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门的变迁感受包医今昔巨变

<h3>  包头医学院即将迎来60华诞,她曾经历过"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包头医学专科学校"、再次恢复"包头医学院"等名称的变迁。1978年再次恢复"包头医学院"时,也正是我从包医毕业留校任教之际,我见证了包医后40年的发展历程,与包医共同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包医培养教育并养育了我,我与包医共成长,也为包医献年华,更为包医而自豪。在我即将退休之时,仅以此"美篇"表达我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感恩。也希望包医的学子们能以母校为荣,更期望在校的"年轻的小校友们"能珍惜包医新校区的一草一木以及几代包医人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就,今后能为母校继续增光添彩。衷心祝愿包医的明天更加美好!<br /></h3><h3> 包头医学院1978届校友 潘桂兰编辑整理</h3><h3> </h3> <h3> 一、学校大门的变迁</h3><h3>2016年竣工的新校区南大门全景及局部夜景</h3> <h3>2016年竣工的新校区南大门夜景及背面观</h3> <h3>2016年竣工的北大门</h3> <h3>2008年新校区搬迁时紧邻建设路的外大门,因建设&quot;井坪公园&quot;整体规划,此门已被拆除。</h3> <h3>2008年新校区搬迁时的学校南大门</h3> <h3>2008年搬迁前位于昆区的旧校区大门</h3> <h3>1998年四十年校庆时学校大门</h3> <h3>1988年三十年校庆时学校大门</h3> <h3>1982年旧校区大门及学校对面的钢铁大街</h3> <h3>  学校经历了"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包头医学专科学校"等的变迁,于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恢复"包头医学院"名称。我也正好在1978年毕业。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二年-1979年生理学教研室的合影。</h3> <h3>我们班是1975年入学,当时学校为"包头医学专科学校"。这是我的同学在学校门前及校门外的钢铁大街留影,当时的条件能留下这样的照片很不容易,很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由姜敏芝张桂荣尔登同学提供)。</h3> <h3>1976年我们班同学们在学习时事政治(该照片由和姬苓提供)。</h3> <h3>1977年6月学校运动会期间,75级同学组成的&quot;荷枪实弹&quot;的执勤小组。</h3> <h3>  下面这棵"梧桐树"由包医老校友-王有德栽种,当时种植在旧校区礼堂门前。2008年随着新校区的搬迁,也被迁移到此,她见证了整个包医发展的历史。在她的树干上悬挂着王有德写的简介和一首小诗,诉说着对这棵树及母校深深的情怀和眷恋:</h3><h3>简介 名:梧桐树; 又名:吉祥树。 植于1965年3月,每年五月开花,六月结豆角形果,全市独一棵。植树人--王有德</h3><h3>寄语:入住四十又三,不足尺成苍天。枝叶重重根健,花白芳香满园。包医几代培养,知恩知情勿忘。迁徙携手共行,挂甲举戈赴前。</h3><h3> 作者:王有德 2008年8月8日</h3><h3><br /></h3> <h3>2008年9月20日,学校隆重举行新校区落成典礼暨包头医学院50华诞庆祝仪式。</h3> <h3>  二、教学楼</h3><h3>新校区主教学楼,有阶梯教室、中教室、小教室共90多个,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h3> <h3>在主教学楼上俯瞰楼下广场并眺望学校前面井坪公园,十分开阔漂亮!</h3> <h3>学校南面的井坪公园及夜景</h3> <h3>旧校区阶梯教室及基础实验教学楼</h3> <h3>旧校区基础教学楼</h3> <h3>新校区一号实验教学楼</h3> <h3>这两张出自摄影师吴刚教授之手的图书馆、一号实验楼夜景照片更是格外美丽!</h3> <h3>旧校区行政、基础及公卫楼</h3> <h3>旧校区公卫楼</h3> <h3>新校区解剖教学楼</h3> <h3>旧校区解剖教学楼,1996年地震时造成了严重的损坏</h3> <h3>1996年5月3日包头发生了6.4级地震,这是震后人们搭建的地震棚。</h3> <h3>由于地震对解剖教学楼的损坏,上级拨款建了新的解剖教学楼,这是旧校区最好的建筑了。</h3> <h3> 三、图书馆</h3><h3>新校区由图书馆、一号实验楼、假山和体育馆环绕的"井坪湖"是学校最靓丽的风景。</h3> <h3>在井坪湖映衬下的图书馆是不是很漂亮!</h3> <h3>旧校区图书馆,由原院长秦文斌教授题写馆名。这是旧校区最好的风景</h3> <h3> 四、行政楼、学术报告厅</h3><h3>新校区行政办公楼</h3> <h3>旧校区学生处团委等部分行政办公楼</h3> <h3>上图:新校区学术报告厅</h3><h3>下图:旧校区礼堂,我们上学时还兼做食堂,后改为大学生活动中心。</h3> <h3> 五、体育场馆</h3><h3>新校区体育馆和体育场。曾承办过世界中学生排球赛,全国大学生排球赛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h3> <h3>新校区宽阔的绿荫操场</h3> <h3>学校举办全校运动会</h3> <h3>旧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h3> <h3>旧校区网球场</h3> <h3>旧校区篮球场、排球场和田径场</h3> <p class="ql-block">  六、新校区的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春 --春江水暖鸭先知</p> <h3>春 --桃花廊亭</h3> <h3>春--春柳抽芽</h3> <h3>春 --桃李芬芳</h3> <h3>夏 --翠绿怡人</h3> <h3>夏 --花开正艳</h3> <h3>夏-假山凉亭</h3> <h3>夏 --小桥流水</h3> <h3>夏秋之交,黄绿更迭</h3> <h3>秋 --秋色长廊</h3> <h3>秋 --醉美秋韵</h3> <h3>秋 --假山红叶</h3> <h3>秋 --秋意正浓的井坪公园</h3> <h3>秋雨绵绵中的校园-好美的一幅水墨画!</h3> <h3>冬 --初雪映衬的校训鲜艳夺目</h3> <h3>冬 --初冬的雾柳</h3> <h3>冬 --雪松凉亭</h3> <h3>冬 --初冬的晨阳</h3> <h3>夕阳余晖红似火</h3> <h3> 七、包医师生</h3><h3>2017届毕业典礼</h3> <h3>2017届硕士研究生与部分导师毕业合影</h3> <h3>包医优秀校友,1984届毕业生高长青,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h3> <h3>2016年5月包医女排在包医主场获得全国大学生排球赛冠军</h3><h3><br /></h3> <h3>包医学子连续四次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华北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三等奖!</h3> <h3>2016年包医学子首次参加实验设计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h3> <h3>2017年包医学子获得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h3><h3>2017年包医学子在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再创佳绩</h3> <h3>2015年、2017年我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两次获得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h3> <h3>2015年我校学生创业项目荣获"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银翼奖"</h3><h3>我校学生获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h3> <h3>2014年包医教师陈晶首次参加全国第四届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三等奖</h3><h3>2015年包医教师李斌参加全国第五届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h3><h3><br /></h3> <h3>2016年包医教师刘锦龙参加全国第六届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h3><h3>2017年包医教师贾建新参加全国第七届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h3><h3><br /></h3> <h3>名人名家进校园--高长青、樊代明、沈岩院士,聂勇战教授来包医讲学</h3> <h3>名人名家进校园:2016年5-12月,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张腾岳、文静、鲁健先后进包医,与包医师生互动交流。</h3> <h3>新校区学生宿舍和教工公寓楼</h3> <h3>旧校区学生宿舍和教工住宅楼</h3> <h3>作者简介:潘桂兰,包头医学院1978届毕业生,留校任教40年,生理学教授。曾任基础学院党总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br /></h3><h3>后记:</h3><h3> 通过此美篇不同阶段包医的点滴资料和新旧对比的展示,相信看到的各位包医人应有所感触。包医风风雨雨60载,经过几代包医人不懈地努力,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自己都已被母校的巨变和成就深深感动。感谢为包医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所有人们!</h3><h3> 一个小小的美篇远不足以展示包医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很多方面的成绩无法全面展示,只能从某个侧面予以说明。美篇中所用照片部分是我自己拍摄,部分引用吴刚教授的摄影作品,也有我同学提供的旧照片,还有一些不知姓名的同志的奉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美篇一旦公开发布,可供大家观赏。如果哪位想借用其中照片,请务必注明出处,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谢谢观赏。</h3><h3> 潘桂兰2017-11-19于包头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