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叫醒我心灵的耳朵的教育专著——《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叶子

<h3>  一部叫醒我心灵的耳朵的教育专著<br></h3><h3>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h3><h3><br></h3> <h3>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最近有幸拜读了宋运来先生的教育专著《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感触颇深。我一直以为,造就优秀教师的是:他们比普通教师更懂得如何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比别人有更多的机遇、更高的热情、更坚强的毅力。然而,拜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后,我才幡然醒悟: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学生,面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懂得传道授业解惑是不行的,仅凭机遇、热情、毅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必须得在教育习惯方面做一名智慧者!因为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成为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而教师的某些习惯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一生。</h3><div> </div> <h3>  这部教育论著主要分为教育习惯、教学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五篇,共100个好习惯案例。它是一部研究教师习惯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对教师影响最深远、最直接的经典著作。这是一部全方位、系统的研究教师习惯之著作,几乎囊括了一位教师在整个教师生涯中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该书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更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它必将成为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读、可思、可取、可鉴的范本。</h3><div><br></div> <h3>  我之所以这样赞美这部著作,而且说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可读、可思、可取、可鉴的范本,主要是因为它是一本旨在改变教师不良习惯、提升教师生活品位、关注教师文化建设的著作。如果你认真去研读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让大家刮目相看的!</h3><div><br></div> <h3>  泰戈尔说:“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上了你。”读着这样优美的句子,我提醒自己每天走进教室之前,我都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以灿烂的微笑面对孩子们。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h3><div><br></div> <h3>  一名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特别喜欢捣乱课堂纪律,被老师安排在特殊座位,一排一座。于是他也破罐子破摔,更加调皮,后来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新主任,他对这名学生特别关爱,每次上课都会对他笑一笑,摸摸学生的头,老师这不经意的一笑一摸,却给学生带来了自豪感、荣誉感。从此,他就对这位老师颇有好感,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数学。他就是大数学家陈景润。</h3><div><br></div> <h3>  走进教室之前,我们对自己笑一笑,对自己说:别把自己的坏心情传染给学生,我应该送给学生以快乐!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进教室之前对自己微笑,进教室之后对学生微笑,并把微笑面对学生作为一种习惯的话,我相信好的习惯会影响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成为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而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其习惯的养成更是意义非凡。 </h3><div><br></div> <h3>  有一位学生曾经在日记中写到:“微笑吧,让人生灿烂如春!每一天我以最美的心境行走在阳光里,我感受着日子里一缕清风的柔情,一滴雨儿的晶莹,一个善意眼神的温暖,一句暖言的温馨,感动着走过每个日子。”是啊,微笑着走进课堂,不仅能感动学生,也能愉悦自己。</h3><div><br></div> <h3>  这部著作告诉你,好老师一定要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古人亦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获得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会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燃起学生的希望之火,唤起他们的进取心。所以赞美是教育的秘诀,它可以使一个平庸的人变得伟大。正如丘吉尔所言:“你想把他培养成什么样优秀的人,你就去赞美他吧。”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赞美或说不愿意去赞美学生,尤其对那些特殊的学生,有的教师更是不闻不问,而这些学生一旦出现一些小毛病,教师就习惯性地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我也曾经想多去赞美那些特殊学生,却总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多是三分钟热度,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更是失去了耐心,取而代之的或是斥责,或是置之不理。通过阅读此书后,我才认识到,其实那些特殊的学生更应该得到老师的赞美!特殊学生的生活往往是暗淡的,因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信任而深陷自卑之中。他们的情感最为脆弱,心灵更需慰藉。教师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注,经常亲近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鼓舞,逐步走出心灵的孤寂。对于特殊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所以,教师更应该亲近他们,鼓励他们,用爱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灯,使其幸福成长。安妮·莎莉文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用自己的关怀和爱心排解了海伦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用她的爱和不懈的精神带给了一个盲聋哑女孩海伦·凯勒光明和自由,并和她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自强不息的奇迹。著名的楚云老师每节课都不忘报以学生微笑,每一次提问都会说上一句“宝贝”,即使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楚老师也会柔声细语地说声:“没关系,慢慢来。”“别急”或“很遗憾”,言语当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与包容。所以楚老师的课堂才会总是充满幸福的气氛,楚老师的课才能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上得最开心的课。楚老师是真正达到了“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的大师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普通教师,而楚老师能成为名师的最大原因之一了。</h3><div><br></div> <h3>  我将铭记:赞美能抚慰心灵,激励信心,挖掘潜质。是泥土,可把它烧成砖瓦;是铁矿,就将它百炼成钢;是金子,要让它放出光彩。</h3><div> 这部著作还告诉你,好老师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人性化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心比心,和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我们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全面、客观地把握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而保证自己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和选择。</div><div> </div> <h3>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教师在下课铃响了以后,为了要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就拖了一点点时间,而下面的学生大多表示出不耐烦的情绪,但大多数上课老师并没有理会,或对学生加以批评,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我是为学生好。其实,拖堂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学生对这位老师的印象也不会好到哪去。可是,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很多老师仍在乐此不疲。</h3><div><br></div> <h3>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要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那么很多问题就能得到妥善的解决。</h3><div> 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懂得换位思考的教师会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比别人棋先一招、技高一筹。读了这部著作,我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事换位思考一下,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教育的精髓!</div><div><br></div> <h3>  这部著作还告诉你,好老师一定要记住学生的名字。美国著名政治家吉姆法里说:“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h3><div> 爱学生,就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教师能熟记并且能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而然就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往往会最佳。</div><div><br></div> <h3>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对能否记住学生的名字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或根本没想过,或找一借口安慰自己。其实,一个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工作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师会想方设法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从而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这是教师责任心的表现。</h3><div><br></div> <h3>  人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社会的尊重、赏识和承认。即使是最顽皮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记住他们的名字就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是对他们作为班级成员的肯定和认可。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h3><div> “亲其师,信其道。”当他感觉到老师重视自己的时候,他会变得格外自信,他一定会对你倍感亲切,积极参与你设计的教学活动。</div><div> </div> <h3>  出类拔萃的学生你能记住他们的名字,顽皮淘气的学生你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你也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作为科任老师,你责无旁贷,作为班主任,你义不容辞!</h3><div> 我们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教师。</div><div><br></div> <h3>  这部著作还告诉你,好老师一定要每天反思一下自己。 </h3><h3>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说:“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反思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教学行为和没有深思的教育理念,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h3><div> </div> <h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读罢全书,我有如此之心境。我决心打破自己的一切陈规陋习,将可能砸脚的石头及时搬开。</h3><div><br></div> <h3>  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优秀的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其习惯的养成更是意义非凡。自己多一些好习惯,就能够引导学生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多一个好习惯,就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步。让我们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h3><div><br></div> <h3>  这部教育专著还有许多精美的篇章,这些精美的篇章犹如一股清泉叮叮咚咚,如一场春雨沙沙,唤醒了我心灵的耳朵!亲爱的,这么优美的专著你不想读读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