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灵动莽原

<p>  2011年的7月27日,由赤峰部分战友发起,有张家口、石家庄、沈阳的27位战友进行了一次“草原寻梦”之旅。此行我们做了全程录像,回来后加上解说词,制作了视频,刻录了光盘。</p><p> 下面是关于二连的解说词:</p><p> ”二连离三连很近,只有约十华里的路程。我们现在看到那片亮晶晶的地方,就是二连前面的泡子。当年的泡子虽然不大,栖息在那里的鸟可不下数十种。再往前面不远,就是给过我们许多快乐的贡格尔河,我们的青春曾经和它一起流淌。下了所谓的“小桥”,看到一个用绳子拴着的简易“大门”,这是我们所到之处唯一没能长驱直入的地方。刘连祥下车解开绳子,我们的车直接开到二连连部的旁边。难得的是二连除了陈旧以外,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连部除了正面的窗户换成了大块玻璃,走廊的窗户和房间的门还都是原来的。当年的卫生所是主人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好几幅主人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官员的巨幅照片。现在的主人曾是当地的牧民,我们走后他就搬到了这里,并且承包了这片土地,办起了种羊场和畜牧业示范基地。大儿子曾是当地的 “达拉嘎”,还有两个儿子和儿媳分别在日本和英国读博士。看到主人那掩饰不住的骄傲和得意,我们很欣慰有这样的人为我们守护在那里。依山傍水的二连,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p><p>……</p><p> 千里寻四十年前青春梦,重聚续今生难忘战友情! 故地重游,重温旧梦,如烟的往事,今天又历历在目,多年的夙愿已偿,我们的心也由激动重新归于平静。那破烂不堪的梦中“圣地”,让我们那残缺的记忆更加丰满和完整。草原又一次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春的年代,听到那不朽的“红歌”,找回了那份纯真和激情。</p><p> 曾几何时,那里曾经有我们相濡以沫,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千人大家庭”。那里是我们理想的摇篮,我们的青春曾在那里闪光,我们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那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理性的了解和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人生。对那里是爱,是恨,抑或是爱恨交加,无法否认的是:我们谁也忘不了它!因为在那里,不论我们失去过什么,我们收获的还是太多太多……“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草原给了我们坚强的意志,草原给了我们博大的胸怀,还有那积淀了近半个世纪的,历久弥坚的战友深情 。所有这些都是任何财富所无法比拟的,它让我们受益终生。让我们把经历的所有苦难都当作营养吧!如战友王泽艳所说:是草原马场历练了我们,感谢历史,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如此厚重的梦想与光荣……”</p><p>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李则益连长、弓德库、刘国斌、刘进祥等战友的努力下,天各一方的战友们,在网络中重建了“二连”这个大家庭。战友们热切的期盼着重返草原,重返马场,重返二连的那一天……</p><p> 岁月如梭,岁月如歌。二连的山,二连的水,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心中的诗和远方……</p> <h3>群主 刘进祥、董龙娣夫妇</h3> <h3>马场时期的刘进祥夫妇</h3> <h3>刘国斌</h3> <h3>马场时期的刘国斌</h3> <h3>弓德库</h3> <h3>弓德库</h3> <h3>王玉</h3> <h3>李云 王玉</h3> <h3>李有</h3> <h3>二连女生</h3> <h3>王国莲</h3> <h3>王国莲</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国莲和曹宝华</font></h3> <h3>王国莲 刘英华</h3> <h3>胡长珠 王国莲</h3> <h3>姜彩霞</h3> <h3>黄建军 姜彩霞 王玉 弓德库 李云 </h3> <h3>姜彩霞和章秀皋</h3> <h3>温淑荣 王国莲 姜彩霞</h3> <h3>温淑荣 黄建军 </h3> <h3>温淑荣 王国莲 姜彩霞</h3> <h3>温淑荣 胡长珠 王国莲</h3> <h3>温淑荣</h3> <h3>黄建军</h3> <h3>黄建军</h3> <h3>黄建军</h3> <h3>章秀皋</h3> <h3>章秀皋</h3> <h3>章秀皋和胡长珠</h3> <h3>张援鲜</h3> <h3>张援鲜和李云</h3> <h3>李云</h3> <h3>李云</h3> <p>李云 郭瑞萍 张亚丽 姜彩霞</p> <h3>黄建军 李云 姜彩霞</h3> <h3>白广宇</h3> <h3>马场时期的的白广宇</h3> <h3>纪凤霞</h3> <h3>纪凤霞</h3> <h3>何富荣和纪凤霞</h3> <h3>陈金凤 巴达玛 纪凤霞 ?</h3> <h3>牛星娅 白冀平夫妇</h3> <h3>鲍永祥 穆云霞夫妇</h3> <h3>鲍永祥</h3> <h3>穆云霞</h3> <h3>二连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人物</h3> <h3>胡长珠</h3> <h3>胡长珠</h3> <h3>胡长珠 章秀皋</h3> <h3>曹宝华 刘金芬</h3> <h3>常玉峰</h3> <h3>马场时期的常玉峰</h3> <h3>马场时期的常玉峰</h3> <h3>离开马场参军的常玉峰</h3> <h3>王泽艳</h3> <h3>马场时期的王泽艳</h3> <h3>陈金凤</h3> <p>马场时期的陈金凤 王黎明</p> <h3>王黎明 于建华 (原宣传队)王泽艳 陈金凤</h3> <h3>张瑞祥 杨全俊夫妇</h3> <h3>马场时期的张瑞祥 杨全俊夫妇</h3> <h3>杨全俊</h3> <h3>杨全俊和她的女儿</h3> <h3>宗铁林</h3> <h3>马场时期的宗铁林和王凤英夫妇</h3> <h3>康建和</h3> <h3>康建和 赵伟力 ?</h3> <h3>赵瑁</h3> <h3>高津京</h3> <h3>离开马场后参军的高津京</h3> <h3>王志华</h3> <h3>马场时期的王志华</h3> <h3><font color="#010101">王黎明</font></h3> <p>马场时期的王黎明</p> <p>马场时期的王黎明</p>