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39年前的1978年,西樵公社的54名子弟告别父老乡亲,离开家乡,奔赴到位于广东惠阳地区龙川县和梅县地区五华县的陆军165师,经过9个月的严格军事训练,是年底,我们这些半新不老的兵随部队开赴广西边境,参加了那场捍卫祖国尊严之战,战斗中,两名战友战死沙场,10名战友光荣负伤,回家乡之后,7名战友或因战伤复发,或因疾病、或因事故离去。</p><p><br></p><p> 165师成组建于1969年,1986年在百万大裁军中保留493、494团并入164师,师直部份技术兵种人员拼入41军121师外,其余部队被撤销。</p><p> 17年的历程,在我军的历史中不算长,但在那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争中,165师官兵舍生忘死浴血拚杀,毙敌3162名,伤敌94名,俘敌154人,在29个陆军师中战绩排行第二。</p><p> 从1986年开始,165师官兵逐渐离去,营房随之丢空,昔日热火朝天的营区慢慢冷却下来了!</p><p> 老部队,老营房,一生中最宝贵岁月度过的地方,你给我们留下太多太多的记忆了!多少次梦中想你而醒来,脑海时常浮现那里的一山一水,一楼一室,一课一学,一次训练一次比武,如果没有那9个月摸爬滚打的严格训练,战场上那只牺牲两名战友!</p><p><br></p><p> 2017年11月,我们西樵30多名战友、军嫂、战三代相约回龙川、五华县寻找老部队营房。</p><p><br></p><p> “花开花谢又花落</p><p> 一年一年又一年</p><p> 我在那个老地方</p><p> 依然想着你</p><p> 多少梦里见到了你</p><p> 就像回到昨天”</p> <p> 驱车起程。</p> <p> “爷爷:带上我,一起找你的老部队。”</p> <p> 350公里的路4.5小时就到了,而39年之前我们是先乘汽车到佛山,在佛山转火车到东莞樟木头,到樟木头之后再由部队的军车接到部队,行程整整两天。</p> <p> 龙川,我们到了!</p> <p> 龙川县称为东江之乡,当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后派赵佗首任龙川县令并建佗城,龙川建县的历史已经有2200年,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县城之一。</p><p> 龙川还是东江流域兵家必争之地。</p> <p> 东江穿城面过,一河两岸的景色还是不错的。</p> <p> 东江盐焗鸡、酿豆腐是出名的客家菜,龙川牛筋羔也是很不错的美点,39年前,我每月才6元钱的津贴费也舍得拿出2元钱来买牛筋羔吃,再到龙川县一定要买上几包慢慢品尝。</p> <p> 出县城沿205省道东行20多公里来到牛屎坳,“牛屎坳”这个地名不太好听,但这是进入鹤市、通衢镇师部的必经之路,见到“牛屎坳”,知道离营区不远了。</p> <p> 出“牛屎坳”一带原来是一片小山岗,师汽训队的训练场也在这里,我的驾驶技术也是在这里学的,但在这里只学了最基本的基本功,离毕业还要一个月就被拉上战场了。</p><p> 现在,“牛屎坳”变成了龙川县工业园,上规模的工厂还不少。</p> <p> 从牛屎坳往鹤市方向10公里来到鹤市桥,三十多年前走过的桥现在依然宽阔,两岸多了几栋高楼,还有“鹤市暴动”这组雕塑</p> <p> 1928年2月6日,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并成立了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龙川特支和县苏维埃政府决定举行鹤市武装暴动。 3月10日,工农革命军400余人涉水冲过桥头,斩开栅栏冲入街内与敌展开巷战,总指挥黄克带领工农革命军冲进区署,坐镇鹤市的县警大队长黄雨生睡梦中被枪声惊醒,带几个亲随趁天色未明潜逃了,区署内挂着25支长枪和黄的坐骑成了工农军的战利品,其他未逃者成了俘虏,但就当天,1000余地方武装人员包围了鹤市,农军且战且退,伤亡10多人,经大半天冲杀才突破重围,几天后龙川当局疯狂报复,总指挥黄克等被捕杀害,鹤市暴动虽然失败,但在龙川打响了工农武装割据夺取政权的第一枪,震撼了东江上游地区。</p> <p> 留个影吧。</p> <h3>师部及直属分队、各团就分布在玳帽山下周围,玳帽山海拨980米,39年前,刚从珠江三角洲平原来到这座山下,仰望高高的山峰,我想:有机会爬上山顶看看山下的大好风光就好了,但紧张的新兵训练安排不过来,部队拉往广西后参战一年半后再回老营区又没有机会,登上山顶的愿望未能实现。</h3> <h3>师部大门口牌坊。</h3> <h3>师司令部、政治部大门紧闭,墙上当年的标语清晰可见,就是进不去,只能展开旗帜,表示我们来了!</h3> <h3>师部大礼堂</h3> <h3>师大礼堂前的大操场成了砖厂,操场上摆满了整齐的砖坯,就像当年我们在排队列。</h3> <h3>黑板报栏留下的日期显示1993年“八一”专刊。</h3> <h3>当年整洁的大礼堂现在成了垃圾堆和养鸡场,椅子也不知去那里了。</h3> <h3>后面这座山称为威虎山,山脚下是通信营、侦察连、警卫连。</h3> <h3>师医院大门口。</h3> <h3>师弹药库和油库</h3> <h3>师汽车连</h3> <h3>师汽训队只剩残垣败瓦,有些房子还被侵占了</h3> <h3>去3团的路上。</h3><h3>当年夜训,摸着黑随便也能走回连队,现在几十人却找不到进493团营房的路</h3> <h3>几经周折,终于登上493团礼堂的台阶</h3><h3><br></h3> <h3>大礼堂被从旁边打开一个门口,教练车在里面训练</h3> <h3>变成工厂的团部办公大院</h3> <h3>虽然很无奈,但也要留个照</h3> <h3>我们来了!</h3> <h3>继续寻找师炮团营区。</h3> <h3>几经寻觅,找到了二营尚未被完全侵占的营房</h3> <h3>找到这棵大树,可以肯定找到团指挥连了</h3> <h3>495团驻地在登云镇,当年的登云新街只有几间店铺,现在扩大了很多</h3> <h3>因修高速公路,495团很多营房被铲除了,团部未找到,找到了一营营部。</h3><h3>营部前展开旗帜表达我们的心意。</h3> <h3>第二天,继续寻找师工兵营营区,通衢街</h3> <h3>通衢桥</h3> <h3>通衢公社医院门前这棵像苍鹰的大树比以前高大了</h3> <h3>工兵营部被围蔽起来了</h3> <h3>营部卫生所前面的房子,39年之前我们很多新兵都在这里留下了入伍后的第一张相片,本想再在这里照一张,但被挖成这个样子怎样照</h3> <h3>39年前,刚穿上军装不几天的我们就在这个平台留了影。</h3> <h3>可惜十多年前因病故去的冼裔斌再也不可能回这里照张相</h3> <h3>工兵一连营房被全部拆掉建起了炼钢厂</h3> <h3>二连营房大门被铁将军把守,望门而不得进</h3> <h3>二连的水井还在使用</h3> <h3>三连的营房变成了养猪场、养狗场</h3> <h3>当年我们训练的操场,变成猪场、狗场、杂物场,感触油然而生</h3> <h3>部队的营区,怎会变成这个样</h3> <h3>伤感</h3> <h3>泪水就这样流出来</h3> <h3>向曾经可爱的军营敬个礼</h3> <h3>再在39年前留过照的这个地方照个相</h3> <h3>回军营,寻军梦,初心依然在;</h3><h3>若有战,召必回,祖国别忘我!</h3> <h3>下一站继续往494团,4团驻地梅州市五华县双头镇,离龙川县通衢镇有10公里,途经五0五野战医院</h3> <h3>现在的五0五,不过已经不是医院了</h3> <h3>双头镇比以前兴旺,但山区小镇有点杂乱</h3> <h3>找到变成木材加工厂的494团部礼堂</h3> <p>部队礼堂怎有坟墓,莫非让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有个安息之地?</p><p> 而事实是:一些不知廉耻,不懂尊重人民军队的人,占了部队的营房修祖坟!</p> <h3>494团机炮连也变成了工厂</h3> <h3>一营营部</h3> <h3>这里是二营进行战术训练的山头,当年在这里不惜流汗苦练,才有了战场上的不流血。</h3> <h3>继续向上找</h3> <h3>二营操场也变成工厂</h3> <h3>终于找到4连营房,虽然也被侵占,幸好没被铲平</h3> <h3>找到自己连队的营房,兴奋得跳了起来</h3> <h3>临走别忘留个纪念</h3> <h3>驻地老百姓知道我们来寻军营,摘了柚子、杨桃送给军嫂,</h3> <h3>得到丝丝安慰的是,驻地老百姓送的杨桃清甜!</h3> <h3>若有战,召必回,祖国别忘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