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世界第六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而我选择行进的这一段澜沧江,仅仅是在云南境内三江并流地区从德钦到维西这两百公里,万里长河的一小段。应该说,这段澜沧江流域的峡谷景观是独具的犷潇之美,行走在峡谷中央,既可感受到横断山的壮美,又能领略澜沧江水的轻声细柔,还可感叹建筑在峡谷峭壁上的民居,又可感受高原上春意盎然的人文气息。</h3> <h3>德钦县城,海拔3400米。</h3> <h3><br /></h3><h3>车子过了德钦县城转向西南方向,一侧梅里雪山还伴送着我们。</h3> <h3>澜沧江面海拔2006米,在短短的几公里的距离落差1400米,足足有四百层楼的高度,而且还是在深谷中盘旋式行驶。</h3> <h3>在最初的急速下降中,山路呈之字形,非常吓人。我简直是双手死死紧握扶手,屏着呼吸的,只有走过后、经历过其危险的人才知道什么叫惊险。</h3> <h3><br /></h3><h3>很好的柏油路,只是弯道一个连着一个。</h3><h3><br /></h3> <h3><br /></h3><h3>澜沧江出现在车的右侧。</h3> <h3>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下,汽车在无尽的峡谷中穿梭盘旋。</h3> <h3>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山间寸草不生,不经意间让我倒吸一口冷气。</h3> <h3>汹涌的澜沧江从高处俯瞰只是一条细细的黄稠。</h3> <h3>山谷中居然有一处绿树成荫的地方。</h3> <h3>原来是一条位于澜沧江边山边的村庄。</h3> <h3>过了那一点绿洲后,又是一段下坡路,德钦的海拔太高,而澜沧江的海拔太低,车子一直沿着公路下降。</h3> <h3>一边是山体滑坡,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路面连栏杆也没有,可见其艰险。</h3> <h3>好不容易才下到谷底,终于可以行驶在与澜沧江平衡的路面了。</h3> <h3>终于可以定下心来欣赏这条在我此旅途中非要执着而来的澜沧江了。</h3> <h3> 德钦到维西这条路就是沿着澜沧江边修建的,沿着江边蜿蜒而去。看着车前的植被,就很容易分出平原和高原来,在德钦下来时看到那边的山体,浮沙乱石,植被全无,泥石流痕迹遍布;土地贫瘠,白雪盖顶,寸草不生;萧条冷落,寒凉凄然,一片死寂。而随着海拔降低,山体即出现青苔绿藻,漫山遍布;江边开始有了像样的灌木丛,不知名的野花紧跟时节努力绽放;这时山村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房舍鳞次节比,修筑在略微平坦的澜沧江边,随着江水的奔流,地面上开始呈现出一点点生气来了。</h3><h3> 越靠近维西时,江边就越是显得生机勃勃,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参天绿树,村庄遍布,土地肥沃,农田满布,作物丰富,彷佛是回到了江南某个富庶之地。这种高原风光和平原景色的循序轮换,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也许只有在这条德维公路上才有。</h3> <h3>到了这里,一点高原的痕迹也不见了,简直是一副江南水乡的画卷。</h3> <h3>从德钦沿着澜沧江下行一直到维西,这里是有名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这条线虽无著名的景点,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这里少见游人,只有藏族,白族,傈僳族他们居住在这深山峡谷里。两岸高高的大山,脚下黄黄的江水,没有一辆旅游大巴经过这里,沿途所见都是本地的居民。我尽情地打开车窗,欣赏着那原始的原风貌,还有一路上陪伴我的蓝天与白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