</h3><h3>红宫内还有一著名的殿堂-坛城殿。据说密宗修练者大成后根据所修持的本尊会看见并进入一坛城。 红宫坛城殿内供奉有七世达赖喇嘛于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的三座铜质镀金立体坛城:密集(桑旺堆巴)本尊大坛城 ,胜乐(德却)本尊大坛城 和大威德(吉杰)本尊大坛城,用于供奉密宗“桑第杰松”三佛。每座坛城都是黄金镀就,宝石镶嵌,层层堆砌,真是金宫银殿,富丽堂皇,令人眼花缭乱。</h3><h3>参观灵塔佛殿都是进去绕顺时针方向走一圈。小朱为我们介绍每尊灵塔或佛像时,都是用手掌掌心向上伸向佛像,以示尊敬。她说不能用手指指佛像。我们平时习惯了指着目标提问题,所以在红宫里还时不时伸指提问,问到一半意识到不对,马上改为掌心向上伸出,入乡随俗短时间也不易做到啊。虽然是走马观花,在白宫红宫很快就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结束了布达拉宫的参观,向园区西门出口走去,下一站是大昭寺。</h3><div><br></div> <h3>布达拉宫东门。</h3> <h3>从东端看布达拉宫全景</h3> <h3>布达拉宫前集体合影</h3> <h3>从底下仰望,布达拉宫显得特别高大雄伟,气势逼人。</h3> <h3>无字碑</h3> <h3>“之”字型的上山石阶路</h3> <h3>布达拉宫广场</h3> <h3>拉萨全城俯瞰</h3> <h3>白玛草墙</h3> <h3>东大门,又称圆满汇集道 "平措堆朗大门</h3> <h3>徳阳夏广场和白宫进口。</h3> <h3>对藏民来说,拉萨是指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所以有“没有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大昭寺在拉萨具有中心地位,不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上都无可爭议。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共有内,中,外三条转经道。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为内转,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为中转,称为“八廓”。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为外转,称为“林廓”。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十世班禅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h3><h3>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大殿的一层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h3><h3>大昭寺的镇四之宝是释迦摩尼的12岁等身像,所谓12岁等身像就是按照12岁时的释迦牟尼1:1的比例塑造的佛像。全世界就只有三尊释迦牟尼等身像,很是珍贵。8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小昭寺,12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25岁等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其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h3><h3>大昭寺位于八廓街的中心,八廓街是圍繞大昭寺的一条环形街道,是拉薩三大转经道之一的中转。参观完大昭寺,我们沿八廓街顺时针方向转了一圈。街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商鋪,售卖林林总总的藏族工艺品及紀念品。游客沿街而行,不时驻足看看新奇的工艺品,和藏人砍砍价,绕了一圈回到大昭寺正门起点时,也完成了一次转经,是一次不错的藏族生活体验。</h3><div><br></div> <h3>大昭寺正门</h3> <h3>大昭寺第三层天井和第四层金顶。</h3> <h3>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网络下载)</h3> <h3>八廓街</h3> <h3>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h3> <h3>经看过[文成公主]实景剧的朋友的推荐,我们很早就订了今晚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的门票。晚饭后我们驱车跨过拉萨河前往[文成公主]剧场。剧场位于拉萨河畔的慈觉林,1300多年前随文成公主入藏的随从工匠曾在此安营扎寨。剧场是建在山上,我们沿着宽大的台阶往上走到顶就是剧场正门入口。回头望,拉萨市的夜景尽收眼底。布达拉宫在夜色中闪耀着光芒,像一颗璀璨明珠格外绚丽。<br></h3><h3>演出九点开始,是在露天进行。该剧以拉萨自然山川为背景,在高原圣域的璀璨星空下,还原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画面。再现了文成公主历经艰险的漫漫征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历程。那句“走不到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尤为触动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的心。而“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则开阔了我们四海为家的胸怀。演出以星空为幕,山川为景,逼真地展示了大明宫,布达拉宫等汉藏建筑和荒漠,雪山,配以人工降雪及唯美的灯光效果,加上真实的牦牛群及羊群,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享受。整个演出气势恢宏,震撼心灵。</h3><h3>演出结束后,我们再次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夜景。</h3> <h3>[文成公主]剧场</h3> <h3>从[文成公主]剧场远眺布达拉宫夜景。</h3> <h3>10月12日晚[文成公主]演出时拍的剧照</h3> <h3>布达拉宫夜景。</h3> <h3>西藏行(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