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或许这是最后一次秋假了。<br> 原本,想去京新高速走走,奈何风雪已吹散了胡杨的金黄;原本,想去七彩甘南看看,奈何“千里走单骑”的豪情需要充沛的体力支撑,大家犹豫不决。<br> 于是,我们投票,选择了一条走走停停的小众慢线路:承德——塞罕坝——南京(北京)。<br> 11月4日,飞机从夜色中起飞,降落在天津。 <br> 第二天清晨,虎哥(李叔叔)帮我们租了一辆GL8,一行七人踏上了北上的行程。那是一路欢歌,一路笑语!</h3> <h3> 下午一点多抵达承德,我们便直奔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避暑山庄。山庄门口,一个卖扑翼鸟玩具的妇人卖力地向我们推销。很想给儿子带一个,但想到在承德还有些时间,各处景点都会有,就不急着买了,打算离开承德的时候带上便是。</h3> <h3> 走进避暑山庄,阳光穿过高大的松林投射到光滑的地面上、斑驳的墙壁上、雕花的桌椅上。身处其中,仿佛穿越了三百年,大清皇朝的荣耀与屈辱,随着讲解员那略带嘶哑的声音弥漫沉浮:想康乾盛世,励精图治,满汉回蒙,四海归心;叹晚清悲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天下破亡。</h3> <h3> 这一切,在这座距京四百里的皇家园林里,都会记上夏日一笔,留给后人品读追忆!</h3> <h3><font color="#010101"> 穿过厚重的殿堂楼宇,后院是大大的皇家园林。看着这里的山水,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font></h3> <h3> 我们和枯荷一起沐浴夕阳;我们和垂柳一起湖中留影;我们和江南的烟雨楼在关外邂逅……</h3> <h3> 蜿蜒曲折的道路延伸进北方的“草原”和西面的“高原”。此时,夕阳已落下,风更加冷冽,我们加快脚步,去寻找温暖的旅栈和喷香的晚饭。</h3> <h3> 再次回到承德已是第四天夜里,刚刚结束塞外的寒冷萧瑟,承德温暖了许多。</h3> <h3> 11月8日清晨,我们去了普陀宗乘之庙,因仿布达拉宫而造,当地人又称之为“小布达拉宫”。我去过布达拉宫,在我眼里,这两座寺庙根本没有可比性。其实这座普陀宗乘之庙根本没必要去傍布达拉宫的大名。布达拉宫是藏区的精神殿堂,气势恢宏,无可替代。而这座寺庙内部的高大与精美得益于大清王朝的皇家气派与社会繁荣,这是处于千年前高原上的吐蕃王朝所不具备的。</h3> <h3> 我们拾阶而上,大红台在蓝色的天空、白色的盲窗、彩色的经幡映衬下,格外夺目。</h3> <h3> 站在一尊佛像前,面对着六世达赖虚位,你会感到清空自己,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h3> <h3> 刚有一丝明悟,一帮年轻人已经在万两黄金的金顶前玩起了“瞬移”。管他呢,咱也来一把——喂,那谁?怎么和我一模一样嘞?!</h3> <h3> 要离开承德了,在庙门口东张西望,得带个扑翼鸟玩具回去让儿子高兴高兴啊。摊位上各式玩具琳琅满目,可就是没有想要的扑翼鸟。看来,想要就要,错过就未必会再来!</h3> <h3> 再见了,承德!不知再见是何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